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傳統文化 > 漢族節日 漢族傳統節日三月初三上巳節

漢族節日 漢族傳統節日三月初三上巳節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這是農曆的三月間,溱河和洧河迎來了桃花汛,春水渙渙。人們按捺不住內心的興奮,奔向河邊,愛情和喜悅之情一起在心靈裏瘋長。岸上青草茂密,枝頭鳥鳴啾啾,陽光金子一樣鋪灑下來,叫人春心蕩漾。屋子裏坐不住,三五邀約着,去河邊參加歡會。河邊,已然熱鬧如市集了,男男女女,往來如織,人人手拿蘭草和芍藥。他(她)們開朗大方地說着笑着,將春天清爽的空氣攪動得歡騰起來。“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蕑兮。”簡簡單單十四個字,就爲我們勾勒了一幅歡樂祥和的遊春圖,傳遞給我們無數欣喜、興奮的氣息!這是法令允許的仲春之會:“於是時也,奔者不禁。”(《周禮》)倆人若來電,就在野外親熱,也沒人認爲是傷風敗俗,卻被看作是對大地豐產的祝福,是吉祥!

《溱洧》就記錄了這良辰美景中的一次豔遇。在如織的遊人裏,她看到了他,心一動。也不做何遮飾,這個日子,誰都可以恣情任性。她直直地上前問:“哎,去那邊看看好麼?”他有點驚喜,慌亂間竟傻傻地回:“已經去過了。”她一下就喜歡上了他那傻樣子,仰着一張無邪的臉,調皮地說:“那就再去看看唄!”言外之意是:這次你會有收穫哦。他鬆了口氣,幸好她有纏人的可愛,纔沒有錯過如此俏皮的美女。他們一路笑鬧,回到水邊。或許大家要揣摩這士與女的關係:他們可能認識,女孩子可能心裏老早就喜歡這帥哥,今兒個正好找個藉口接近;也可能並不認識,只是一見鍾情而已。

漢族節日 漢族傳統節日三月初三上巳節

這都沒關係,我們要看的是那個時代情人節的歡娛。詩的開篇是一個全視角的拍攝:嘩嘩流淌的河水邊,是無數手拿蘭花調笑的青年男女。緊接着,鏡頭一轉,圈定在一對青年男女的身上,展現了他們交往的過程。接下去又是一個放大鏡頭,是無數的“士與女”互贈芍藥,定情嬉戲。

上巳節是個風情搖曳的美麗節日,在神話中,制定它的是女媧,她分陰陽,定姻緣,制定了自由戀愛的上巳節。“上巳”就是三月的第一個巳日,與現在母親節定在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的味道一樣。這一天,人們紛紛來到江渚池沼的水邊,以春水洗滌污垢,認爲這樣作可以除去整個冬天所積存的病害,在新的一年裏清潔免疫,吉祥如意。

“上巳”不僅是祛邪求吉的節日,更是自由快活的春遊,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潑水相戲,自由擇偶。這一天,除了已婚和家有喪事的,未婚男女都要參加政府組織的“鵲橋會”。魏晉以後,人們感到三月上旬巳日日期每年都會不同,就固定爲三月三日。杜甫《麗人行》所寫“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描畫的就是唐代上巳節貴族女子春遊的情景。“上巳”逐漸演變成了我們的祖先親近自然、貼近自然的節日。

上巳節與水淵源深厚,人們潑水求吉。水邊芳草萋萋,古人認爲,香草有驅邪之功,於身體大有裨益。互贈香草,不僅是定情之約,也有願戀人身體康泰的祝福在裏面。芍藥是我國最古老的花卉之一,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了。從《詩經》時代開始,芍藥就因情人之間的贈予而被看作多情的“解語花”。芍藥的色、香、韻之美,使歷代文人墨客爲之傾倒,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唐代的韓愈寫有:“浩態狂香昔未逢,紅燈爍爍綠盤龍。覺來獨對情驚恐,身在仙宮第九重。”可見韓先生曾沉醉於芍藥的千嬌百媚中,宛若置身仙境。

漢族節日 漢族傳統節日三月初三上巳節 第2張

因爲芍藥花開時已是春末,又被稱爲“殿春”,是春天最後一點亮色,所以特別惹人疼惜。與芍藥有關的女孩,自然令人既欣賞又憐愛。

《紅樓夢》中說史湘雲在寶琴、寶玉、岫煙、平兒四人的壽宴上,被罰多了酒,不能自已,書中寫道:“湘雲臥于山石僻處一個石凳子上,業經香夢沉酣,四面芍藥花飛了一身,滿頭臉衣襟上皆是紅香散亂,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這樣的嬌憨之態,惟有湘雲做出來,纔是大俗大雅的事。“史湘雲醉臥芍藥蔭”,也成了一個著名的審美典故。人類社會科技日新月異,惟有愛情還古老如初,只是表情的植物變了。其實,玫瑰有刺,容易扎到你的愛人。爲什麼不送芍藥呢?那嬌麗又芬芳的花更能表白你的心。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