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TAG資訊列表 > 

相關此詩的歷史推薦

陳子昂《酬暉上人秋夜山亭有贈》:此詩起承轉合,自然從容

陳子昂《酬暉上人秋夜山亭有贈》:此詩起承轉合,自然從容

陳子昂(659年—700年,有爭議),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唐代文學家、詩人,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遺,後世稱陳拾遺。陳子昂存詩共100多首,其詩風骨崢嶸,寓意深遠,蒼勁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登幽州臺歌》......
2021-09-18
黃庭堅《秋思寄子由》:此詩並不顯得晦澀難懂,亦無斧鑿之痕

黃庭堅《秋思寄子由》:此詩並不顯得晦澀難懂,亦無斧鑿之痕

黃庭堅(1045年6月12日—1105年9月30日),字魯直,乳名繩權,號清風閣、山谷道人、山谷老人、涪翁、涪皤、摩圍老人、黔安居士、八桂老人,世稱黃山谷、黃太史、黃文節、豫章先生。黃庭堅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
2021-10-01
張謂所作的《送裴侍御歸上都》,此詩用語平淡,卻詩味很濃

張謂所作的《送裴侍御歸上都》,此詩用語平淡,卻詩味很濃

張謂,字正言,生卒年不詳,唐朝時期詩人,他的詩多為飲宴送別之作,最為著名的代表作為《早梅》。下面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張謂所作的《送裴侍御歸上都》吧。送裴侍御歸上都張謂〔唐代〕楚地勞行役,秦城罷鼓鼙。舟移洞庭岸,路出武......
2021-11-27
李白《長相思·其一》:此詩悱惻纏綿,真有“人比黃花瘦”之嘆

李白《長相思·其一》:此詩悱惻纏綿,真有“人比黃花瘦”之嘆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那麼下面小編就為......
2021-12-24
李涉《楚宮怨二首·其一》:此詩寫得活潑而又不拘謹

李涉《楚宮怨二首·其一》:此詩寫得活潑而又不拘謹

李涉(約806年前後在世),唐代詩人。字不詳,自號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陽)人。早歲客梁園,逢兵亂,避地南方,與弟李渤同隱廬山香爐峰下。後出山作幕僚。憲宗時,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貶為峽州(今湖北宜昌)司倉參軍,在峽中蹭蹬十年,......
2021-11-26
鮑照《從登香爐峰詩》:此詩狀物精細,而又骨力雄健

鮑照《從登香爐峰詩》:此詩狀物精細,而又骨力雄健

鮑照(416年?~466年),唐人或避武后諱而作“鮑昭”,字明遠,祖籍東海(今山東省郯城縣,有爭議),大概出生於京口(今江蘇省鎮江市),南朝宋文學家,與北周庾信並稱“鮑庾”,與顏延之、謝靈運並稱“元嘉三大家”。在文學創作方面,鮑照在......
2021-12-07
李涉《潤州聽暮角》:此詩寫得氣勢蒼涼,且意境高遠

李涉《潤州聽暮角》:此詩寫得氣勢蒼涼,且意境高遠

李涉(約806年前後在世),唐代詩人。字不詳,自號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陽)人。早歲客梁園,逢兵亂,避地南方,與弟李渤同隱廬山香爐峰下。後出山作幕僚。憲宗時,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貶為峽州(今湖北宜昌)司倉參軍,在峽中蹭蹬十年,......
2021-11-26
捧劍僕所作的《詩》,此詩運用青鳥意象,烘托詩歌的情感韻味

捧劍僕所作的《詩》,此詩運用青鳥意象,烘托詩歌的情感韻味

捧劍僕,唐朝時期歷史人物,其詩用語極為清新,情真意切。下面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捧劍僕所作的《詩》吧。詩捧劍僕〔唐代〕青鳥銜葡萄,飛上金井欄。美人恐驚去,不敢捲簾看。譯文及註釋譯文一隻青藍色的鳥兒銜著一串晶瑩碧透的......
2021-11-30
張九齡《耒陽溪夜行》:此詩體現了陶淵明對作者的影響

張九齡《耒陽溪夜行》:此詩體現了陶淵明對作者的影響

張九齡(673年~740年)字子壽,號博物,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唐朝開元名相、政治家、文學家、詩人,西漢留侯張良之後,西晉壯武郡公張華十四世孫。積極發展五言古詩,詩風清淡,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託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
2021-10-02
元稹《行宮》:此詩具有深邃的意境,富有雋永的詩味

