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你知道三國最有心計的女人是誰嗎?女性玩起計謀不比諸葛差

你知道三國最有心計的女人是誰嗎?女性玩起計謀不比諸葛差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5.7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人使權,小人用術,男人謀略,女人用計,三國,因爲這些繽至紛來的招術,而更加精彩和引人入勝,成爲人人皆知的經典。只是,女人的計謀,最終成全了誰?

  NO1.貂蟬

貂蟬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於月下焚香禱告上天,願爲主人擔憂。王允眼看董卓將篡奪東漢王朝,設下連環計。王允先把貂蟬暗地裏許給呂布,再明把貂蟬獻給董卓。呂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爲了拉攏呂布,董卓收呂布爲義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從此以後,貂蟬周旋於此二人之間,送呂布於秋波,報董卓於嫵媚。把二人撩撥得神魂顛倒。

你知道三國最有心計的女人是誰嗎?女性玩起計謀不比諸葛差

呂布自董卓收貂蟬入府爲姬之後,心懷不滿。一日,呂布乘董卓上朝時,入董卓府探貂蟬,並邀鳳儀亭相會,貂蟬見呂布,假意哭訴被董卓霸佔之苦,呂布憤怒。這時董卓回府撞見,怒而搶過呂布的方天畫戟,直刺呂布,呂布飛身逃走,從此兩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說服呂布,剷除了董卓。

貂蟬是這部以男性爲人物主體的《三國》之中,出場的少數幾位女子中最爲光彩奪目的女性形象。可以這樣說,正是由於貂蟬的出現,纔有了王司徒巧施連環計的佳話,纔有了呂奉先大鬧鳳儀亭的風波,纔有了兇橫無忌權傾一時的董卓宮門前的被戮,纔有了兒女情長武功蓋世呂布的門樓上的殞命。貂蟬形象存在的意義就在於,在這個清一色男人爭霸的世界裏,成功地顯示出了一個絕色女子的膽量與智慧,正是這種非凡膽量的展示與高度智慧的運用,加速了漢末軍閥戰亂時代的結束,促成了一代雄才曹操、劉備、孫權等人的崛起,從而使已經風雨飄搖的漢室江山得以繼續延續。

然而,自從呂布白門樓殞命之後,這位膽色俱佳的奇女子便就此不見了蹤跡。是隨失敗的呂布同赴了九泉?還是被勝利的曹操擄回了許昌?這個疑問從羣雄爭霸開始一直到歸晉統一也沒有解開,是作者無意間忽略了這樣一個重要的人物,還是出於某種考慮有意識地避開不談?我們無從考證。筆者不甘於就這樣讓一位令人敬慕的奇女子從此無跡可尋,於是參考翻閱了大量社會上流傳的稗官小說、野史評話,終於尋找到了有關貂蟬身世、結局的一點蛛絲馬跡,在此記錄下列,權作對自己好奇心的一種交待。

你知道三國最有心計的女人是誰嗎?女性玩起計謀不比諸葛差 第2張

關於貂蟬的出身,有野史這樣交待:其人本姓霍,無名,山西人,與名將關羽爲同鄉。自幼人才出衆,聰敏過人,因而被選入漢宮,任管理宮中頭飾、冠冕的女官,故稱‘貂蟬’官。因遭十常侍之亂,避難出宮,爲司徒王允收留並認爲義女,方纔成就了離間董卓、呂布父子的壯舉。關於貂蟬的結局,有評話這樣敘述:呂布死後,貂蟬被曹操帶回許昌,作爲侍女留在丞相府中,關羽屯土山約三事暫時降曹之後,曹操爲了籠絡關羽之心,特賜美女十人,貂蟬便是其中一位,當關羽聽到貂蟬報出姓名之後,感其膽識,撩髯稱了一聲“好”之後,閉目不言揮手令去,貂蟬聽後,明白關羽全其名節之意,回房後遂自盡而亡。

京劇有《鳳儀亭》就是敘述這段故事的。

  NO2.孫尚香

三國中另一個不能不提的女性──孫尚香,也是一個不可小看的人物,其心胸之大,謀略之高,不在男性之下。想那孫堅之女、孫策、孫權之妹,能是個次等貨色麼?在一個以男權爲主的社會裏,女性的命運緊緊依附着丈夫,男人七上八下,妻子就得八下七上,所以,丈夫昇天,妻子就能成仙,丈夫入地,妻子必定爲鬼。孫大小姐知這一天理,就不管其兄長是讓她假嫁還是真嫁,反正進了劉家門就是劉家人,以劉先生的大業爲己任,幫助劉備爲全力以赴,完全是個爲自己打算的主兒──好一個會爲自己謀劃的女中豪傑!

