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奇聞異事 > 司馬紹爲何如此恨王敦:王敦死後還要辱屍

司馬紹爲何如此恨王敦:王敦死後還要辱屍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晉明帝司馬紹

晉明帝司馬紹,出生於公元299年,卒於公元325年。他是晉元帝的長子,母親位份比較低,是宮人荀氏,同父異母的兄弟是晉簡文帝。

司馬紹爲何如此恨王敦:王敦死後還要辱屍


晉明帝司馬紹圖片

晉明帝司馬紹是東晉的第二位皇帝,不過他的在位時間非常短,只有公元322年到公元325年三年而已。不過雖然在位時間短,但是司馬紹的在位期間卻做了不少有利於國家的事情。司馬紹一向聰慧,爲人果斷,難得的是他非常明事理,東晉政權開始動盪的時候,國家處於兵荒馬亂、生民塗炭的時候,朝堂上還有權臣把控政權,國家的政治經濟都非常需要改進。而司馬紹登基之後,雖然在位時間短,但是他對中央權力的控制卻成功的做到了對權臣的制約,穩定了當時的國家大方面的形勢,爲東晉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在位期間,晉明帝司馬紹還平定了王敦叛亂,但是他並沒有大肆追究,處決了主謀之後,停止了對王敦黨羽的追究,防止了新一輪的內亂。

另外,晉明帝司馬紹性格溫和,也比較孝順,雖然登基爲帝但也不濫用職權。他禮賢下士,文臣武將都是同等對待,並沒有偏頗。可惜的是公元325年,司馬紹因病離世,享年只有二十七歲。對於司馬紹的去世,歷史上的評價是天妒英才,如果司馬紹在位時間長一些,可能東晉的局勢會有很大的改善,可惜一代明君年紀輕輕便與世長辭,留下還在改進的國家在歷史中飄搖。

司馬紹 王敦

司馬紹是東晉時期的皇帝,史稱晉明帝。而王敦則是東晉宰相王導的堂兄,那麼司馬紹王敦這一君一臣在歷史上究竟有着什麼關係?司馬紹王敦之間又有着怎樣的故事呢?

司馬紹爲何如此恨王敦:王敦死後還要辱屍 第2張


司馬紹圖片

司馬紹在位四年中也不算風調雨順,反而頗有些坎坷,而王敦出生在東晉顯赫的大家族中,這就意味着這對君臣一定會有激烈的碰撞。晉明帝司馬紹是司馬睿之子,但是他身上有一部分的鮮卑血統,在兒時,王敦就一度請求晉元帝廢太子。後來太子司馬紹繼位當了皇上,但是王敦的叛亂使得司馬紹原本想和世家大族和平相處的願望徹底破滅,王敦仗着自己曾經輔佐過先代帝王而權傾朝野,他一直想要篡位,並在永昌元年起兵進攻,皇上司馬睿親征還是敗下陣來,最後憂憤而亡。

司馬紹繼位之後,王敦一黨越發無法無天,但是王敦最終卻病重逝世。司馬紹因爲溫嶠的倒戈相向終於剷除了王敦一派的叛軍。雖然王敦叛亂落下帷幕,王氏一族也因爲王導免受牽連,甚至和皇室保持着微妙的平衡。但是王敦本人就沒有那麼好的下場了,即使身死,還是免不了被司馬紹記恨,司馬紹派人把王敦的衣冠冢毀掉,還把他的屍體拖出來斬首,把王敦的頭顱掛在朱雀橋南。

最終司馬紹還是聽從手下的建議,允許王家爲身死異處的王敦收屍。司馬紹王敦這樣的君臣在歷史上也不算少見,在王敦死後,顯赫的王氏家族雖然沒有被解散但也漸漸走出權力的中心。

晉明帝數歲

“晉明帝數歲”這句話出自《世說新語》。《世說新語》主要是加載魏晉時期人物的趣事的小說類書籍,其領導者是劉義慶。主要內容是講從漢末到劉宋這一段時間,貴族之間的一些趣事,主要是一些人物評論和一些故事。

司馬紹爲何如此恨王敦:王敦死後還要辱屍 第3張


晉明帝像

劉義慶是南朝宋鵬城人,也就是現在的徐州人,從小時候就愛好文學方面,曾經擔任過荊州刺史。他其實是宋武帝弟弟——長沙王劉道憐的兒子,在他十三歲獲封爲南郡公,後來過繼給了他的叔父——劉道規。之後他便承襲了劉道規的封號,成了臨川王。劉義慶在文學方面非常聰慧,是兩朝皇帝的心腹。

“晉明帝數歲”講的就是在晉明帝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所發生的的趣事。據說晉明帝在小的時候坐在晉元帝的腿上聽別人講洛陽方面的事情,他聽得竟然流淚,晉元帝就問他爲什麼要流淚,同時也將東遷的原因和過程告訴了晉明帝。並且問他:“你認爲長安和太陽哪個離得更遠?”晉明帝回答:“太陽遠,沒聽說可以有人從太陽那裏回來。”元帝感覺到又驚訝又奇異。可是第二天當着羣臣的面晉明帝卻說:“是長安遠,因爲擡頭就可以看見太陽。”

其實這就是一個晉明帝小時候的故事,沒有什麼大的含義,只能通過晉明帝數歲這個小故事說明他心懷百姓,並且非常聰慧罷了。一個小故事並不能代表什麼,而晉明帝登基之後所做的事情纔是真正有意義的。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