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TAG信息列表 > 

相關此詩的歷史推薦

《送崔九》為裴迪所作,此詩大約作於唐玄宗後期

《送崔九》為裴迪所作,此詩大約作於唐玄宗後期

裴迪(生卒年不詳),字、號均不詳,唐代詩人,關中(今屬陝西)人。官蜀州刺史及尚書省郎。其一生以詩文見稱,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之一。裴迪與大詩人王維、杜甫關係密切。早年與“詩佛”王維過從甚密,晚年居輞川、終南山,兩......
2022-03-01
《寒食》為韓翃所作,此詩可與中唐的社會情況相互印證

《寒食》為韓翃所作,此詩可與中唐的社會情況相互印證

韓翃(hóng),生卒年不詳,字君平,南陽(今河南南陽)人,唐代詩人。一直在軍隊裏做文書工作,擅長寫送別體裁的詩歌,與錢起等詩人齊名,時稱“大曆十才子”。韓翃的詩筆法輕巧,寫景別緻,在當時傳誦很廣泛。著有《韓君平詩集》。那麼......
2022-03-01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相早春遊望》:此詩採用了擬人手法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相早春遊望》:此詩採用了擬人手法

杜審言(約645年—約708年),字必簡,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晉徵南將軍杜預的遠裔,“詩聖”杜甫的祖父。杜審言與李嶠、崔融、蘇味道被稱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樸素自然。其五言律詩,格律謹嚴。......
2021-12-24
柳惲《搗衣詩》:此詩的意境更為空靈,也更富抒情色彩

柳惲《搗衣詩》:此詩的意境更為空靈,也更富抒情色彩

柳惲(465~517年),字文暢,河東郡解縣(今山西省運城市),南朝梁大臣、學者,南齊司空柳世隆之子。柳惲是齊樑時有成就的詩人之一。年輕時以擅長賦詩聞名,晚年在吳興任官所作許多詩篇。名篇《江南曲》是作者在漢樂府詩的影響下,......
2021-12-09
温庭筠《俠客行》:此詩與作者的穠豔纖細之作,大相徑庭

温庭筠《俠客行》:此詩與作者的穠豔纖細之作,大相徑庭

温庭筠,原名岐,字飛卿,太原祁縣(今屬山西)人。唐代詩人、詞人。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温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其詞更是刻意求精,注重文采和聲情,成就在晚唐諸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被尊為“花間派......
2021-09-15
李賀《崑崙使者》:此詩意境悲涼,筆勢奇崛,情致冷峭

李賀《崑崙使者》:此詩意境悲涼,筆勢奇崛,情致冷峭

李賀(790~816),字長吉。河南府福昌縣昌谷鄉(今河南省宜陽縣)人,祖籍隴西郡。唐朝中期浪漫主義詩人,與詩仙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後世稱李昌谷。是繼屈原、李白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有“太......
2021-09-24
李賀《夜坐吟》:此詩與鮑照、李白的同題作品有明顯區別

李賀《夜坐吟》:此詩與鮑照、李白的同題作品有明顯區別

李賀(790~816),字長吉。河南府福昌縣昌谷鄉(今河南省宜陽縣)人,祖籍隴西郡。唐朝中期浪漫主義詩人,與詩仙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後世稱李昌谷。是繼屈原、李白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有“太......
2021-09-26
沈佺期《釣竿篇》:此詩雖不無寓託,但格調輕鬆愉快

沈佺期《釣竿篇》:此詩雖不無寓託,但格調輕鬆愉快

沈佺期(約656—約715),字雲卿,相州內黃(今安陽市內黃縣)人,祖籍吳興(今浙江湖州)。唐代詩人。與宋之問齊名,稱“沈宋”。善屬文,尤長七言之作。擢進士第。長安中,累遷通事舍人,預修《三教珠英》,轉考功郎給事中。坐交張易之,流......
2021-11-25
張九齡《賦得自君之出矣》:此詩清新可愛,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

張九齡《賦得自君之出矣》:此詩清新可愛,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

張九齡(673年~740年)字子壽,號博物,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唐朝開元名相、政治家、文學家、詩人,西漢留侯張良之後,西晉壯武郡公張華十四世孫。積極發展五言古詩,詩風清淡,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託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
2021-10-02
楊萬里《泊平江百花洲》:此詩平平敍事,頗有民歌風味