元稹《行宮》:此詩具有深邃的意境,富有雋永的詩味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別字威明,河南洛陽(今屬河南)人。唐朝大臣、文學家。北魏宗室鮮卑拓跋部後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一說十五)世孫。元稹與白居易同科及第,結為終生詩友,同倡新樂府運動,共創“元和體”,世稱“......
2021-09-26
黃庭堅《雙井茶送子瞻》:此詩不堆砌典故,不生造奇詞拗句

黃庭堅《雙井茶送子瞻》:此詩不堆砌典故,不生造奇詞拗句

黃庭堅(1045年6月12日—1105年9月30日),字魯直,乳名繩權,號清風閣、山谷道人、山谷老人、涪翁、涪皤、摩圍老人、黔安居士、八桂老人,世稱黃山谷、黃太史、黃文節、豫章先生。黃庭堅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
2021-10-01
《子夜吳歌·春歌》為李白所作,此詩吟詠了秦羅敷的故事

《子夜吳歌·春歌》為李白所作,此詩吟詠了秦羅敷的故事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那麼下面小編就為......
2022-02-28
曹植《箜篌引》:此詩表現出了“雅好慷慨”的時代風格

曹植《箜篌引》:此詩表現出了“雅好慷慨”的時代風格

曹植是三國時期著名文學家,作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與集大成者,他在兩晉南北朝時期,被推尊到文章典範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後人因其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
2021-10-13
蕭衍《子夜四時歌·繡帶合歡結》:此詩雖寫幽會,卻不落痕跡

蕭衍《子夜四時歌·繡帶合歡結》:此詩雖寫幽會,卻不落痕跡

樑高祖武皇帝蕭衍(464年-549年),字叔達,小字練兒。南蘭陵郡武進縣東城裡(今江蘇省丹陽市訪仙鎮)人。南北朝時期樑朝政權的建立者。蕭衍是蘭陵蕭氏的世家子弟,為漢朝相國蕭何的二十五世孫。父親蕭順之是齊高帝的族弟,封臨......
2021-12-09
柳宗元《戲題石門長老東軒》:此詩在寫作手法上屬於借題發揮

柳宗元《戲題石門長老東軒》:此詩在寫作手法上屬於借題發揮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漢族,河東(現山西運城永濟一帶)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稱“柳河東”、“河東先生”,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其與韓愈並稱為“韓柳”......
2021-10-11
晏殊《示張寺丞王校勘》:此詩迴環婉轉,且波瀾曲折

晏殊《示張寺丞王校勘》:此詩迴環婉轉,且波瀾曲折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江南西路撫州臨川縣(今江西臨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晏殊以詞著於文壇,尤擅小令,風格含蓄婉麗,與其第七子晏幾道被稱為“大晏”和“小晏”,又與歐陽修並稱“晏歐”。後世尊其為“北......
2021-11-05
曹操《精列》:此詩當可稱為作者遊仙詩中的代表作

曹操《精列》:此詩當可稱為作者遊仙詩中的代表作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阿瞞、吉利,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詩人。東漢末年權相,太尉曹嵩之子,曹魏的奠基者。曹操善詩文,知兵法,開建安文風。有......
2021-10-13
皮日休《春夕酒醒》:此詩手法可謂極盡含蓄、曲折之能事

皮日休《春夕酒醒》:此詩手法可謂極盡含蓄、曲折之能事

皮日休(約838—約883年),字襲美,號逸少,曾居襄陽鹿門山、號鹿門子,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晚唐詩人、文學家。皮日休與陸龜蒙齊名,世稱“皮陸”。他的詩文兼有奇、樸二態,且多同情民間疾苦之作,對於社會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
2021-09-18
薛濤《春望詞四首·其二》:此詩最大特點是用了兩個典故

薛濤《春望詞四首·其二》:此詩最大特點是用了兩個典故

薛濤(約768~832年),唐代女詩人,字洪度。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因父親薛鄖做官而來到蜀地,父親死後薛濤居於成都。居成都時,成都的最高地方軍政長官劍南西川節度使前後更換十一屆,大多與薛濤有詩文往來。韋皋任節度使時,擬奏請......
2021-11-23
柳宗元《汨羅遇風》:此詩沒有刻意渲染,卻能感人至深

柳宗元《汨羅遇風》:此詩沒有刻意渲染,卻能感人至深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漢族,河東(現山西運城永濟一帶)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稱“柳河東”、“河東先生”,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其與韓愈並稱為“韓柳”......
2021-10-11

 324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