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相关上书的历史推荐

为什么说 公车上书是导火索?它拉开了什么运动的序幕?

为什么说 公车上书是导火索?它拉开了什么运动的序幕?

公车上书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它不仅反映了人们关注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的传统文化,还拉开了一些重大历史运动的序幕。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出发,探讨公车上书拉开了什么运动的序幕。首先,公车上书拉开......
2023-11-15
百年前“特快专递”现身晋城 上书“急急急”

百年前“特快专递”现身晋城 上书“急急急”

晋城古称泽州府,清光绪年间,其治所在当时的凤台县(现为晋城市城区与泽州县)。李俊杰看着信封的正反两面文字记载分析说,这枚信封是高平县衙寄往泽州府凤台县衙的紧急信件。从“急急急”等文字可以看出,此信件为一封“十万......
2022-06-04
隋朝官员柳彧为何要上书,请求禁止元宵节这般盛大的节日?

隋朝官员柳彧为何要上书,请求禁止元宵节这般盛大的节日?

农历正月十五,新年的第一个月圆日,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元宵节”,也称“上元节”、“灯节”,是春节的最后欢庆高潮。俗话说“除夕火元宵灯”,说的是元宵节盛大的民俗活动观花灯,其源于开灯祈福的寓意。民间有正月十四夜“试灯......
2021-05-15
汉朝大将战败被判斩首,上书8个字,立马就被放了

汉朝大将战败被判斩首,上书8个字,立马就被放了

公元前104年,西汉王朝派出一支以车令为首的使者团,带着金银财宝和一匹用金子制作的马,前往西域大宛国(现土库曼斯坦境内)换取汗血宝马。谈判失败后,大宛国王毋寡杀害了车令等人,掠夺了使者团随带的金银和金马。消息传到汉......
2022-03-08
古代犯了皇帝名讳是要杀头的 晚清时期为何可以直接上书皇帝名字

古代犯了皇帝名讳是要杀头的 晚清时期为何可以直接上书皇帝名字

还不知道:古时候犯皇帝名讳要杀头,为何清末却可以直书皇帝姓名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回避文化,自古就是华夏文明的传统。避讳规则,讲究“尊者讳,亲者讳,长者讳”。作为国家至高无上的君主,自......
2022-09-07
两次上书要武则天禅位却安然无恙的人是谁?

两次上书要武则天禅位却安然无恙的人是谁?

武则天主政后,曾设立四个“铜匦(音轨,意为匣子)”,以鼓励天下臣民直接上疏皇帝。铜匦,是一种铜制的容器,相当于现在的检举箱。武则天此举,主要目的是为告密之人提供方便,为铲除异己搜集证据。在这种高压气氛下,朝野臣民迫于酷......
2022-05-17
公车上书在哪些方面产生了影响?是如何记载的?

公车上书在哪些方面产生了影响?是如何记载的?

公车上书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它反映了人们关注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的传统文化。那么,公车上书的影响是什么呢?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出发,探讨这一问题。首先,公车上书的影响在于它推动了政治改革。在......
2023-11-15
假知县冒充上任,被发现后,百姓竟上书请愿

假知县冒充上任,被发现后,百姓竟上书请愿

自打隋炀帝推行科举制开始,在古代想要做官基本就剩一条路子:参加科举考试,凭真本事通过乡试、省试、殿试后,会被皇帝授予一定官职。像地方上的知州、知县等,都是这样选拔出来的。虽然科举能进入仕途,但也不是想在哪当就在......
2022-05-29
揭秘两次上书要武则天禅位却安然无恙的人是谁?

揭秘两次上书要武则天禅位却安然无恙的人是谁?

核心提示:苏安恒两次上书的目的很明确,即女皇禅位,恢复李唐。这两份奏疏,无异于两次晴天霹雳,使朝野震动。若在以前,依武则天杀伐决断的一贯作风,苏安恒就是有十个脑袋也掉光了。但民心不可违,加上武则天年近八旬,体弱多病,对什......
2022-05-19
晁错上书削藩,为何却遭到皇帝的腰斩呢?

