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相关此诗的历史推荐

王勃《秋夜长》:此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值得写上一笔的

王勃《秋夜长》:此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值得写上一笔的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其诗现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现存90多篇,现存《王子安集》16卷、《汉书指瑕》10......
2021-09-26
杜审言《旅寓安南》:此诗不事雕凿,风格朴实自然

杜审言《旅寓安南》:此诗不事雕凿,风格朴实自然

杜审言(约645年—约708年),字必简,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晋征南将军杜预的远裔,“诗圣”杜甫的祖父。杜审言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2021-11-26
鲍照《拟古》:此诗在内容上受曹植《白马篇》的影响

鲍照《拟古》:此诗在内容上受曹植《白马篇》的影响

鲍照(416年?~466年),唐人或避武后讳而作“鲍昭”,字明远,祖籍东海(今山东省郯城县,有争议),大概出生于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南朝宋文学家,与北周庾信并称“鲍庾”,与颜延之、谢灵运并称“元嘉三大家”。在文学创作方面,鲍照在......
2021-12-07
李贺《江楼曲》:此诗自然而巧妙,波澜起伏而无雕琢

李贺《江楼曲》:此诗自然而巧妙,波澜起伏而无雕琢

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有“太......
2021-09-26
《送崔九》为裴迪所作,此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后期

《送崔九》为裴迪所作,此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后期

裴迪(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诗人,关中(今属陕西)人。官蜀州刺史及尚书省郎。其一生以诗文见称,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裴迪与大诗人王维、杜甫关系密切。早年与“诗佛”王维过从甚密,晚年居辋川、终南山,两......
2022-03-01
骆宾王《夕次蒲类津》:此诗大笔勾勒与工笔刻画相得益彰

骆宾王《夕次蒲类津》:此诗大笔勾勒与工笔刻画相得益彰

骆宾王(626年?—687年?),字观光,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唐代大臣、诗人、儒客大家,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其诗作辞采华胆,格律谨严。长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参差转换,讽时与自伤兼而有之;小诗如《于易水......
2021-11-18
《登楼》为杜甫所作,历代诗家对于此诗的评价极高

《登楼》为杜甫所作,历代诗家对于此诗的评价极高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2022-03-09
罗隐《牡丹》:此诗写牡丹之美,而不限于花叶的描绘

罗隐《牡丹》:此诗写牡丹之美,而不限于花叶的描绘

罗隐(833年2月16日—910年1月26日),原名罗横,字昭谏,杭州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代文学家。著有《谗书》及《两同书》等,前者对当时社会进行的揭露和批判相当深刻,有很强的战斗性;后者提出“仁政”,力图提......
2021-09-22
韩翃《宿石邑山中》:此诗似乎单纯写景,实际上景中寓情

韩翃《宿石邑山中》:此诗似乎单纯写景,实际上景中寓情

韩翃(hóng),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一直在军队里做文书工作,擅长写送别体裁的诗歌,与钱起等诗人齐名,时称“大历十才子”。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著有《韩君平诗集》。那么......
2021-11-23
李白《长相思·其一》:此诗悱恻缠绵,真有“人比黄花瘦”之叹

李白《长相思·其一》:此诗悱恻缠绵,真有“人比黄花瘦”之叹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那么下面小编就为......
2021-12-24
揭傒斯《寒夜作》:此诗描写了人在他乡的无奈与悲凉

揭傒斯《寒夜作》:此诗描写了人在他乡的无奈与悲凉

揭傒斯(1274~1344)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字曼硕,号贞文,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人。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
2021-12-02
顾炎武《精卫·万事有不平》:此诗采用对话的形式行文运笔

顾炎武《精卫·万事有不平》:此诗采用对话的形式行文运笔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
2021-12-13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此诗是写雄奇豪壮的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此诗是写雄奇豪壮的

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文学创作方面,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边塞诗尤多佳作。那么下......
2021-12-23
元结《石鱼湖上醉歌》:此诗既显得顺口,又使人易记

元结《石鱼湖上醉歌》:此诗既显得顺口,又使人易记

元结(719~772年),中国唐代文学家。字次山,号漫叟、聱叟。河南鲁山人。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
2021-11-25
王维《老将行》:此诗实在近于晦涩难解,大不足取

王维《老将行》:此诗实在近于晦涩难解,大不足取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
2021-12-23
寇准《江南春》:此诗颇具唐诗特色,情韵悠长,蕴藉空灵

寇准《江南春》:此诗颇具唐诗特色,情韵悠长,蕴藉空灵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寇凖善诗能文,其七绝诗尤有韵味,有《寇忠愍诗集》三卷传世。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寇准的《江......
2021-11-18
陈子昂《燕昭王》:此诗一无藻饰词语,颇富英豪被抑之气

陈子昂《燕昭王》:此诗一无藻饰词语,颇富英豪被抑之气

陈子昂(659年—700年,有争议),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登幽州台歌》......
2021-09-18
王之涣《登鹳雀楼》:此诗放眼宇宙之无限,寓寄哲理之深沉

王之涣《登鹳雀楼》:此诗放眼宇宙之无限,寓寄哲理之深沉

王之涣幼年聪颖,弱冠能文。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以门荫入仕,授衡水主簿,在任上娶衡水县令李涤第三女为妻。后受人诬谤,拂衣去官。天宝元年(742年),补文安县尉,清白处世,理政公平。卒于文安任上,时年五十五岁。归葬洛阳县北......
2021-12-29
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此诗在思想与艺术上完美的统一

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此诗在思想与艺术上完美的统一

鲍照(416年?~466年),唐人或避武后讳而作“鲍昭”,字明远,祖籍东海(今山东省郯城县,有争议),大概出生于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南朝宋文学家,与北周庾信并称“鲍庾”,与颜延之、谢灵运并称“元嘉三大家”。在文学创作方面,鲍照在......
2021-12-07
谢灵运《登永嘉绿嶂山》:此诗采取了一种井然的推展次序

谢灵运《登永嘉绿嶂山》:此诗采取了一种井然的推展次序

谢灵运(385年~433年),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至刘宋时期大臣、佛学家、旅行家,山水诗派鼻祖,秘书郎谢瑍之子,母为王羲之的外孙女刘氏。谢灵运年少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
2021-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