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TAG資訊列表 > 

相關此詩的歷史推薦

崔顥《長幹行·家臨九江水》:此詩含蓄生動,饒有生活趣味

崔顥《長幹行·家臨九江水》:此詩含蓄生動,饒有生活趣味

崔顥(hào)(704年—754年),汴州(今河南開封)人,原籍博陵安平(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縣)。唐朝著名詩人。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氣勢巨集偉,早期詩作多寫閨情和婦女生活,詩風較輕浮,反映上層統治階級生活的側面,後期以邊......
2021-11-22
岑參《武威送劉判官赴磧西行軍》:此詩不落一般送別詩之窠臼

岑參《武威送劉判官赴磧西行軍》:此詩不落一般送別詩之窠臼

岑參(718年?-769年?),荊州江陵(今湖北江陵縣)人或南陽棘陽(今河南南陽市)人,唐代詩人,與高適並稱“高岑”。文學創作方面,岑參工詩,長於七言歌行,對邊塞風光,軍旅生活,以及異域的文化風俗有親切的感受,邊塞詩尤多佳作。那麼下......
2022-04-10
春秋霸主秦穆公,生命結束時留下汙點,此詩為證

春秋霸主秦穆公,生命結束時留下汙點,此詩為證

秦穆公(公元前659年至公元前621年在位)是秦國發展史上繞不過的一個人物,他任用百里奚、蹇叔和由余等一票人才,稱霸西戎,闢地千里,與晉國爭鋒,為秦國在華夏大地抹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就是這樣一個人物,死時有177人殉葬,創造......
2022-03-07
羅隱《牡丹》:此詩寫牡丹之美,而不限於花葉的描繪

羅隱《牡丹》:此詩寫牡丹之美,而不限於花葉的描繪

羅隱(833年2月16日—910年1月26日),原名羅橫,字昭諫,杭州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新登鎮)人。唐代文學家。著有《讒書》及《兩同書》等,前者對當時社會進行的揭露和批判相當深刻,有很強的戰鬥性;後者提出“仁政”,力圖提......
2021-09-22
吳均《贈王桂陽》:此詩顯得清新挺拔,別具一格

吳均《贈王桂陽》:此詩顯得清新挺拔,別具一格

吳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學家、史學家,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貧寒,性格耿直,好學有俊才。吳均既是歷史學家,著《齊春秋》三十卷、注《後漢書》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學家,有《吳均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
2021-12-07
徐渭《王元章倒枝梅畫》:此詩遺貌取神,可謂別具一格

徐渭《王元章倒枝梅畫》:此詩遺貌取神,可謂別具一格

徐渭(1521—1593),漢族,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初字文清,後改字文長,號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漁隱、金壘、金回山人、山陰布衣、白鷳山人、鵝鼻山儂等別號。中國明代文學家、......
2021-12-16
張籍《沒蕃故人》:此詩感情真摯,且層次非常清晰

張籍《沒蕃故人》:此詩感情真摯,且層次非常清晰

張籍(約766年—約830年),字文昌,唐代詩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漢族,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為韓愈大弟子,其樂府詩與王建齊名,並稱“張王樂府”。代表......
2021-09-24
王之渙《登鸛雀樓》:此詩放眼宇宙之無限,寓寄哲理之深沉

王之渙《登鸛雀樓》:此詩放眼宇宙之無限,寓寄哲理之深沉

王之渙幼年聰穎,弱冠能文。慷慨有大略,倜儻有異才。以門蔭入仕,授衡水主簿,在任上娶衡水縣令李滌第三女為妻。後受人誣謗,拂衣去官。天寶元年(742年),補文安縣尉,清白處世,理政公平。卒於文安任上,時年五十五歲。歸葬洛陽縣北......
2021-12-29
元稹《得樂天書》:此詩寫出了場面、情節,卻不直接抒情

元稹《得樂天書》:此詩寫出了場面、情節,卻不直接抒情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別字威明,河南洛陽(今屬河南)人。唐朝大臣、文學家。北魏宗室鮮卑拓跋部後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一說十五)世孫。元稹與白居易同科及第,結為終生詩友,同倡新樂府運動,共創“元和體”,世稱“......
2021-09-26
陳師道《寄外舅郭大夫》:此詩得自然之趣,盡真情之妙

陳師道《寄外舅郭大夫》:此詩得自然之趣,盡真情之妙

陳師道(1053年-1102年1月19日),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後山居士,徐州彭城(今江蘇徐州市)人,三司鹽鐵副使陳洎之孫,北宋時期大臣、文學家,“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元祐初年,蘇軾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潁......
2021-11-16
《晚次鄂州》為盧綸所作,此詩具有更大的社會意義

