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晚清事情重要名臣康有爲主張中英美日合併

晚清事情重要名臣康有爲主張中英美日合併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9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康有爲廣東人,晚清事情重要名臣,思想家,資產主義改良者。公車上書事件使得他名聲大噪,對於他的評價史學界褒貶不一,功過皆有。他還曾極力主張中英美日合併。

晚清事情重要名臣康有爲主張中英美日合併

網絡配圖

丁日昌在19世紀70年代初,就有聯合日本抵抗歐美列強的建議。即使到了1893年前,如蔡元培(北京大學校長、革命黨人)等人也仍然認爲,中日應該聯合起來。1893年,日本學者《大東合邦論》提出日本和朝鮮結合併爲一國的主張。1898年,梁啓超看到這本書後進行了刪刪改改,改名爲《大東合邦新義》出版。到了四月份,康有爲與日本駐華大使矢也文雄接觸談及此事。

1.維新派力主中日合併

因爲,矢也文雄是伊藤博文的親信,文雄迅速將此事告知已經下野的伊藤博文。由此,日本方面決定支持中國的變法。伊藤博文也前往中國“指導”中國變法。

晚清事情重要名臣康有爲主張中英美日合併 第2張

網絡配圖

6月16日,康有爲受到了光緒的接見,但光緒對於康有爲似乎並不太感冒,對於他並沒有重用,繼續晾着他。爲此,康有爲決定利用傳聲筒說話。

七月二十四日,刑部主事洪汝衝上書,提出:遷都、借才、聯邦三條建議。遷都很簡單,北京過於靠近大海,不利於放手,自從兩次鴉片戰爭失敗後,遷都的主張就經常有,有西安、洛陽等多個選擇。

借才,主要是中國的所謂人才都是老舊腐朽的,不能在當今給國家提出好的建議,因此,不妨藉助世界各國的人才,實習西方的體制。要對這些人才給予真正的權力而不是僅僅做顧而不問的顧問。最最上選的人才,就是甲午戰爭時期的伊藤博文首相、陸奧宗光外相。現在,伊藤博文正好是白丁,不如請他來。

對於聯邦,洪汝衝認爲:跟日本最親近的就是中國了。中國有廣袤的土地、人民衆多、物產豐富。如果,雙方合併,藉助日本的人才,兩國相互支援、幫助結爲一體,這樣的話,抵抗俄國人還不容易。您就像西方的君士坦丁大帝那樣偉大,天下長久、堅如磐石。

晚清事情重要名臣康有爲主張中英美日合併 第3張

網絡配圖

2.康聖人的腦袋高度發燒——中英美日名其合併其實是結盟,與俄德奧兇等嚴重對立所致

康有在提議中日合併之時,又請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從上海趕到了北京,由其提出中英合併一說。後來,美國也跑了過來,一邊跑一邊說“門戶開放門戶開放喲!”總之一句話。

當時的西方國家英美主張中英美合併,是從對日、對俄德瓜分中國的利益紛爭考慮的。他們是想讓自己和同盟者得到最大利益,而將競爭對手排除出去。看看英美兩國的文化背景和歷史就能明瞭。他們認爲:英國人、美國人主管外交、行政(八總管,華人4人,西方人4人)、鐵路、財務、新聞、教育、軍事等。其實,中英美合作本質上還是結盟性質,也就是他們不在乎主權歸屬。只在乎利益歸屬。但當伊藤博文出現後,事情起了變化。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