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金庸小說中有哪些江湖人士在歷史上確有其人?

金庸小說中有哪些江湖人士在歷史上確有其人?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金庸小說中,有哪些江湖人士在歷史上確有其人?

衆所周知,金庸小說裏時常有歷史人物跑進來客串,光是皇帝就有成吉思汗、忽必烈、康熙、乾隆等一大堆;主角也時常參與歷史重大事件,比如蒙古統一、南下徵宋,李自成進京,康熙平三藩等等。

但書中所涉的歷史人物和事件基本都只是套了「歷史」的外衣,裏面則根據劇情需要做了大量修改。理由很簡單:爲了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和衝突的戲劇化。

因爲真實世界裏極少有憑着個人武力改變歷史進程的事件,這與武俠中的一騎當千完全相反。所以必須要對史實進行刪改,甚至只借個名字進行原創,才能寫出引人入勝的小說。

下面就按創作順序講一講金庸小說中涉及的歷史人物和事件吧。

除了史上真實存在的之外,也順便澄清一下那些與歷史互動較多、卻純屬虛構的人物。

金庸小說中有哪些江湖人士在歷史上確有其人?

 《書劍恩仇錄》

《書劍恩仇錄》中衝突雙方的主力,一邊是清廷,另一邊是紅花會和回部。

紅花會是完全的原創,借鑑了一些天地會的元素。(如天地會的標誌紅花亭,被金庸借來一劈兩半,化爲紅花會的前任總舵主於萬亭)

而回部和清軍的戰爭,正是乾隆年間有名的“大小和卓之亂”,中學歷史課上都教過。

回部首領老英雄木卓倫的原型即是小和卓,本名叫霍集佔。所以金庸才給他的一雙兒女起名霍阿伊和霍青桐。

金庸小說中有哪些江湖人士在歷史上確有其人? 第2張

書劍恩仇錄香香公主

書中所寫的兆惠將軍徵回部,在黑水河被圍困三月,次年援軍抵達並裏應外合大破回軍這些均屬史實。唯一的不同在於小說情節裏木卓倫父子戰死,而史載大小和卓西逃後還有很多後續,看來是爲了劇情需要而砍掉了。

這裏不得不提一件重口味的事情:史載霍集佔原有一位妻子法蒂瑪,但由於她的家族與霍集佔家族不和而被拋棄。清軍平定回部後,被俘的法蒂瑪作爲大小和卓的家眷被解送北京併入宮,後來被封爲容妃。

這位容妃,就是日後民間傳說中的香妃,也就是《書劍》中的香香公主。

倘若把史實和小說結合起來,那麼同時愛上陳家洛的並不是姐妹二人,而是母女……

嗯咳,大家先不要遐想了,歷史上的容妃和乾隆恩愛二十餘年,既沒有懷恨也沒有刺殺,更沒有多出一個陳家洛在中間插足。

順便提一下陳家洛帶着母女……姐妹兩人在沙漠中發現的那座玉山與古城,原型正是歷史上著名的樓蘭古城。當然,樓蘭城中並沒有什麼通體雪白的玉山,但古城位於羅布泊複雜多變的雅丹地貌中,地磁強烈,指南針都會失靈,所以書中所講的迷宮與吸走兵器的磁山還是有些根據的。

書中乾隆的身世之謎,源於清朝各地都流傳過的著名民間傳說:雍正無子,用自己的公主偷換了某某家的孩子,就是日後的乾隆(某某的身份在各版本里均有不同)。

一種說法認爲,這些流言最初應該是各反清團體所散佈,用於渙散對面的軍心:你們的皇帝其實是漢人,那你們的血脈就斷了,江山也坐不牢啦!