《晚次鄂州》為盧綸所作,此詩具有更大的社會意義

盧綸(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縣(今山西蒲縣)人,祖籍范陽涿縣(今河北涿州),出身范陽盧氏北祖第四房,是北魏濟州刺史、光祿大夫盧尚之的後人,唐代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著有《盧戶部詩集》。那麼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盧綸的......
2022-03-04
陳與義《再登岳陽樓感慨賦詩》:此詩採用了拗體格律

陳與義《再登岳陽樓感慨賦詩》:此詩採用了拗體格律

陳與義(1090年—1139年1月1日),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陝西西安),自曾祖陳希亮從眉州遷居洛陽,故為洛(今河南洛陽)人。生於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於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139年1月1日)。北宋末......
2021-11-10
顧炎武《酬王處士九日見懷之作》:此詩沉鬱悲愴,深沉凝重

顧炎武《酬王處士九日見懷之作》:此詩沉鬱悲愴,深沉凝重

顧炎武(1613.7.15-1682.2.15),漢族,明朝南直隸蘇州府崑山(今江蘇省崑山市)千燈鎮人,本名絳,乳名藩漢,別名繼坤、圭年,字忠清、寧人,亦自署蔣山傭;南都敗後,因為仰慕文天祥學生王炎午的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學者尊為......
2021-12-13
陳師道《次韻李節推九日登南山》:此詩是學杜甫有得之作

陳師道《次韻李節推九日登南山》:此詩是學杜甫有得之作

陳師道(1053年-1102年1月19日),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後山居士,徐州彭城(今江蘇徐州市)人,三司鹽鐵副使陳洎之孫,北宋時期大臣、文學家,“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元祐初年,蘇軾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潁......
2021-11-16
蘇舜欽《哭曼卿》:此詩比較真摯奔放,且構思精巧

蘇舜欽《哭曼卿》:此詩比較真摯奔放,且構思精巧

蘇舜欽(1008—1048年),字子美,梓州銅山縣(今四川省中江縣)人,生於開封。北宋時期大臣,參知政事蘇易簡孫子。提倡古文運動,善於詩詞,與宋詩“開山祖師”梅堯臣合稱“蘇梅”,著有《蘇學士文集》詩文集、《蘇舜欽集》16卷,《四部......
2021-11-17
韋應物《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此詩實則是作者對摯友的依戀

韋應物《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此詩實則是作者對摯友的依戀

韋應物(生卒年不詳),字義博,京兆杜陵(今陝西省西安市)人。唐朝官員、詩人,世稱“韋蘇州”“韋左司”“韋江州”。韋應物是山水田園派詩人,他的詩風澄澹精致,詩歌內容豐富,風格獨特,影響深遠,後人每以王(王維)孟(孟浩然)韋柳(......
2021-10-02
何遜《日夕出富陽浦口和朗公詩》:此詩寫景流麗,言情婉轉

何遜《日夕出富陽浦口和朗公詩》:此詩寫景流麗,言情婉轉

何遜,南朝梁詩人,字仲言,東海郯(今山東省蒼山縣長城鎮)人,何承天曾孫,宋員外郎何翼孫,齊太尉中軍參軍何詢子。八歲能詩,弱冠州舉秀才,官至尚書水部郎。詩與陰鏗齊名,世號陰何。文與劉孝綽齊名,世稱何劉。其詩善於寫景,工於煉字。......
2021-12-09
王士禎《雨後觀音門渡江》:此詩體現了神韻派詩的特點

王士禎《雨後觀音門渡江》:此詩體現了神韻派詩的特點

王士禎(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貽上,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人稱王漁洋,諡文簡。新城(今山東桓臺縣)人,常自稱濟南人,清初傑出詩人、學者、文學家。博學好古,能鑑別書、畫、鼎彝之屬,精金石篆刻,詩為一代宗匠,與朱彝尊並稱......
2021-12-14
李賀《綠章封事》:此詩最終表達了感士不遇的普遍主題

李賀《綠章封事》:此詩最終表達了感士不遇的普遍主題

李賀(790~816),字長吉。河南府福昌縣昌谷鄉(今河南省宜陽縣)人,祖籍隴西郡。唐朝中期浪漫主義詩人,與詩仙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後世稱李昌谷。是繼屈原、李白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有“太......
2021-09-24
元稹《寄贈薛濤》:此詩亦是才子佳人相贈的得意之筆

元稹《寄贈薛濤》:此詩亦是才子佳人相贈的得意之筆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別字威明,河南洛陽(今屬河南)人。唐朝大臣、文學家。北魏宗室鮮卑拓跋部後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一說十五)世孫。元稹與白居易同科及第,結為終生詩友,同倡新樂府運動,共創“元和體”,世稱“......
2021-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