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許渾《汴河亭》:這首詩借古諷勸晚唐之意寓於不言之中

許渾《汴河亭》:這首詩借古諷勸晚唐之意寓於不言之中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許渾(約791~約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爲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爲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許渾的《汴河亭》,一起來看看吧!

許渾《汴河亭》:這首詩借古諷勸晚唐之意寓於不言之中

汴河亭

許渾〔唐代〕

廣陵花盛帝東遊,先劈崑崙一派流。

百二禁兵辭象闕,三千宮女下龍舟。

凝雲鼓震星辰動,拂浪旗開日月浮。

四海義師歸有道,迷樓還似景陽樓。

此詩首聯寫隋煬帝東遊前的準備。聞說揚州花盛,便想前去觀賞,這是人之常情。起句氣勢和緩;語不驚人。但緊一句便頓起波瀾,楊廣爲了去廣陵看花,竟鑿渠引流、大興水土。爲逞一己的私慾,竟耗費巨大的人力、財力、物力,其奢侈程度可想而知。“先劈崑崙一派流”,一語中的,揭示本質。頷聯寫楊廣離宮時景象。詩人沒有正面寫這個場面如何壯觀,氣勢如何盛大,皇帝如何自得,而是從隨行的隊伍着筆,運用的是反襯手法。禁兵二百,前護後擁,宮女三千,尾隨其後。皇帝的赫赫聲威,於此表現無遺。頸聯寫沿途的喧鬧情景。鼓聲震天,凝固流雲,驚動星辰,旌旗招展,覆蓋着水面,彷彿波浪起伏,旗開之處,可見水底日月沉浮。這情景,把前面奢靡景象又推進一層。前三聯,按照事件發展的時間順序依次寫來,極言隋朝昏君的豪奢無度。

尾聯總束前文,避實就虛,刪繁就簡,寫出隋朝的結局,點明多行不義必自斃的道理。這個結局,是歷史的結局,又是隋煬帝荒淫無度的結局。陳後主驕奢荒淫而築景陽城,終爲隋朝所滅;隋君沉醉酒色而建迷樓,終爲李唐所代。歷史發展遵循着固有的軌跡。詩人以隋比陳,言唐軍爲有道之師。可是,當初隋滅陳之際,隋軍也是有道之軍,這種借古諷勸晚唐之意寓於不言之中。

許渾《汴河亭》:這首詩借古諷勸晚唐之意寓於不言之中 第2張

這首詩在藝術表現上有三個特點:

一是在寫景敘事上的“示觀”描寫。所謂“示觀”,就是通過藝術想象把未曾見過的事物描繪得栩栩如生,如臨其境。作者許渾經過隋煬帝的行宮汴河亭時不由得感慨萬千,浮想聯翩,隋煬帝當年那種窮奢極欲的情景彷彿呈現在他的眼前。即前三聯所描寫的奢侈豪華的場面。這一切,詩人都只是“想見”而並未親見,但卻寫得這般情景生動,使讀者猶如親見,這就是詩人進行的“示觀”描寫及其產生的藝術效果。

二是詩的意境的動態描繪。詩中“劈崑崙”、“下龍舟”、“星辰動”、“日月浮”等句中的“劈”、“下”、“動”、“浮”,以及“遊”、“震”、“拂”、“開”等字,都是動詞,因而就賦予全詩意境以活動的體態,形成了駿馬走阪之勢,給讀者以形象飛動之感。特別引讀者注意的是,詩人在進行這種動態描寫時,能夠在史實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虛構和誇張。像頸聯“凝雲鼓震星辰動,拂浪旗開日月浮”兩句,其中的“鼓震”、“旗開”是歷史事實;但是鼓聲能上入雲霄,把行雲擋住並使星辰搖動,旗幟能“拂浪”,在旌旗閃動時又能使人看到波浪中日月的浮影,這都是詩人的創造性想象,是虛構和誇張。詩的首聯、頷聯本來已經寫得很活脫,很有氣魄,再加上這樣一個頸聯,就更顯得造形生動,氣象雄豪,把楊廣東遊的那種赫赫聲勢、巍巍壯觀的豪華盛況活靈活現地展現在讀者眼前。頸聯這兩句詩實是全篇的“警策”。

三是“卒章顯其志”。詩的前三聯基本上是冷靜地客觀地寫景敘事,讀者單看前三聯幾乎看不出作者的傾向所在。只是到了最後一聯,才忽然筆鋒一轉,把對事件的評判,和詩人寫詩的旨意,一下子袒露了出來。詩人“顯志”的方式也很別緻。他筆下的尾聯不是前三聯所創造的形象的自然延伸,也不是對隋煬帝東遊景象的直接批判,而是另起爐竈,凌空一躍,一下子躍到“義師”、“迷樓”上去,對隋煬帝遊蕩荒淫所招致的亡國後果作了嚴肅的評論和無情的嘲諷。但又不是直言指斥,而是把隋煬帝爲了淫樂而修的“迷樓”與南朝陳後主的“景陽樓”相比,把讀者的視線和思緒又拉回到眼前的汴河亭,解景生情,發人深思,無限感慨都在意象之外,這樣的結尾是很有韻味的。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