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蘇軾《書上元夜遊》:全文語極簡約,堪稱東坡小品文的佳篇

蘇軾《書上元夜遊》:全文語極簡約,堪稱東坡小品文的佳篇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爲“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蘇軾的《書上元夜遊》,一起來看看吧!

蘇軾《書上元夜遊》:全文語極簡約,堪稱東坡小品文的佳篇

書上元夜遊

蘇軾〔宋代〕

己卯上元,予在儋州,有老書生數人來過,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從之。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民夷雜揉,屠沽紛然。歸舍已三鼓矣。舍中掩關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爲得失?過問先生何笑,蓋自笑也。然亦笑韓退之釣魚無得,更欲遠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魚也。

文章展現了一次作者月夜出遊的生活片斷,寫整個遊歷路程,只用了“步”、“入”、“歷”三個動詞,加上所屬賓語,就歷歷在目。而其所見者,爲“民夷雜揉,屠沽紛然”。儋州元宵節特有的熱鬧、喜悅,皆躍然紙上。夜晚遊市,如歷夢境。父子相對而笑,見出蘇氏父子雖處“多病瘦悴”、“飲食百物艱難”的困境,卻超然自得,生活和諧,心境恬靜。結尾用韓愈的典故,把人生比作釣魚,蘊含着蘇軾對人生得失無定的妙悟,其中有一生“釣魚無得”的幾分自嘲。全文語極簡約,意境怡然。

蘇軾《書上元夜遊》:全文語極簡約,堪稱東坡小品文的佳篇 第2張

這篇散文,前半記述與海南文士月夜出遊的一個生活斷片。在那明月皎潔的上元美好之夜,應幾位老書生之邀,蘇軾“欣然”出遊。城西的風光,僧舍的景物,小巷的民情,紛紛攘攘的生意人,都引起他濃厚的興趣,使他流連忘返,回到家中,天已三更,兒子也已掩門熟睡。蘇軾借這一生活斷片,不用細節刻畫,自然透露出了儋州小城上元之夜的繁榮景象、祥和風俗,並抒發出一種悠然自得的心情,反映了自己與海南人民的親切交誼,文筆輕快自然,雋永優美。“步”、“入”、“歷”三個動詞連用寫出了蘇軾從容觀賞景物的心態和樂而忘返的濃厚遊興。以“雜揉”形容漢族和黎族的融洽相處,用“紛然”描寫市井氣象的繁榮,文筆簡淨。作者的三鼓始歸和兒子的“掩關熟睡”,說明他們雖然遠謫海南,但與生活環境十分和諧,心境十分安閒恬靜。

“放杖而笑”以下,寫作者由“欣然”出遊而悟得的因緣自適、隨遇而安、當下即是的生活哲理。但蘇軾不是用議論來直接闡說,而是用富有生活情趣的“放杖而笑”來表現,這四個字又本於《莊子·知北遊》。由“放杖而笑”引出兒子發問,從而推進到“自笑”和笑人。蘇軾的“自笑”,是他出遊後的悠然自得之笑,是苦中求樂的自我慰藉之笑。“笑韓退之”,則是笑他思度拘滯,不善超拔。韓愈曾寫過一首《贈侯喜》詩,是借釣魚寄寓對人事的感慨。詩中說:門生侯喜叫他到洛水釣魚,洛水很淺,是蝦蟆、雀兒戲遊的地方,不值得垂釣。果然他們從早釣到晚,舉竿引線,好不容易纔釣到一寸長的小魚,這時他們很爲感慨掃興。

韓愈寫此詩時才三十四歲,在仕途上不甚得意,赴京師調選官職,竟無所成,侯喜則奔走舉場十餘年,不獲知遇。故韓愈的釣魚之喻,既是不滿仕途的憤激之談,又含有對門人的激勵之意。但在蘇軾看來,“釣魚須遠去”,未免有意於希進務得。把握當前隨緣任天,自能無往而不適;遠行下海,執意追尋,未必能得其所求。蘇軾的自笑和笑人,從正反兩個方面反映了他的隨緣自適的思想,這是他身處無可奈何的逆境中所產生自慰自解的特殊心態。他認爲,一切得失都是相對的,只要抓住當前,與環境協調,就會悠然自得;心懷奢望,不切實際地務得而強求,反會心力交瘁,自尋困擾。小文信筆寫來,既饒有情趣,又寓理於事,耐人尋味,堪稱東坡小品文的佳篇。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