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成語典故 > 成語“外強中乾”有哪些故事?又該怎樣理解呢?

成語“外強中乾”有哪些故事?又該怎樣理解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成語】: 外強中乾

成語“外強中乾”有哪些故事?又該怎樣理解呢?

【拼音】: wài qiáng zhōng gān

【解釋】: 幹:枯竭。形容外表強壯,內裏空虛。

【成語故事】:

春秋時代的晉獻公死後,晉公子夷吾結束逃亡生活,回到晉國繼承王位當上了國君。

成語“外強中乾”有哪些故事?又該怎樣理解呢? 第2張

在夷吾的逃亡生涯中,曾經答應過秦穆公,若是有一天夷吾能夠有機會回國當上國君,夷吾就把五座城鎮割讓給秦國,當作救命之恩。可是,當上國君之後的夷吾並沒有實現諾言。

後來秦國發生饑荒,晉惠公也沒有伸出援手幫助秦國,秦穆公爲此懷恨在心。後來,秦穆公發兵攻打晉國,很快就打到晉國的一個城鎮,爲了抵抗強大的秦軍,晉惠公親自領兵反抗。他下令拉戰車的馬,一定要用鄭國的駿馬。有位大臣看到,連忙對晉惠公說:鄭國的馬看起來雖然很強壯,但是實際上卻很虛弱,打起仗來一緊張就會不聽指揮。到那時,進退不得,大王還是不要做此決定吧!但是晉惠公一點都不願意聽大臣的勸告,果然,沒多久晉惠公的馬車就出不聽指揮,而晉惠公一下就被秦軍捉住,當了俘虜,晉國因此而大敗。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