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相关此诗的历史推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此诗采用了拟人手法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此诗采用了拟人手法

杜审言(约645年—约708年),字必简,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晋征南将军杜预的远裔,“诗圣”杜甫的祖父。杜审言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2021-12-24
袁宏道《感事》:此诗一反向来律诗喜好堆垛典故的习惯

袁宏道《感事》:此诗一反向来律诗喜好堆垛典故的习惯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
2021-12-16
李涉《楚宫怨二首·其一》:此诗写得活泼而又不拘谨

李涉《楚宫怨二首·其一》:此诗写得活泼而又不拘谨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
2021-11-26
储光羲《江南曲四首·其四》:此诗下语平易,而用意精深

储光羲《江南曲四首·其四》:此诗下语平易,而用意精深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
2021-11-25
李贺《夜坐吟》:此诗与鲍照、李白的同题作品有明显区别

李贺《夜坐吟》:此诗与鲍照、李白的同题作品有明显区别

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有“太......
2021-09-26
李贺《天上谣》:此诗有于参差中见整饬的韵律安排

李贺《天上谣》:此诗有于参差中见整饬的韵律安排

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有“太......
2021-09-24
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此诗不落一般送别诗之窠臼

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此诗不落一般送别诗之窠臼

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文学创作方面,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边塞诗尤多佳作。那么下......
2022-04-10
《晚次鄂州》为卢纶所作,此诗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

《晚次鄂州》为卢纶所作,此诗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县(今山西蒲县)人,祖籍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出身范阳卢氏北祖第四房,是北魏济州刺史、光禄大夫卢尚之的后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著有《卢户部诗集》。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卢纶的......
2022-03-04
李贺《追和柳恽》:此诗承接了柳恽《江南曲》之意

李贺《追和柳恽》:此诗承接了柳恽《江南曲》之意

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有“太......
2021-09-24
萨都剌《上京即事五首·其四》:此诗采取了平铺直叙的手法

萨都剌《上京即事五首·其四》:此诗采取了平铺直叙的手法

萨都剌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富有生活实感,描写细腻,贴切入微。也有些作品反映民间疾苦,揭露社会黑暗,如《大同驿》《黄河月夜》《鬻女谣》《织女图》等。还有些......
2021-12-01
屈大均《读陈胜传》:此诗中作者的观点来自于《史记》

屈大均《读陈胜传》:此诗中作者的观点来自于《史记》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今广州市番禺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
2021-12-15
柳宗元《汨罗遇风》:此诗没有刻意渲染,却能感人至深

柳宗元《汨罗遇风》:此诗没有刻意渲染,却能感人至深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其与韩愈并称为“韩柳”......
2021-10-11
曹植《名都篇》:此诗中的讽谕纯以含蓄的笔墨出之

曹植《名都篇》:此诗中的讽谕纯以含蓄的笔墨出之

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2021-10-13
李贺《送沈亚之歌·并序》:此诗以七言歌行体所写成

李贺《送沈亚之歌·并序》:此诗以七言歌行体所写成

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有“太......
2021-09-26
黄庭坚《又答斌老病愈遣闷二首·其一》:此诗丝毫不显得艰深难懂

黄庭坚《又答斌老病愈遣闷二首·其一》:此诗丝毫不显得艰深难懂

黄庭坚(1045年6月12日—1105年9月30日),字鲁直,乳名绳权,号清风阁、山谷道人、山谷老人、涪翁、涪皤、摩围老人、黔安居士、八桂老人,世称黄山谷、黄太史、黄文节、豫章先生。黄庭坚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
2021-10-01
捧剑仆所作的《诗》,此诗运用青鸟意象,烘托诗歌的情感韵味

捧剑仆所作的《诗》,此诗运用青鸟意象,烘托诗歌的情感韵味

捧剑仆,唐朝时期历史人物,其诗用语极为清新,情真意切。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捧剑仆所作的《诗》吧。诗捧剑仆〔唐代〕青鸟衔葡萄,飞上金井栏。美人恐惊去,不敢卷帘看。译文及注释译文一只青蓝色的鸟儿衔着一串晶莹碧透的......
2021-11-30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二》:此诗在沉静之中见深挚的情愫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二》:此诗在沉静之中见深挚的情愫

陈子昂(659年—700年,有争议),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登幽州台歌》......
2021-09-18
李贺《古悠悠行》:此诗通篇富于哲理,充满着理趣

李贺《古悠悠行》:此诗通篇富于哲理,充满着理趣

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有“太......
2021-09-24
沈佺期《钓竿篇》:此诗虽不无寓托,但格调轻松愉快

沈佺期《钓竿篇》:此诗虽不无寓托,但格调轻松愉快

沈佺期(约656—约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沈宋”。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
2021-11-25
梅尧臣《梦后寄欧阳永叔》:此诗的重点是抒发梦后感怀

梅尧臣《梦后寄欧阳永叔》:此诗的重点是抒发梦后感怀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官员、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
2021-11-11

 3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