晁错上书削藩,为何却遭到皇帝的腰斩呢?

晁错(前200年—前154年),汉族,颖川(今河南禹州)人,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汉文帝时,任太常掌故,后历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景帝即位后,任为内史,后迁至御史大夫。他学贯儒法,学识渊博,深受文,景二帝的器重和宠信。也是景帝在......
2021-12-30
李时勉:屡次上书谏言皇帝,竟被打断了三根肋骨

李时勉:屡次上书谏言皇帝,竟被打断了三根肋骨

在历史长河中,李时勉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古代人臣的终极道德典范是:文死谏,武死战。战死沙场,为国捐躯的武将很多,但真敢于当庭像皇帝死谏的文臣却不多,流传青史,而又为人熟知的不......
2020-08-25
狂生上书痛骂朱元璋,最后竟没被处死?

狂生上书痛骂朱元璋,最后竟没被处死?

熟悉明朝历史的人都知道朱元璋的大名,这位深知民间疾苦的铁血皇帝,对于官员的腐朽时深恶痛绝。在其有生之年,曾数度兴起大狱,杀掉功臣大官无数。朱元璋是一个极其自负的人,而且又非常的残暴。在这种情况下,就没有几个大臣敢......
2020-12-09
公车上书与戊戌变法有什么联系?是戊戌变法的开端吗?

公车上书与戊戌变法有什么联系?是戊戌变法的开端吗?

公车上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的一种特点,它反映了人们关注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的传统文化。而戊戌变法则是清朝晚期的一次政治改革,它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公车上书是否是戊戌变法的开端呢?本文......
2023-11-04
历史上有名的公车上书中 公车到底是什么意思

历史上有名的公车上书中 公车到底是什么意思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公车上书,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1895年5月2日,康有为主张变法的“万言书”被送到督察院,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为何要叫“公车上书”?难道是“坐着公交车递上万言书”么?解释“公车上书......
2021-04-09
宋太祖誓词的实现:对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保护

宋太祖誓词的实现:对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保护

在中国历史上,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的时代。其中,宋太祖赵匡胤的“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誓词,更是被后世赞誉为开明君主的象征。然而,这个誓词是否真的得到了实施?宋太祖是否真的做到了他的承诺?首先,我们需......
2023-12-17
李邈为何要在诸葛亮死后上书诬告他?具体是什么事情呢?

李邈为何要在诸葛亮死后上书诬告他?具体是什么事情呢?

你真的了解李邈为何要在诸葛亮死后上书诬告他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三国时期,曾出现了许多名流千史的英雄人物,他们的事迹也诞生了许多的成语,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成语是“狼顾虎视”。这个成语是三国时期蜀......
2021-04-29
公车上书有什么意义?产生了什么影响?

公车上书有什么意义?产生了什么影响?

公车上书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它反映了人们关注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的传统文化。那么,公车上书的意义和影响是什么呢?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出发,探讨这一问题。首先,公车上书的意义在于它是一种反映民......
2023-11-04
诸葛亮死后,李邈为何上书诬告他?

诸葛亮死后,李邈为何上书诬告他?

诸葛亮死后,李邈为何上书诬告他?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谈不上诬告,只是李邈立场不一样,不过此事做得不厚道。李邈是一个狂士,刘备拿下成都之后,这个家伙对刘备说你拿下成都是厚道的。刘备一听既然你说我不厚道,你......
2022-05-10
明朝练纲自己上书请求升迁,朱祁钰同意了吗?

明朝练纲自己上书请求升迁,朱祁钰同意了吗?

明朝练纲自己上书请求升迁,朱祁钰同意了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本站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练刚是明朝前中期的一名官员,出生在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他的祖父叫作苏泽成,于洪武年间当过......
2023-04-06
王安礼:北宋大臣、诗人,曾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

王安礼:北宋大臣、诗人,曾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

王安礼(1034-1095年),字和甫,抚州临川人,北宋大臣、诗人,宰相王安石同母弟,与王安国、王雱为“临川三王”。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嘉祐六年(1061年),考中进士,进入唐介幕府。宋神宗继位,崇文院校......
2023-11-09

 55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