楊萬里《泊平江百花洲》:此詩平平敍事,頗有民歌風味

楊萬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號誠齋,自號誠齋野客。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鄉湴塘村)人。南宋文學家、官員,與陸游、尤袤、范成大並稱為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其詩自成一家,獨具風格,形成對後世影......
2021-10-02
《子夜吳歌·春歌》為李白所作,此詩吟詠了秦羅敷的故事

《子夜吳歌·春歌》為李白所作,此詩吟詠了秦羅敷的故事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那麼下面小編就為......
2022-02-28
翁卷《野望》:此詩通過偶然發現的錯位,平添了無窮情趣

翁卷《野望》:此詩通過偶然發現的錯位,平添了無窮情趣

翁卷,字續古,一字靈舒,樂清(今屬浙江)人,南宋詩人,生卒年不詳。工詩,為“永嘉四靈”之一。曾領鄉薦(《四庫提要》作“嘗登淳佑癸卯鄉薦”,《樂清縣誌》承此,而近人以為是淳熙癸卯,相差一個甲子。衡諸翁卷生平,前者過早,後者過盡,......
2021-11-17
沈佺期《遙同杜員外審言過嶺》:此詩不同於應制之作

沈佺期《遙同杜員外審言過嶺》:此詩不同於應制之作

沈佺期(約656—約715),字雲卿,相州內黃(今安陽市內黃縣)人,祖籍吳興(今浙江湖州)。唐代詩人。與宋之問齊名,稱“沈宋”。善屬文,尤長七言之作。擢進士第。長安中,累遷通事舍人,預修《三教珠英》,轉考功郎給事中。坐交張易之,流......
2021-11-25
李賀《古悠悠行》:此詩通篇富於哲理,充滿着理趣

李賀《古悠悠行》:此詩通篇富於哲理,充滿着理趣

李賀(790~816),字長吉。河南府福昌縣昌谷鄉(今河南省宜陽縣)人,祖籍隴西郡。唐朝中期浪漫主義詩人,與詩仙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後世稱李昌谷。是繼屈原、李白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有“太......
2021-09-24
王維《老將行》:此詩實在近於晦澀難解,大不足取

王維《老將行》:此詩實在近於晦澀難解,大不足取

王維(701年—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東蒲州(今山西永濟)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畫家。王維參禪悟理,精通詩書音畫,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因篤誠奉佛,有“詩佛”之稱。......
2021-12-23
張九齡《耒陽溪夜行》:此詩體現了陶淵明對作者的影響

張九齡《耒陽溪夜行》:此詩體現了陶淵明對作者的影響

張九齡(673年~740年)字子壽,號博物,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唐朝開元名相、政治家、文學家、詩人,西漢留侯張良之後,西晉壯武郡公張華十四世孫。積極發展五言古詩,詩風清淡,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託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
2021-10-02
王士禎《雨後觀音門渡江》:此詩體現了神韻派詩的特點

王士禎《雨後觀音門渡江》:此詩體現了神韻派詩的特點

王士禎(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貽上,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人稱王漁洋,諡文簡。新城(今山東桓台縣)人,常自稱濟南人,清初傑出詩人、學者、文學家。博學好古,能鑑別書、畫、鼎彝之屬,精金石篆刻,詩為一代宗匠,與朱彝尊並稱......
2021-12-14
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此詩語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摯動人

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此詩語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摯動人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其詩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後人把孟浩然與盛唐另一山水詩人王維並稱為“王孟”......
2021-12-27
柳宗元《湘岸移木芙蓉植龍興精舍》:此詩以自愛、自慰之情為主

柳宗元《湘岸移木芙蓉植龍興精舍》:此詩以自愛、自慰之情為主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漢族,河東(現山西運城永濟一帶)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稱“柳河東”、“河東先生”,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其與韓愈並稱為“韓柳”......
2021-10-11
謝靈運《燕歌行》:此詩辭情哀婉動人,毫無造作之感

謝靈運《燕歌行》:此詩辭情哀婉動人,毫無造作之感

謝靈運(385年~433年),名公義,字靈運,小名客兒,陳郡陽夏縣(今河南省太康縣)人,東晉至劉宋時期大臣、佛學家、旅行家,山水詩派鼻祖,祕書郎謝瑍之子,母為王羲之的外孫女劉氏。謝靈運年少好學,博覽羣書,工詩善文。其詩與顏延之齊名,並......
2021-12-04

 324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