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螞蟻比人類還早會“農耕”:大約300萬年前

螞蟻比人類還早會“農耕”:大約300萬年前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3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時候有沒有試過蹲在樹下觀察螞蟻成羣結隊來來去去地把食物搬回巢穴?也許你還會淘氣地丟下幾粒米飯或者一片面包,看着幾隻小螞蟻擡起這個“龐然大物”健步如飛回家去,和小夥伴樂得哈哈大笑?  

螞蟻比人類還早會“農耕”:大約300萬年前

圖片來源於網絡

玩螞蟻幾乎是每個小朋友的樂趣。80後的張國捷小時候也不例外。“螞蟻成羣結隊在走,它們之間通過觸角觸碰就可以告知食物的方位和距離。”他覺得非常有意思,但他那時也沒有預料到多年以後自己會作爲國家基因庫生物多樣性基因組學研究組負責人,更深入接觸這樣一種極具智慧的昆蟲。用更通俗的語言來說,就是從基因組學角度研究螞蟻“種莊稼”的奧祕。他和同行的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訊》上。

螞蟻到底是怎麼種“莊稼”的?它們都種什麼“菜”吃呢?螞蟻的“農場”又會是什麼樣子的?

當發現食物時,它們是怎樣準確告知距離的呢?研究人員通過實驗發現,螞蟻是通過步數來告知對方距離的。“他們大腦裏面或許不會數數,但是通過觀察,例如觀察前去打探的螞蟻去到食物的位置需要1000步,那它的小夥伴就會爬1000步到食物那裏,非常有意思。”張國捷說。

人類會馴化物種種植莊稼,可是螞蟻比人類更早掌握種植技術。  

螞蟻比人類還早會“農耕”:大約300萬年前 第2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具有種植技術,是切葉蟻最偉大的天賦。在哥本哈根大學社會演化研究中心的實驗室裏,張國捷可以清晰地觀察到切葉蟻羣體裏的工蟻們正在辛勤地勞作。白色的真菌附着在綠色的葉子碎片上,菌絲像雲霧一樣瀰漫開來。這些辛勤的“農夫們”隨時將這些菌絲加工修剪,以防止菌絲過度繁殖,因爲這會消耗大量的氧氣,使幼蟻窒息而死,甚至造成整個羣體的毀滅。

這是一個比人類農業文明要久遠得多的分工合作農業社會。從切割葉子到運輸、咀嚼、培植、施肥、除草、抗菌、收採、垃圾清理,切葉蟻們各司其職,有條不紊。

“極少數物種具有對其他物種的馴化能力,人類是其中之一,小小的切葉蟻也是。可以說,螞蟻比人類更早掌握了種植技術。”張國捷說。

張國捷對這些小傢伙懷着敬畏之心:“螞蟻種植‘莊稼’的歷史比人類要久遠得多。2000多萬年緩慢的自然選擇,成就了它們的生態種植系統,使得它們的菌園農莊在避免蟲害又不破壞自然生態的前提下實現大規模生產。”

具有種植技術,是切葉蟻最偉大的天賦。在哥本哈根大學社會演化研究中心的實驗室裏,張國捷可以清晰地觀察到切葉蟻羣體裏的工蟻們正在辛勤地勞作。白色的真菌附着在綠色的葉子碎片上,菌絲像雲霧一樣瀰漫開來。這些辛勤的“農夫們”隨時將這些菌絲加工修剪,以防止菌絲過度繁殖,因爲這會消耗大量的氧氣,使幼蟻窒息而死,甚至造成整個羣體的毀滅。  

螞蟻比人類還早會“農耕”:大約300萬年前 第3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是一個比人類農業文明要久遠得多的分工合作農業社會。從切割葉子到運輸、咀嚼、培植、施肥、除草、抗菌、收採、垃圾清理,切葉蟻們各司其職,有條不紊。

“極少數物種具有對其他物種的馴化能力,人類是其中之一,小小的切葉蟻也是。可以說,螞蟻比人類更早掌握了種植技術。”張國捷說。

張國捷對這些小傢伙懷着敬畏之心:“螞蟻種植‘莊稼’的歷史比人類要久遠得多。2000多萬年緩慢的自然選擇,成就了它們的生態種植系統,使得它們的菌園農莊在避免蟲害又不破壞自然生態的前提下實現大規模生產。”

這些最新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由來自哥本哈根大學、深圳國家基因庫、美國史密森尼學會和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研究者完成。該成果揭示了螞蟻與真菌共同適應性的分子基礎

報道法媒稱,南太平洋斐濟羣島上的一些螞蟻,可以像真正的耕種者一樣播撒6種植物的種子並給其施肥,等這些植物長大之後做自己的容身之所。英國《自然·植物》雜誌網站刊登的一份研究報告得出了上述結論。  

螞蟻比人類還早會“農耕”:大約300萬年前 第4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據法新社報道,慕尼黑大學的研究員稱,目前已發現有些螞蟻能種菌類來供養蟻羣,但螞蟻能種植物這還是首次發現。

報道稱,這種名爲Philidris nagasau的螞蟻採集6種附生植物的種子,然後把它們放入樹幹的細小裂縫中。當幼苗長出來形成一些空房子後,螞蟻會經常光顧排便給幼苗施肥。這些空房子逐漸變大,給蟻羣帶來了棲息空間並能提供保護。

研究認爲,這種螞蟻和這些植物相互依存,誰離開誰都活不下去。這種協作早在300萬年前就已形成,比人類學會耕種更早。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