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明清說起皇宮裏的太監爲什麼多數死得很慘?

明清說起皇宮裏的太監爲什麼多數死得很慘?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起太監,人們就會想到魏忠賢、李蓮英,這些反面人物。紫禁城使他們出名了。至今仍臭名遠揚。其實太監本身也是不幸的,是封建時代的犧牲品。帝王們陰暗的心裏導致太監生理的殘缺,說到底這一羣羣畸形的男人出現,還是爲了滿足宮廷的需要。道貌岸然的皇帝纔是摧殘人性的真正的劊子手。某些宦官受到器重便如同小人得勢,忘乎所以了;其實他們爬升的地位再高,仍然是皇帝的耳目和家奴。大多數太監卻最能體會到伴君如伴虎的恐怖,稍有不慎,必將受皮肉之苦,而且極可能丟掉卿卿性命。譬如慈禧雖然捧紅了一個李蓮英,但是她勒令杖斃的太監,也是個很大的數目。在她老人家眼中,太監的性命不見得比腳下的螞蟻重要多少。

明清說起皇宮裏的太監爲什麼多數死得很慘?

網絡配圖

明清兩代,太監的數量及影響,不亞於漢唐。尤其明朝,內監達一萬人,另有九千名宮女,紫禁城相當於一座小城鎮的人口了,爲侍候一位皇帝,居然要動用如此巨大的人力。換句話說,一個男人當皇帝了,就要剝奪一萬個男人做男人的資格,皇帝夠自私的。即使出了魏忠賢之流禍亂天下的宦官,也是他活該,皇帝本人首先負有不可推卸的罪責。誰叫他倚仗太監爲臂膀的?離開了太監,不知皇帝該怎麼活?清朝汲取前朝的教訓,對宦官的勢力加以壓制,再沒有哪位太監執掌過兵權,基本上不讓太監干預政治。嘉慶以前,太監的人數還多一點,以後逐漸減少,大致保持在兩千人左右(包括圓明園、昇平署等處的)。

到了晚清,宮內及外圍各處的太監加起來也只有一千五百多人。太監少了,活卻沒少,每年入宮擔任雜役的“蘇拉”有近萬人次——改爲請臨時工了。這倒是明智的,反正太監也幹不了太多的粗活,不過就是看看門、打打更、做做飯、打掃打掃衛生。?

明朝皇帝重用太監。永樂年間設立的皇家特務機構東廠,就交由宦官掌管,皇上也夠放心的。成化十三年(一四七七年),又增設規模更大的西廠,由大太監汪直直接控制。太監成了特務頭子。人們說的“明朝三大害”,即指廠、衛(錦衣衛)與宦官。

武宗正德初年,宦官劉瑾居然控制了朝政,利用東西廠監控文武大臣,京城一片白色恐怖。若干年後,東西廠交到了魏忠賢手中,有過之而無不及。魏忠本是個廚師,因爲會給熹宗做飯,討得了歡心。後來又跟熹宗的奶媽客氏相勾結,青雲直上,權勢日熾,居然敢以“九千歲”自居。他的權力大到什麼程度?舉個例子,僅天啓三年(一六二三年),他就假傳聖旨先後害死了選侍趙氏、張裕妃、馮貴人等數位嬪妃,甚至對張皇后也暗下過毒手。他甚至將元代建造的香山丘雲寺選爲墳址,大興土木。

明亡以後,有大臣驚歎於這位前朝太監生壙的建築規模,向康熙反映::臣過香山碧雲寺,見魏忠賢所營墳墓:碑石崢嶸、隧道深闊。翁仲簪朝冠而環列,羊虎接駝馬以森羅。製作規模,彷彿陵寢。”豪華程度居然能與帝王陵抗衡,可見魏忠賢獨攪大權時的赫赫地位。只是魏忠賢再無福躺進自掘的華麗墳墓裏。下一位皇帝(崇禎)上臺,立即將其逐出朝廷,他在流放的途中上吊自殺。死後仍被五馬分屍,並梟首示衆。給自己預留了尊貴的陵園的人,居然連一具完整的屍體都無法保全。

