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岑參詩詞名句賞析:武帝宮中人去盡,年年春色爲誰來

岑參詩詞名句賞析:武帝宮中人去盡,年年春色爲誰來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岑參(718年?-769年?),荊州江陵(今湖北江陵縣)人或南陽棘陽(今河南南陽市)人,唐代詩人,與高適並稱“高岑”。文學創作方面,岑參工詩,長於七言歌行,對邊塞風光,軍旅生活,以及異域的文化風俗有親切的感受,邊塞詩尤多佳作。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岑參的《登古鄴城》,一起來看看吧!

岑參詩詞名句賞析:武帝宮中人去盡,年年春色爲誰來

下馬登鄴城,城空復何見。

東風吹野火,暮入飛雲殿。

城隅南對望陵臺,漳水東流不復回。

武帝宮中人去盡,年年春色爲誰來。

【註釋】

⑴鄴(yè)城:春秋齊邑,戰國魏都,三國時魏置鄴都,與長安、洛陽等合稱五都,北周大象二年(580)遭戰火焚燬,民衆南徙,隋開皇十年(590)復爲鄴縣。故址在今河北省臨漳縣。

⑵野火:此指焚燒枯草的火。一說爲磷火,也稱鬼火。

⑶飛雲殿:無考,當爲鄴城宮殿一陳跡。

⑷城隅(yú):城牆角上作爲屏障的女牆。望陵臺:即銅雀臺,曹操築。《鄴城故事》:“魏武帝遺命諸子曰:‘吾死後葬於鄴之西崗上,與西門豹祠相近。吾妾與使人皆著銅雀臺······汝等時登臺,望吾西陵墓田。’”

⑸漳(zhāng)水:即漳河,流經鄴城。山西省東部有清漳、濁漳二河,東南流至河北、河南兩省邊境,合爲漳河,今皆湮沒。

⑹武帝:曹操死後被追尊爲魏武帝。

岑參詩詞名句賞析:武帝宮中人去盡,年年春色爲誰來 第2張

【賞析】

首句點題,次句一個“空”字,統領全篇。此“空”,既是對鄴都故址敗落悽清環境的概括,又是詩人身臨其境所產生的茫然無着心情的流露,悲慼懷古之情寓於其中。“復何見”三字,以一設問,自然引出中間四句的具體描繪。東風,在古詩中尤爲常見,如李商隱《無題》:“東風無力百花殘,”如李煜《虞美人》“小春風吹醒萬物,百花欣欣向榮。樓昨夜又東風”等等,暗示出春天已到來,呼應結句“春色”。飛雲殿,從名稱上可以使作者想見當年的氣勢。而今,在這樣一個暮春的傍晚,卻只有東風薛陣,野火飄飄,通過淒涼景象,寫出“人去盡’。這兩句例重從人事方面寫“空”。

以下兩句側重從事業方面寫“空’。望陵臺,爲曹操當年欽酒作樂的地方,曾爲曹操事業興盛的標誌,而如今漳水依然東流,高臺卻只與曹操陵墓空對,如詩人《臨河客舍呈狄明府兄留題縣南樓》中所寫:“鄴都唯見古時丘,漳水還如舊日流”,城角的高臺與城北的流水這種種形象之間的對照和映襯,便透露出事業付流水之意。上文說“城空”,本不該再有所見,但實際上,這四句所見更突出了“城空”,並且使“空”的內容更具體化。詩的最後兩句用“人去盡”總承上頂四句,再度強調“空”,迴應詩的開頭,使“空”字成爲首尾貫串的線索。春色依然,人事懼非,這兩句又是對春色的感嘆,實際是對古人不常在,事業不常在的感嘆。開頭說“復何見”,結尾說“爲誰來”,兩處問句迢迢呼應,加深了這種感嘆的分量,全詩遂在不盡的感嘆中結束。

這首詩以“空”爲主線,通過總括、細描、抒慨三個層次的渲染烘托,寫出古都鄴城的“四空”,憑弔古蹟,惋嘆人生,寓情於景。全詩語言素淡自然,朴茂渾涵,頗有漢魏古詩的悲涼慷慨的風格。詩篇前四句五言,後四句七言,五、七言並用,不拘一格,依物事的描寫、感情的起伏而選擇變化,使詩歌既有瀟灑明快的格調,很適於表現懷古的主題並具飽滿深厚的力度,爲岑參早期詩歌代表作之一。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