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奇聞異事 > 朱元璋出了一篇命題作文,大臣交作業後他就怒了

朱元璋出了一篇命題作文,大臣交作業後他就怒了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8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朱元璋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洪武七年(1374年)春,政通人和,百廢俱興,朱元璋厭倦了南京宮廷侷促的天地,也厭倦了山呼萬歲、俯首帖耳的羣臣。他閒坐在東黃閣上,想起城郊龍灣的獅子山,他曾在那裏指揮軍隊以少勝多,大敗陳友諒。頓時,一股豪情從心底升騰,他想:何不在此興建觀光高樓?既可緬懷自己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戰爭經歷,又能俯瞰長江、與民同樂。

朱元璋出了一篇命題作文,大臣交作業後他就怒了

他被自己的想法所感動,連高樓的名字都取好了—閱江樓。但他畢竟出身寒微,瞭解民生疾苦,本能地反對鋪張浪費,所以很快鎮定下來,仔細盤算興建高樓所需的人力、物力—如果用囚徒充當勞工,就不會擾民,雖然費些錢財,但國庫充實,完全能夠承擔。於是,他準備實施自己的計劃。

可惜天公不作美,發生了日食—這在古人看來是上天的警示,說明帝王做了錯事。朱元璋開始反省:自己最近沒做過什麼錯事,怎會如此?難道是興建閱江樓的計劃還沒付諸行動就被上天洞察了?朱元璋嚇出一身冷汗,立刻打消了這個念頭。

“聖君之作,必詢賢而後興”,朱元璋雖沒啥文化,卻深知這個道理,也沒陶醉於歌舞昇平的太平盛世。他想:打下江山以來,只要自己張口,羣臣必隨聲附和,一點異議也不敢提出,如果自己做了錯事只能等上天警示,該多危險!於是,深陷孤獨與恐懼中的朱元璋忽然有了主意—把興建閱江樓的計劃告知羣臣,讓他們憑想象寫出《閱江樓記》,而自己通過閱讀他們的文章便可試探他們的態度、看清他們是否具備忠諫之心。

朱元璋出了一篇命題作文,大臣交作業後他就怒了 第2張

朱元璋一聲令下,羣臣紛紛馳騁文思,描繪想象中閱江樓的雄偉瑰麗,歌頌天下太平、皇帝英明等。朱元璋耐着性子讀完,發現羣臣一味阿諛奉承,竟無一人直言勸阻。其中稍微高明一點的是號稱“一代經師”的宋濂,他在歌功頌德的同時寫了幾句無關痛癢的套話,希望皇帝登覽閱江樓時想着江山與百姓,僅此而已。

對於這樣的結果,朱元璋很不滿意,於是親自以臣子的口吻寫了一篇《閱江樓記》,旗幟鮮明地勸阻興建閱江樓,並列出若干翔實、確鑿的理由。朱元璋的這篇文章,《明實錄》中雖無記載,但嘉靖年間何喬遠的《名山藏》、明末清初談遷的《國榷》中都有收錄。

在朱元璋列出的理由中,“獅子山扼險據勢”之說不能成立。三國時期,孫權盤踞江南,曹操、劉備均難奪取,諸葛亮總結的原因是長江天塹易守難攻、吳王有道深得民心,與獅子山毫無關係。但朱元璋能意識到大興土木勞民傷財,並不顧個人形象“直言勸阻”,這在封建時代已是難能可貴。

後來朱元璋又寫了一篇《闢阿奉文》,感嘆朝中無人,再次嚴厲批評羣臣尸位素餐的作風,甚至明確諷刺他們連妾婦都不如。在這番“釣魚執法”的過程中,朱元璋猜忌多疑的性格也暴露無遺。

如今揚子江畔的閱江樓上有副對聯:一江奔海萬千裏,兩記呼樓六百年。帝王心術終被歲月磨蝕成沙,唯有江水亙古奔流。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