金庸小說中有哪些江湖人士在歷史上確有其人? 第3張

金庸依據自己家鄉的傳說,將乾隆設定爲閣老陳世倌之子,和陳家洛是同胞兄弟。

福康安是乾隆私生子之說也一直十分流行,主要是因爲乾隆對他超乎尋常的寵信,讓不少人起了疑心。事實上乾隆是福康安的姑父,從小就喜愛這個聰明伶俐的侄子,召他入宮學習,長大後又讓他帶着精兵良將屢立戰功,如果不是四十多歲就去世,將來肯定能封王。

金庸小說中有哪些江湖人士在歷史上確有其人? 第4張

而福康安受此嬌寵,變得飛揚跋扈、不可一世,引起了無數人的不滿。

傳出這種流言,有一半也是出於泄憤——別看你平日鬧得歡,其實你只是個短命的私生子!

 《碧血劍》

《碧血劍》一書的背景爲明末,袁崇煥被殺、李自成進京、崇禎上吊、皇太極入關這些史實自然不必提了。

但主角袁承志的身份純屬虛構。因爲袁崇煥唯一的遺腹子是袁文弼,後來從軍寧古塔,其子孫入了滿籍。清末名將富明阿、壽山均爲其後裔,壽山之女壽懿還嫁給張作霖當了五姨太。

袁崇煥舊部「山宗」(二字相疊即爲「崇」)誓爲督師報仇這段是全書的引子,不過「山宗」的存在則完全是小說家言。後來新修版中袁承志成立「金蛇營」並歸屬闖王帳下一事也是虛構的。

多爾袞與孝莊通姦、被皇太極撞破後弒兄攝政這段劇情,被無數野史津津樂道,單是電視劇裏就出現過幾十上百次,此處不再贅述。

李自成攻破北京後,縱容手下搶掠、害得民不聊生的行爲在許多史料中都有詳細記載。唯獨陳圓圓不關他事,而是他手下劉宗敏乾的。

金庸小說中有哪些江湖人士在歷史上確有其人? 第5張

吳三桂原本打算降李,卻「衝冠一怒爲紅顏」降了清朝,原因很多。最主要一條是吳三桂父親及全家被李自成手下拷打劫掠,加之聽聞北京城的慘狀後,深深覺得難在李自成手下安身。至於愛妾被搶,只能算原因之一。

崇禎砍斷長平公主一臂確有其事。而公主雖然未死,其命運也很悲慘。明亡後上表要求出家爲尼,多爾袞爲籠絡人心,硬是將她嫁給崇禎生前所選的駙馬周世顯。婚後一年多,年僅十七的公主就鬱鬱而終,自然也沒有什麼獨臂神尼的後續了。

金庸小說中有哪些江湖人士在歷史上確有其人? 第6張

說句題外話,那個被許多人津津樂道的溫家堡在小說中並沒出現過。雖然人家是姓溫,但江湖上正式的稱呼是「石樑派」(新修版改爲「棋仙派」),也沒有什麼堡,只是一所大宅子而已……

 《射鵰英雄傳》

《射鵰英雄傳》有近四分之一篇幅發生在蒙古草原上,前有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族,後有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裏面遍地都是真實歷史人物,如鐵木真的四個兒子:朮赤、察合臺、窩闊臺、託雷;麾下大將木華黎、博爾術、博爾忽、赤老溫、哲別;對手札木合、王罕、桑昆等等。

劇情不涉及郭靖時基本符合史實,一旦郭靖出場,歷史就要爲主角讓位。

比如鐵木真被推舉爲成吉思汗與西征花剌子模之間相隔了十幾年,但爲了讓郭靖參與進來,時間被壓縮到了兩三年之內。

西征前決定汗位繼承人時的分歧也和史載一致:朮赤出身有爭議,察合臺性格暴躁,託雷年紀太小,最後立窩闊臺爲下一任大汗。而朮赤和察合臺酒後帶兵廝殺、被郭靖平定的劇情則是虛構出來加主角光環用的。

有人說郭靖的原型是元朝大將郭寶玉,實際並不然,硬要給兩人找共同點的話也只有三條:

1、漢人血統,都姓郭;

2、成吉思汗麾下大將,善用兵;

