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傳統文化 > 侗族樂器 侗族牛腿琴是怎麼來的

侗族樂器 侗族牛腿琴是怎麼來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侗族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不僅是中國民族文化的瑰寶,更是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中國樂器文化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開始發展,而中國又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都各有其特色,就說侗族樂器,就有很多大家不知道的故事,下面隨小編去侗族看看牛腿琴的來歷吧。

來歷

關於牛腿琴的來歷,民間流傳着一個古老的傳說:很早很早以前,在黔東南的一個侗族山寨裏,住着窮、富兩家人。富人依仗財勢經常放狗去咬窮人,窮人也不示弱,奮起反抗將狗打死,從此兩家仇恨日深。一次,窮人養的牛見主人被欺,衝上相助,富人見勢不妙,也放出自己的牛來。此後,人與人打,牛同牛鬥,鬧得整個山寨不得安寧。

有個神仙下凡來調解,送給每人一支蘆笙,讓他們吹着走鄉串寨,忘記爭鬥。而牛卻不聽召喚,越鬥越兇。神仙擔心牛的角鬥再挑起人的舊仇,氣急之下便把兩頭牛的後腿給砍斷了。兩牛再也無法爭鬥,矛盾雖然得到解決,可窮人卻永遠失去了耕牛,他傷心地抱着牛腿痛哭不已。待牛腿腐爛了,他就做了一個木頭的牛腿,仍抱着它一邊撫摸,一邊訴說自己的苦衷。於是,後來就逐漸形成了在民間流傳的牛腿琴和牛腿琴歌。

侗族樂器  侗族牛腿琴是怎麼來的

歷史記載

歷史雖較悠久,但其初始年代史籍未見記載。牛腿琴既是侗族古老的、又是唯一的拉絃樂器。到了明代,田汝成《行邊記聞·蠻夷》中載有:“侗人,一曰峒蠻,散處於?牂牁、舞溪之界,在辰、沅者尤多。男子科頭,徒跣,或趿木履,以鏢弩自隨;暇則吹蘆笙、木葉,彈二絃、琵琶,臂鷹逐犬爲樂。”其中所記“二絃”,即今日之牛腿琴。

傳統的牛腿琴,琴體用一整段木料製成。民間多爲自制自用,不僅使用的材料有別,琴的規格尺寸也大小不同,尚無統一標準,一般全長50釐米~85釐米,多使用當地所產杉木、桐木、松木、椿木、楊木或雜木製作,以選用紋理順直、無疤節的杉木爲佳。共鳴箱系在半邊原木一端挖鑿出長瓢形腹腔,其上蒙以桐木薄板爲面,琴背呈船底形,琴箱長22釐米~36釐米、寬8釐米~12釐米、厚5釐米~6釐米,面板中部右側(或左側)開有一個圓形出音孔,可插入音柱。

琴頭方柱形,平頂無飾,長7釐米~12釐米、寬4釐米~6釐米,弦槽後開,兩側各設一個硬木絃軸(左上右下)或兩軸同設右側,琴頭正面下方開有兩個弦孔以穿弦。琴頸前平後圓、上窄下寬,長22釐米~38釐米,上與琴頭相接,下與琴箱相連並渾爲一體,正面用於按弦,不設指板和品位。在面板下方2/3處置竹或木製橋形琴馬,下端設有牛皮縛弦用以系弦。張兩條琴絃,最初用細棕繩,後改爲絲絃,現多用鋼絲絃。琴弓用細竹爲弓杆,兩端系以棕絲或馬尾而成,弓長55釐米~65釐米。此外,還有一種小巧玲瓏的小牛腿琴,琴體全長只有18釐米-20釐米,流行於貴州省榕江縣樂裏一帶。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