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TAG信息列表 > 

相關此詩的歷史推薦

柳宗元《重別夢得》:此詩以直抒離情構成真摯感人的意境

柳宗元《重別夢得》:此詩以直抒離情構成真摯感人的意境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漢族,河東(現山西運城永濟一帶)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稱“柳河東”、“河東先生”,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其與韓愈並稱為“韓柳”......
2021-10-02
《古從軍行》為李頎所作,此詩借漢皇開邊,諷玄宗用兵

《古從軍行》為李頎所作,此詩借漢皇開邊,諷玄宗用兵

李頎(690年~751年),漢族,郡望趙郡(今河北省趙縣),河南潁陽(今河南省登封市)一帶人,唐代詩人。開元二十三年中進士,曾任新鄉縣尉,後辭官歸隱於潁陽之東川別業。李頎擅長七言歌行,邊塞詩,風格豪放,慷慨悲涼,與王維、高適、王昌齡等......
2022-03-08
顧炎武《又酬傅處士次韻二首·其二》:此詩不受束縛而揮灑自如

顧炎武《又酬傅處士次韻二首·其二》:此詩不受束縛而揮灑自如

顧炎武(1613.7.15-1682.2.15),漢族,明朝南直隸蘇州府崑山(今江蘇省崑山市)千燈鎮人,本名絳,乳名藩漢,別名繼坤、圭年,字忠清、寧人,亦自署蔣山傭;南都敗後,因為仰慕文天祥學生王炎午的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學者尊為......
2021-12-13
梅堯臣《夢後寄歐陽永叔》:此詩的重點是抒發夢後感懷

梅堯臣《夢後寄歐陽永叔》:此詩的重點是抒發夢後感懷

梅堯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漢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人。北宋官員、現實主義詩人,給事中梅詢從子。梅堯臣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並稱“歐梅”。為詩主張......
2021-11-11
韓偓《殘春旅舍》:此詩旨在行發對唐王朝的懷念之情

韓偓《殘春旅舍》:此詩旨在行發對唐王朝的懷念之情

韓偓(844年-923年),字致光,號致堯,小字冬郎,號玉山樵人,京兆萬年(今陝西省西安市)人。晚唐大臣、詩人,翰林學士韓儀之弟,“南安四賢”之一。其詩集《玉山樵人集》,曾由《四部叢刊》重印傳世;《全唐詩》收錄其詩280多首。那麼......
2021-09-22
《送崔九》為裴迪所作,此詩大約作於唐玄宗後期

《送崔九》為裴迪所作,此詩大約作於唐玄宗後期

裴迪(生卒年不詳),字、號均不詳,唐代詩人,關中(今屬陝西)人。官蜀州刺史及尚書省郎。其一生以詩文見稱,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之一。裴迪與大詩人王維、杜甫關係密切。早年與“詩佛”王維過從甚密,晚年居輞川、終南山,兩......
2022-03-01
杜甫《佳人》:此詩以其格調之高而成為詠美人的名篇

杜甫《佳人》:此詩以其格調之高而成為詠美人的名篇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出生於河南鞏縣,原籍湖北襄陽。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2021-09-15
孟浩然《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此詩清新幽靜,委婉含蓄

孟浩然《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此詩清新幽靜,委婉含蓄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其詩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後人把孟浩然與盛唐另一山水詩人王維並稱為“王孟”......
2021-12-22
許渾《途經秦始皇墓》:此詩字挾風雷,卻出之以輕巧疏宕

許渾《途經秦始皇墓》:此詩字挾風雷,卻出之以輕巧疏宕

許渾(約791~約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
2021-09-22
賈島《戲贈友人》:此詩風格對晚唐五代詩人有深刻影響

賈島《戲贈友人》:此詩風格對晚唐五代詩人有深刻影響

賈島(779年—843年),字閬(làng)仙,一作浪仙,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今河北涿州)人。自號“碣石山人”。唐代詩人,人稱“詩奴”。一生窮愁,苦吟作詩,其詩多寫荒涼枯寂之境,長於五律,重詞句錘鍊。與孟郊齊名,後人以“郊寒島瘦”喻......
2021-09-16
謝靈運《燕歌行》:此詩辭情哀婉動人,毫無造作之感