3、參與了西征花剌子模之戰。

除此之外,兩人就沒有任何共同之處了。郭寶玉本是金國將領,後來降了蒙古,當然不會是彎弓射鵰的金刀駙馬,也不會降龍十八掌,在西征歸途上就病逝于軍中了。而且他極有政治和軍事才能,曾爲鐵木真獻上平定南朝之策;郭靖當然沒有這樣的戰略頭腦,而且就算他想得出,也絕不會讓成吉思汗攻宋。

金國六王爺完顏洪烈純屬虛構,他和歷史上真實的六王完顏忒鄰沒有任何共同之處:後者是金章宗完顏璟第六子,夭折時年僅兩歲。

用來與精明強幹的完顏洪烈做對比的是紈絝子弟三王完顏洪熙。此人原本叫完顏訛魯不,是章宗的次子,比六王更慘的是還沒滿月就夭折了……

丘處機

王重陽和全真七子都是道教歷史上的重要人物,只是並非武林高手而已。

周伯通也是確有其人的,全真教典籍中只用寥寥幾句講了他是寧海富戶,崇拜並大力推廣王重陽的學說,然而未能正式拜師,具體情況就不得而知了。金庸只借用了這個名字,化爲小說里人見人愛的老頑童。

丘處機遠赴西域,勸說成吉思汗清靜養生、止殺愛民是史實,但時間略有不同。

整部《射鵰》的時間跨度不長,全真掌教始終是丹陽子馬鈺。而歷史上此時不僅王重陽逝世已久,全真七子中的馬鈺、譚處端、劉處玄都已擔任過掌教並先後去世,身爲掌教的丘處機也已七十四歲高齡,仍然不遠萬里去勸說成吉思汗戒殺行善,如此悲天憫人的情懷,無愧於「真人」二字。

而丘處機辭行回鄉後,成吉思汗特發聖旨問候,其情可見一斑:

宣差都元帥賈昌傳奉成吉思皇帝聖旨:

丘神仙,你春月行程別來至夏日,路上炎熱艱難來,沿路好底鋪馬得騎來麼?路里飲食廣多不少來麼?你到宣德州等處,官員好覷你來麼?下頭百姓得來麼?你身起心裏好麼?我這裏常思量着神仙你,我不曾忘了你,你休忘了我者。麼麼噠。

癸未年十一月十五日

相比之下,「南帝」一燈大師的形象就沒那麼高大了。歷史上的大理宣宗段智興在位29年,崇信佛法,整日不理國事反而大修寺廟,搞得國庫空虛、民怨沸騰。與小說中不同的是,他並未避位爲僧,而是在皇位上駕崩的。

金庸小說中有哪些江湖人士在歷史上確有其人? 第9張

一燈大師

 《神鵰俠侶》

《神鵰俠侶》與歷史人物的交集主要就是兩次襄陽大戰,還有以「正面人物裏的反派」形式出場的全真教。

先說全真教。《射鵰》裏基本只寫了全真七子,而且一多半筆墨在丘處機身上,而本作則補完了王重陽年輕時的抗金舊事和一段情史,也描寫了不少第三代人物。

不過,無論王重陽還是全真教,都和史實出入很大。

金庸小說中有哪些江湖人士在歷史上確有其人? 第10張

因爲王重陽不僅從未抗金,而且還在金國擔任過武官;所謂“活死人墓”也不是義軍的基地,而是他避世清修時居住的一個洞穴。

全真教並不與朝廷作對。王處一曾入金國皇宮講道;丘處機西遊拜訪過成吉思汗後,元朝初期全真教一直受朝廷尊崇,直到後來忽必烈信佛才受到嚴重打擊。

金庸爲了避免「毀謗歷史人物」的指責,筆下的全真教衆可以是有缺陷的(如丘處機脾氣急躁、孫不二氣量狹小),但不能是壞人。需要壞人時就虛構一個出來,比如投降蒙古的趙志敬,以及姦污小龍女的甄志丙(舊版用了真實存在的尹志平,新修版則造了個新人物)。

