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顧貞觀《夜行船·鬱孤臺》:末三句是全詞的精華所在

顧貞觀《夜行船·鬱孤臺》:末三句是全詞的精華所在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顧貞觀(1637-1714)清代文學家。原名華文,字遠平、華峯,亦作華封,號樑汾,江蘇無錫人。明末東林黨人顧憲成四世孫。康熙五年舉人,擢祕書院典籍。曾館納蘭相國家,與相國子納蘭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讀書終老。貞觀工詩文,詞名尤著,著有《彈指詞》、《積書巖集》等。顧貞觀與陳維嵩、朱彝尊並稱明末清初“詞家三絕”,同時又與納蘭性德、曹貞吉共享“京華三絕”之譽。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顧貞觀的《夜行船·鬱孤臺》,一起來看看吧!

顧貞觀《夜行船·鬱孤臺》:末三句是全詞的精華所在

夜行船·鬱孤臺

顧貞觀〔清代〕

爲問鬱然孤峙者,有誰來、雪天月夜。五嶺南橫,七閩東距,終古江山如畫。

百感茫茫交集也,淡忘歸、夕陽西掛。爾許雄心,無端客淚,一十八灘流下。

顧貞觀於二十九歲時中舉入仕,任國史院典籍,五年之後便遭同僚排擠,不得不去職回鄉,懷才不遇,壯志未酬,心中自然苦悶抑鬱至極。某天顧貞觀在爲前程奔波之時,行船於贛江之上,途經鬱孤臺下,空茫天地唯己一人,有感而發寫下一首《夜行船·鬱孤臺》。

“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辛棄疾的這首《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其中這兩句可謂流傳甚廣,鬱孤臺也由此被衆人所周知。而顧貞觀的這首《夜行船·鬱孤臺》則進一步描寫刻畫了鬱孤臺的周遭地理環境,以及行人面對巍峨鬱孤臺的渺小之感。

全詞以問句起首,“爲問鬱然孤峙者,有誰來、雪天月夜”開篇即營造出天地蒼茫,形單隻影的孤寂場景。“鬱然孤峙者”即鬱孤臺。按清同治《贛縣誌》載,“鬱孤臺,在文筆山,一名賀蘭山,其山隆阜,鬱然孤峙,故名”。“爲問”二字尤顯意味,顧貞觀行船於贛江之上,形單隻影,心中縱有千言萬語也無人可訴,只好將鬱孤臺當作訴說對象,向其發問,何其寥落孤寂!

顧貞觀《夜行船·鬱孤臺》:末三句是全詞的精華所在 第2張

“五嶺南橫,七閩東距,終古江山如畫”三句寫鬱孤臺所處地理環境:南面橫亙五嶺,東面俯臥福建,自古以來就是江山如畫的靈秀之地。這種歷史觀照下的宏大與個人身世機遇的渺小兩相對照,更加凸顯出顧貞觀此刻複雜難言的心境。

下闋“百感茫茫交集也”直抒胸臆,化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見此茫茫,不覺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復誰能遣此”。“百感交集”已言盡心情之複雜,“茫茫”更顯茫然無措之感。身負才華而無處施展,前途茫茫怎不讓顧貞觀愁情滿腹。“憺忘歸、夕陽西掛”兩句,詞情稍爲揚起,可視爲顧貞觀的自我安慰之語。憺,安也。屈原《九歌·山鬼》有“留靈脩兮憺忘歸,歲既宴兮孰華予”句。“憺忘歸”意味安然而忘返的樣子,實際上顧貞觀心中正百感交集,並不安然。前後對比更加反襯出顧貞觀一種無奈的心情。

末三句“爾許雄心,無端客淚,一十八灘流下”是全詞精華所在,一改前文沉鬱筆調,如大江奔騰,迸發出激烈的情感。“爾許”謂如此,“無端”謂無緣無故。既是懷有如此雄心,又爲何無緣無故落淚呢?正所謂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這裏表現出的正是顧貞觀心中志向與現實遭遇的矛盾,這種矛盾令顧貞觀心中感到莫大的悲哀,故而在行途中淚落如雨,盡數滴入贛江。

贛江自贛州城流至萬安縣的一段,河道曲折,河牀中多處怪石交錯,形成了十八個險灘。顧貞觀的淚水順着“一十八灘流下”,用的正是南宋詞人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之意境,如此前後相承也別有意趣。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