可惜的是,這樣一個豪情女子,先是孫權的棋子(出嫁劉備是無可選擇的出路),再是劉備的棋子(出身豪門又如何?!),完全作不得自己的主兒,只留給後人一聲長嘆,幾許惋惜。倒是今天的讀者,有幾份憐香惜玉的美意。

你知道三國最有心計的女人是誰嗎?女性玩起計謀不比諸葛差 第3張

孫尚香下嫁劉備時是年方19的妙齡女郎,而劉備已是年近半百、數婚再娶的半個“糟老頭”。這孫尚香不僅容貌端莊,而且才思敏捷,心情剛猛,有她幾個兄長的風度。因此,讓她嫁給劉備實在是很委屈,完全是出於被迫無奈所接受的毫無愛情可言的婚姻,並非小說演義上說的“美人愛英雄”那麼浪漫。史書上說這孫尚香的宅中是“侍婢百餘人,皆執刀侍立。備每入,心常凜凜。”平常喜歡舞刀弄槍的孫尚香,竟在自己宅內安排百餘名手執利刀的侍女,讓劉備每次進入內宅,心裏都感到很恐懼。這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孫尚香對這樁婚姻的牴觸情緒,婚後夫妻間的感情便可想而知了。

孫尚香與劉備談不上恩愛的夫妻情分只維繫了兩年,公元211年劉備親率大軍西進益州,夫妻倆自此便天各一方,永不相見。當時,孫權聞知劉備西征的消息,便派遣舟船來接走孫尚香,並讓她將年僅四歲的劉阿斗帶回東吳,其目的自然是將劉備唯一的寶貝兒子當人質,爲東吳討回南郡之地。後來張飛、趙雲“勒兵截江,乃得禪還”,可見當時是強行從孫尚香處奪回阿斗的。從此,孫劉聯姻不歡而散。

重返吳郡的孫尚香才21歲,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均無孫尚香再嫁的隻字片語記載,也就是說正富青春的她自此開始“寡居”生活。在此後的歲月中,孫尚香一方面承受的是寂寞孤苦,另一方面則揹負着一種強大的精神壓力。在東吳人眼裏,她始終是敵對方元首劉備的夫人;在蜀漢方心中,她是裏通東吳,有劫持人質之嫌。因此,劉備在蜀地稱帝后,並未給她什麼封號,而是冊立偏將軍吳懿的妹妹爲皇后。劉阿斗繼位後,也沒追贈她爲皇太后,蜀漢的史官僅稱她爲“夫人”,並未給她單獨立傳。

你知道三國最有心計的女人是誰嗎?女性玩起計謀不比諸葛差 第4張

孫尚香雖貴爲破虜將軍孫堅之女、吳大帝孫權之妹、蜀先主劉備之妻,但其人生遭遇卻相當悽慘,淪爲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孫尚香何時鬱鬱而終,史書上並無明確記載。民間盛傳其在劉備兵敗身亡後,投江而死,九江、蕪湖、南京、鎮江等地均有孫夫人投江遺蹟的傳說,還爲其建有不少祠廟,或稱梟姬娘娘,或稱靈澤夫人。這也許正是民間百姓對她的不幸遭遇的一種惋惜與同情!

  NO3.二喬

1800年前,三國時期出了兩位風華絕代的美人--大喬小喬,三國時的大喬和小喬合稱“二喬”,是中國古代歷史新上著名的大美女,分別是三國東吳霸主孫策和大將周瑜的妻子。正史《三國志》對於二喬的記載極少,只記述了二喬“皆國色也”,是廬江的喬公之女,且分別嫁給了孫策、周瑜。其他關於二喬的描述大多出於後人的想像。陳壽的《三國志》中只有《吳書·周瑜傳》有這樣一句。從攻皖,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

你知道三國最有心計的女人是誰嗎?女性玩起計謀不比諸葛差 第5張

(孫)策自納大喬,(周)瑜納小喬。裴松之注此傳時引用了《江表傳》,也只有一句:(孫)策從容戲(周)瑜曰:“橋公二女雖流離(按:流離,光彩煥發貌),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爲歡。”這兩句話告訴我們:第一,二喬的姓本作“橋”,至於她倆的芳名,史書失載,只好以“大喬”、“小喬”來區別。現代人對此會覺得奇怪,但在以男性爲中心的封建社會裏,這種現象卻是見慣不經的。歷史上許多皇后都沒有留下名字,就是孫權的母親吳夫人、妹妹孫夫人,不也同樣不知其名嗎?不過有些學者考察大喬叫喬靚,小喬叫喬婉(二喬之名,均出自《鳳凰二喬》),因爲我們叫貫了大喬和小喬,所以忽略了她們的原名。