謝靈運《燕歌行》:此詩辭情哀婉動人,毫無造作之感

謝靈運(385年~433年),名公義,字靈運,小名客兒,陳郡陽夏縣(今河南省太康縣)人,東晉至劉宋時期大臣、佛學家、旅行家,山水詩派鼻祖,祕書郎謝瑍之子,母為王羲之的外孫女劉氏。謝靈運年少好學,博覽羣書,工詩善文。其詩與顏延之齊名,並......
2021-12-04
蘇舜欽《哭曼卿》:此詩比較真摯奔放,且構思精巧

蘇舜欽《哭曼卿》:此詩比較真摯奔放,且構思精巧

蘇舜欽(1008—1048年),字子美,梓州銅山縣(今四川省中江縣)人,生於開封。北宋時期大臣,參知政事蘇易簡孫子。提倡古文運動,善於詩詞,與宋詩“開山祖師”梅堯臣合稱“蘇梅”,著有《蘇學士文集》詩文集、《蘇舜欽集》16卷,《四部......
2021-11-17
李頎《古從軍行》:此詩巧妙地運用音節來表情達意

李頎《古從軍行》:此詩巧妙地運用音節來表情達意

李頎(690年~751年),漢族,郡望趙郡(今河北省趙縣),河南潁陽(今河南省登封市)一帶人,唐代詩人。開元二十三年中進士,曾任新鄉縣尉,後辭官歸隱於潁陽之東川別業。李頎擅長七言歌行,邊塞詩,風格豪放,慷慨悲涼,與王維、高適、王昌齡等......
2021-11-24
温庭筠《瑤瑟怨》:此詩中雖無“怨”字,然而怨意自生

温庭筠《瑤瑟怨》:此詩中雖無“怨”字,然而怨意自生

温庭筠,原名岐,字飛卿,太原祁縣(今屬山西)人。唐代詩人、詞人。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温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其詞更是刻意求精,注重文采和聲情,成就在晚唐諸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被尊為“花間派......
2022-01-04
薩都剌《上京即事五首·其四》:此詩採取了平鋪直敍的手法

薩都剌《上京即事五首·其四》:此詩採取了平鋪直敍的手法

薩都剌的文學創作,以詩歌為主,詩詞內容,以遊山玩水、歸隱賦閒、慕仙禮佛、酬酢應答之類為多,富有生活實感,描寫細膩,貼切入微。也有些作品反映民間疾苦,揭露社會黑暗,如《大同驛》《黃河月夜》《鬻女謠》《織女圖》等。還有些......
2021-12-01
皮日休《春夕酒醒》:此詩手法可謂極盡含蓄、曲折之能事

皮日休《春夕酒醒》:此詩手法可謂極盡含蓄、曲折之能事

皮日休(約838—約883年),字襲美,號逸少,曾居襄陽鹿門山、號鹿門子,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晚唐詩人、文學家。皮日休與陸龜蒙齊名,世稱“皮陸”。他的詩文兼有奇、樸二態,且多同情民間疾苦之作,對於社會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
2021-09-18
姚合《閒居》:此詩的作者特別追求王維詩中的一種“靜趣”

姚合《閒居》:此詩的作者特別追求王維詩中的一種“靜趣”

姚合(777-843),唐代著名詩人。陝州(今河南陝縣)人,宰相姚崇曾侄孫。元和十一年(816)登進士第,授武功主簿。歷任監察御史,金、杭二州刺史、刑部郎中、給事中等職,終祕書監。世稱姚武功,其詩派稱“武功體”。那麼下面小編就為......
2021-09-22
杜甫《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此詩感人至深,興味雋永

杜甫《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此詩感人至深,興味雋永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出生於河南鞏縣,原籍湖北襄陽。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2021-12-23
鮑照《擬古》:此詩在內容上受曹植《白馬篇》的影響

鮑照《擬古》:此詩在內容上受曹植《白馬篇》的影響

鮑照(416年?~466年),唐人或避武后諱而作“鮑昭”,字明遠,祖籍東海(今山東省郯城縣,有爭議),大概出生於京口(今江蘇省鎮江市),南朝宋文學家,與北周庾信並稱“鮑庾”,與顏延之、謝靈運並稱“元嘉三大家”。在文學創作方面,鮑照在......
2021-12-07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相早春遊望》:此詩採用了擬人手法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相早春遊望》:此詩採用了擬人手法

杜審言(約645年—約708年),字必簡,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晉徵南將軍杜預的遠裔,“詩聖”杜甫的祖父。杜審言與李嶠、崔融、蘇味道被稱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樸素自然。其五言律詩,格律謹嚴。......
2021-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