歷史上宋元確實有過兩次襄陽大戰,卻和小說中完全不同。

第一次襄陽大戰的統帥根本不是忽必烈,而是窩闊臺的三子闊出。忽必烈攻襄陽的劇情是虛構的。

第二次則是將歷史上重慶合州的釣魚城之戰移花接木到了襄陽。釣魚城是蒙古攻南宋最慘烈的一戰,蒙古軍隊在堅城險道和南宋軍民一心的抵抗之下損失士兵數以萬計、大將無數、最後連先鋒主帥甚至大汗蒙哥都命喪城下,只得退兵。日後由於忽必烈等人爭汗位而無暇南侵,宋朝又得保數十年平安——這裏的史實是和小說一致的,只是戰場改爲了襄陽。而且蒙哥的死因在各史書中各有不同,有的說是患病而亡,有的說中了箭傷或被炮火所傷,還有說是中了飛石。金庸選取了最後一種解釋,讓楊過擲出飛石打死蒙古大汗,成了民族英雄。

金庸小說中有哪些江湖人士在歷史上確有其人? 第11張

二十年後,蒙古人再臨釣魚城,血戰之下終於迫得守將開城投降。書中郭靖黃蓉力守襄陽最後戰死,恐怕是讀者不願接受他們兩人投降的命運,而寧願死得更爲轟轟烈烈吧。

 《雪山飛狐》

《雪山飛狐》沒有歷史人物出場,唯一被提及的就是闖王李自成。按書中記述,他兵敗九宮山後其實沒死,而是出家了。但出家後既沒繼續組織反清,也沒幹出什麼別的大事,只是留下了一張地圖、一把軍刀、一堆埋在冰裏的金銀珠寶、還有胡、苗、範、田四家糾纏百年的恩怨,引出了小說的歷史背景與人物關係。

金庸小說中有哪些江湖人士在歷史上確有其人? 第12張

《飛狐外傳》

《飛狐外傳》裏的福康安和《書劍》中純粹客串不同,這次他成了重要的線索人物,而且與真實的福康安居然相差不遠:精明強幹、心狠手辣、風流涼薄。

假如歷史上俠客們的武功真有小說中那麼強大的話,那麼福康安召開天下掌門人大會,單靠幾隻玉杯就能挑唆天下武林人士內鬥,這一計實在是厲害毒辣之極,而且也真的確保了朝廷幾十年安定。

《倚天屠龍記》

《倚天屠龍記》與歷史的交集甚多,單是元末明初這一段混亂時期的出場名人就不計其數。

明教方面,太祖朱元璋以及徐達、常遇春、湯和、鄧愈、花雲等一干開國元勳以及韓山童、韓林兒等義軍頭領都曾是張無忌的舊識或部下,但這幾位名氣太大,不好自由發揮,所以也沒安排什麼武俠戲份。

陳友諒的情況也差不多,不過小說中的故事發生時他還年輕,可以安排一些篡位丐幫、挾持少林之類的劇情,失敗後就逃走並保持和正史一致去了。

五散人的功夫則厲害得多,而且其中四位也都是見於史書的真實人物:

彭瑩玉最爲有名,他先率徒弟周子旺造反(常遇春初次出場時就是周的部下),失敗後又聯合徐壽輝等起事並建立「天完」政權,可惜日後戰敗身死;

金庸小說中有哪些江湖人士在歷史上確有其人? 第13張

鐵冠道人張中曾輔佐朱元璋大破陳友諒,據說他精通易理,能算出大明江山命運。而後功成身退,不知所蹤;

周顛人如其名,是個瘋瘋癲癲、蓬頭赤足、非僧非道的怪人。但史載他多次爲朱元璋做出神奇的預言,助他取得江山,而後不辭而別。朱元璋十分懷念這位半仙,洪武二十六年時親筆撰寫了一篇《周顛仙傳》來紀念他。

(張中和周顛的事蹟都載於《明史·方伎列傳》,兩人的位置甚至排在張三丰之前)