第二,二喬的籍貫是廬江郡皖縣(今安徽潛山)。第三,二喬長得很美,有傾國之色,顧盼生姿,明豔照人,堪稱絕代佳麗。第四,孫策、周瑜得到二喬是在建安四年(199年)攻取皖縣之後,當時,孫、週二人都是25歲(周瑜比孫策小一個月),因此,估計二喬的年齡不過20上下。第五,孫策、周瑜對能娶二喬爲妻感到非常滿意。從二喬方面來說,一對姐妹花,同時嫁給兩個天下英傑,一個是雄略過人、威震江東的“孫郎”,一個是風流倜儻、文武雙全的“周郎”,按照傳統觀點,堪稱郎才女貌,美滿姻緣了。

《三國志》中“時得橋公兩女”的“得”字用得很絕,強行霸佔的也是“得”,自願送上門的也叫“得”;不知孫策、周瑜當時到底是哪一種“得”法。但根據史書記載的情形看,喬家肯定並無意於這兩位才俊,否則喬公也不必等到城破之後,才讓孫策、周瑜得到自己的兩個女兒。這時作爲戰利品的大喬、小喬,也只能由兩個要好男人用另一種形式分去了。

裴松之在爲《三國志》做註釋時,引用了當時還能見到的另一部史書《江表傳》的記錄:“策從容戲瑜曰:“橋公二女雖流離(“流離”是容光煥發的意思),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爲歡。”這段補白透露了一個很重要的細節,很可能是大小喬的父親並不滿意這兩樁婚事,孫策纔跟周瑜解嘲說,“喬公兩個女兒雖然魅力四射,但我們給他做女婿,也該他高興啦!”言外之意是,這個老傢伙還有什麼不滿足的!不過,一年多之後,孫策便遭刺客暗算,重傷不治去世,時年僅二十六歲,風華正茂的大喬就此守了寡。作爲豔名傾動一時的美女,江東二喬很自然地成了文學藝術的對象。最早而且最著名的作品當推唐代詩人杜牧那首膾炙人口的《赤壁》詩: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正史中對於二喬的記載僅《三國志》一處,再無下文,甚至連名字都沒留下。但歷代文人卻被史書中所稱二喬“皆國色也”撩撥得熱血賁張,其中最有名的,要數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你知道三國最有心計的女人是誰嗎?女性玩起計謀不比諸葛差 第6張

意思是說,在赤壁大戰中,如果周瑜不是有東風相助,趁風勢火燒曹操戰船取得勝利。那大、小喬早就成爲曹軍的戰利品,關到曹操建的銅雀臺裏去了。這是詩人詠史時的想象、生髮,本身並不是歷史。到了明代羅貫中那裏,杜牧的詩卻又成了歷史的依據,大大被“演義”了一把。208年,曹操在佔領荊州之後,進軍東吳,統一江東。蜀國想借機與東吳聯合抗曹,但孫權(此時孫策已死)的大臣們卻意見不一。

於是,諸葛亮便來到東吳,做孫、劉統一戰線的思想工作。當時東吳政權內最有影響的人物,是大將周瑜,因此諸葛亮的工作重點就放在了他身上。《三國演義》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一章中,諸葛亮這樣對周瑜說,曹操曾經發誓:“吾一願掃平四海,以成帝業;一願得江東二喬,置之銅雀臺,以樂晚年,雖死無恨!”這是諸葛亮紅口白牙說瞎話,曹操統一中國是想成就自己帝業不錯,但如果說是爲了兩個女人,就太荒唐了。羅貫中爲了表明自己言之有據,還讓諸葛亮隨口朗誦了曹植寫的《銅雀臺賦》,其中有這麼兩句:“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

《三國志·魏書十九·任城陳蕭王傳》中的確收錄了曹植的《銅雀臺賦》,但其中根本沒有這兩句。更重要的是,曹操建銅雀臺是在210年,曹植寫賦也當在此之後。而諸葛亮聯吳是在208年,這時,銅雀臺根本連影兒都還沒有,曹操得了二喬也不能往那裏裝;諸葛亮也除非真的先知先覺,至少提前兩年以上知道了曹植的《銅雀臺賦》內容。羅貫中杜撰這段情節的用意,是突出諸葛亮的睿智。諸葛亮本來是說服東吳一起抗曹的,但他玩了一個“倒高潮”,先用激將法刺激周瑜,說這曹軍反正咱也打不過,他們打你們的目的也就是爲了大喬、小喬兩個女人,你只要把她們獻出去就平安無事啦。這招很損,諸葛亮明白以周瑜的英雄氣概,是斷受不得這等侮辱的,爲自保而獻妻,這哪裏還是英雄!周瑜果然中計。

由於《三國演義》是通俗小說,羅貫中的這番杜撰對後世影響甚大,二喬也就成爲決定中國歷史走向的名女人。因爲沒有二喬,就沒有了蜀、吳聯盟的基礎,就沒有了隨後的赤壁之戰,也就沒有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