明清說起皇宮裏的太監爲什麼多數死得很慘? 第2張

網絡配圖

清代的大太監安德海,雖受慈禧寵愛權傾一時,同樣也不得善終。他倚仗太后撐腰,竟敢得罪恭親王。恭親王密令山東巡撫丁寶楨以“違製出宮”的罪名,將巡行到其轄區內的“安公公”就地正法。先斬後奏,令慈禧太后也無可奈何。他的繼任,“太后掌案”李蓮英就學聰明瞭,在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間要兩面派,左右逢源,一直做到了大總管。他本是梳頭房太監,因爲會給慈禧設計髮型,而受青睞,最後成了紫禁城的大管家。

按道理,太監的最高官階是四品“宮殿監督領侍”,李蓮英卻被破格提拔爲二品大總管,算是破了先帝們的規矩,可見他受慈禧太后之器重。史料裏有記載:“光緒二十年正月初一日,上交黃單,奉硃筆,儲秀宮三品花翎總管李蓮英,賞加二品頂戴。”李蓮英懂得見好就收的道理,年紀大了,就向慈禧太后告退,出宮養老,太后見挽留不住,就把中南海的花房送給他做別墅。其實這時候李蓮英已撈了不少黑錢,可以逍遙自在地當市井的富翁了。辛亥革命爆發前夕,他安然地病死在家中,至於對身後的罵名,他已不計較了。李蓮英是太監中最狡猾的一個,這條紫禁城裏的老狐狸。?

一九二四年,末代的小皇帝愛新覺羅.溥儀被驅逐出紫禁城。樹倒猢猻散,太監們也流入民間,各找各的出路。皇帝都被推翻了,皮之不存,毛存焉附?從此,太監在中國消失了。

從1861年咸豐病死後,慈禧控制朝廷達48年之久。名爲垂簾聽政的太后,實際上已成了大權獨攬的女皇——雖然中國歷史上正式稱帝的女皇只有武則天一個。慈禧太后掌權的時間,與武則天大抵相當,但在飛揚跋扈的程度上有過之而無不及。李金旺、孫一影合著的《女媧——隆裕》一書,描述慈禧是一個權力慾非常強的女人:“她爲了保持住自己的權威和尊嚴,不論至親骨肉、皇親國戚,一律實行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決不留情。葉赫那拉氏慈禧殘忍、多疑、喜怒無常,稍不如意,就濫殺太監、奴婢,所以,誰輪到在慈禧太后身邊站班,都是提心吊膽,惟恐突然橫禍從天降,就連她的心腹太監,也都是表面上卑躬屈膝,唯命是從,百依百順,心裏卻另有打算。

太監總管李蓮英是慈禧太后最信得過的人,但是,慈禧太后臨死之前,派人傳李蓮英時,李蓮英卻說,我萬分崇敬老佛爺,願意永遠記住她的音容笑貌,不忍心看到她最後痛苦的神情,拒絕前去。慈禧太后一死,李蓮英便盜去大量金銀珍寶逃之夭夭。”

明清說起皇宮裏的太監爲什麼多數死得很慘? 第3張

網絡配圖

那個時代,商家更不容易,需要在政界找靠山,需要有達官貴人撐腰。老字號瑞林祥投靠了大權在握的清宮總管太監李蓮英,就像李蓮英投靠慈禧太后一樣。各有各的生存之道吧。亂世求生存、求發展,也只能如此了。恰好李大總管想在宮牆之外開闢一塊“自留地”(或者說有“下海”意識),一拍即和。

1890年,李蓮英頗大方地將白銀十幾萬兩注入瑞林祥帳房,成爲一大股東,只等着坐收漁利。他也經常以大老闆(或“董事長)的身份自居,到店裏來視察一番。”商號上下同仁日久不稱李爲總管,而直呼‘掌櫃’,李也欣然得意。李蓮英在宮中以總管太監權勢受賄放官自不待言,通過瑞林祥也偶爾發放官職。

例如候補京官齊瑞卿與瑞林祥有交,一日造訪,進店後長趨直入後櫃,入室後突然發現李總管在坐,齊某誠惶誠恐地行叩首禮參拜。事後與孟掌櫃發怨說:“總管在,何不預示?致使餘手足無措耶!’孟笑答:‘汝夢寐以求做官,餘代轉稟可獲!’於是李蓮英應瑞林祥之託放齊瑞卿爲湖北省漢陽府知府。”(潘治武語)可見瑞林祥快成李蓮英在宮外的辦事處了。有了這麼一把遮天蔽日的保護傘,瑞林祥在業內自然腰板挺得特直。好在它總體上還是規規矩矩做生意,一直是消費者信得過的老牌絲綢店,從不賣假冒僞劣產品。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