金庸小說中有哪些江湖人士在歷史上確有其人? 第14張

冷謙則是元末明初的著名道士,善於養生、音律、書法、繪畫。他的事蹟曾被許多書籍記載,而且側重各不相同,可見此人學識之淵博。最權威的是《明史·樂志》記載他爲宮中太常司校訂音律,大概相當於如今的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吧。另外他道號龍陽子,這讓五散人的兄弟情變得十分可疑……

最後的布袋和尚說不得雖是虛構,但也有原型,即五代時的「布袋和尚」契此。也是個瘋瘋癲癲的遊方和尚,整日笑嘻嘻地袒胸露懷,身背一個大布袋,圓寂後被人認爲是彌勒佛的化身。如今廟中的彌勒佛形象就是當年照着布袋和尚所塑的。

歷史上對張三丰的種種神奇記載分歧很大,版本不一。有的說他是北宋人,有的說是元末明初,連明中晚期甚至清初也有關於他的事蹟流傳。小說中的張三丰比較接近《明史》的記錄:原名君寶,身材魁偉、環眼大耳、邋里邋遢。而且借民間傳說將他設定爲武當派創始人與太極拳發明人。

武當七俠生平事蹟不詳,只有姓名流傳,除了六俠殷利亨改爲殷梨亭之外,其餘六人都沿用原名。其中唯獨張松溪見於古籍記載:他本是明代嘉靖年間著名內家拳師,自稱拳法傳承自張三丰,而這個張三丰據傳是北宋徽宗年間人……金庸直接把他拉前了一百多年,成了張三丰親授的四弟子。

小說中對明教歷史和教義的描述,大都出於吳晗的《明教與大明帝國》,金庸也承認小說中許多靈感來自吳先生此篇考證,甚至直接引用其中史料,彷彿真的將武俠融入了歷史。

小說中元末各地起義軍均以明教總舵爲領導核心與精神領袖,不過實際的明教並無如此強大的凝聚力,而是早已分散在各地成爲獨立教派,波斯總教更是滅亡於數百年前,怎能大舉遣使來中土尋找聖女呢?

金庸小說中有哪些江湖人士在歷史上確有其人? 第15張

各起義軍則只在初期以宗教作爲凝聚人心的口號,所建立的政權也不是宗教國家。不過類似書中的情況倒是曾發生過:宋代方臘起義就是政教合一的風格,從帝王到軍士均嚴格遵守教義,難怪會令楊逍和張無忌十分神往了。

波斯總教流傳的聖火令武功源自「山中老人」霍山,歷史上中亞著名刺客組織阿薩辛派的首領,全名叫拉希德丁·錫南·伊本·薩勒曼·伊本·穆罕默德·阿布·哈桑·巴士裏,霍山即爲哈桑的另一譯法。在《倚天》中僅作爲背景人物出現,想多瞭解的話不妨去玩《刺客信條》。

而蒙古朝廷方面出場的主要就是帖木兒家族(金庸寫書時特意將常用的「帖木兒」改譯爲「特穆爾」,顯得不那麼像遊牧民族)。

父親察罕帖木兒,歷史上確實是朝廷重臣,也是鎮壓農民起義的大將。但他並沒有被封汝陽王,而是遭刺殺後朝廷追封潁川王,真正的汝陽王是一併被追封的他父親阿魯溫……

兒子王保保可是元末的名將,連死對頭朱元璋、徐達都佩服不已。但他並非察罕的親生兒子,而是外甥,且有漢人血統,後來過繼給察罕。王保保纔是本名,擴廓帖木兒是後改的名字。

女兒趙敏——這位人見人愛、聰明美貌的郡主卻是虛構的。察罕並沒有女兒,王保保倒有個親生妹妹,史書也沒記下名字。王氏妹妹後來被朱元璋強行許配給了他的兒子秦王朱樉,想必是爲了向王保保示好招降。但王保保至死未降,朱樉死後,或許是朝廷認爲王氏已經無用,或許是她自己心灰意冷,竟然隨夫殉葬。這位趙敏原型的悲慘結局令人扼腕不已。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