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牡丹花》該如何理解?創作背景是什麼?

《牡丹花》該如何理解?創作背景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牡丹花

羅隱 〔唐代〕

似共東風別有因,絳羅高卷不勝春。

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亦動人。

芍藥與君爲近侍,芙蓉何處避芳塵。

可憐韓令功成後,辜負穠華過此身。

譯文

牡丹隨着東風一起開謝,當是別有原因吧,是不是因爲它能贏得東君眷顧?

就好比昔日楊貴妃的玄宗的一枝解語花,牡丹也是一樣,只要有着傾國之美,即使無情,不也一樣動人麼?

美豔的芍藥也只是牡丹你的近待罷了,芙蓉也爲了避開你的芳塵而擠入了池中去。

可憐啊,沒有想到,如此美豔的牡丹,也有被韓弘這種人砍掉的時候,當韓令做成了事之後,牡丹的穠華也便被辜負了。

註釋

《牡丹花》該如何理解?創作背景是什麼?

別有因:別有原因。

絳羅高卷:絳色絲綢色花瓣高高綻放。絳羅,紅色紗羅。

教:讓、使。

解語:解語花。原是比喻美人,這裏指牡丹。

傾國:比喻牡丹象絕色佳人。

任:即使,就算。

韓令:指韓弘,唐元和十四年曾爲中書令。末聯所詠之事見《唐國史補》:“京城貴遊尚牡丹三十餘年矣。每春暮,車馬若狂,以不耽玩爲恥.……元和末,韓令始至長安,居第有之,遽命斫去。曰‘吾豈效兒女子邪?’”韓令調任京城後,見家有牡丹,就說:“吾豈效兒女子邪?”然後命人把牡丹花砍掉了。

穠華:繁盛豔麗的花朵。也指女子青春美貌。

賞析

羅隱是晚唐道家學者,這首“牡丹”詩,也牽涉到道家故事。據《酉陽雜俎》載:相傳韓愈之侄孫韓湘,學道成仙后,曾勸韓愈也棄官學道,韓愈不肯,韓湘曾於初冬,令牡丹花開數色,預言韓愈未來之事,後皆應驗,使韓愈爲之震驚。羅隱這首《牡丹》詩,似取乎此。

《牡丹花》該如何理解?創作背景是什麼? 第2張

“似共東風別有因,絳羅高卷不勝春”。這裏的“東風”即“春風”。“絳羅”,本指絳色絲綢,此處喻牡丹的花瓣。“高卷”,指花盛開時高高挺出花瓣翻卷着的形象。“不勝春”,即無比的春色,無比的美麗。這兩句是說它好像和東風有着特別的關係,東風一來,它便以絳色絲綢樣顏色的花辮,翻卷着高高的開在枝杈的頂端。它嫵媚的姿容呈現在人們的眼前,真是無比的美麗!

“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亦動人。”這裏的“解語”,指會說話。“傾國”,指美女。來自《漢書·孝武李夫人傳》:“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後便用“傾國傾城”形容極美麗的女子,更用它代替極美麗的女子。這兩句以擬人化手法寫花情動人。前一句說,牡丹要是能說話,果真是“牡丹仙子”,那簡直是傾國傾城的美人了;下句更進一層說,就算牡丹無情,不能成爲美人,就憑它的美麗的芳姿豔質也夠人傾心喜愛了。

“芍藥與君爲近侍,芙蓉何處避芳塵。”這兩句中“芍藥”、“芙蓉”均爲花名。“君”、“芳塵”皆指牡丹。芍藥素有小牡丹之稱,若牡丹在羣芳中爲第一,則芍藥爲第二。故世謂牡丹爲花王,芍藥爲花相,或以爲花之副也。故這兩句說,芍藥雖也花大而美,但比之於牡丹,芍藥也只是牡丹的親近侍奉。至於生於水中,出污泥而不染的芙蓉花,雖也端莊素雅,若比之於牡丹就遜色多了,所以,它哪裏敢和牡丹比美呢?但它不論生在什麼地方,也躲不開和牡丹花的比較。

“可憐韓令功成後,辜負穠華過此身。”這裏的“韓令”,即韓愈。“穠華”,繁盛的花朵,此處指韓湘當年勸韓愈棄官學道的牡丹花上的詩讖。“此身”,即此生。羅隱好作讖語,這兩句是以韓湘的詩讖爲韓令可惜。意思說,韓愈雖然在人世上功成名立,但終未脫俗超凡,成爲仙人。辜負了韓湘用牡丹花的詩讖的規勸,度過了這樣一生,予以惋惜。

羅隱的詠物詩有個特點,就是在詠物的同時,有所寄託。這首《牡丹》詩在前三聯中,寫了牡丹的體態特徵,而在最後兩句,則以“卒章顯其志”的筆法,把自己的感慨和寄託表達出來。前三聯寫牡丹超凡脫俗,儘管孤芳自賞,但那種傲岸冷峻的姿態,卻更加動人,讓人欽佩。這正象徵了詩人的人格精神。詩人用這麼多筆墨寫牡丹,其真正用意是爲末聯作鋪墊。末聯從牡丹寫到人的思想感情和寄託,以對韓令惋惜。正顯了詩人不願爲名利趨炎附勢,降低人格,從而辜負了大好時光的高潔品格。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