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奇聞異事 > 揭祕:楊貴妃用過的香囊長什麼樣?

揭祕:楊貴妃用過的香囊長什麼樣?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楊貴妃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唐代“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帶着楊貴妃匆忙逃亡。半路上,唐玄宗含恨賜死了心愛的女人,草草將其埋葬在馬嵬坡。

《舊唐書》裏說,戰亂平息後,唐玄宗思念楊貴妃,派人到馬嵬坡尋找美人屍骨,祕密改葬。人們挖開墳冢,卻見“肌膚已壞,而香囊仍在”。

在人們的印象中,香囊大都是用絲棉織物縫製的(如下圖),禁不起糟踐。

揭祕:楊貴妃用過的香囊長什麼樣?

那又是什麼樣的香囊,竟能在地下埋藏許久而不腐爛?

後世的專家們根據相關出土文物研究了一番,得出結論:楊貴妃身上的這個香囊,很可能是銀的。

可是銀香囊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

1987年,在法門寺地宮考古中,考古專家們發現了9件薰香器,其中,就有唐僖宗供奉的香囊兩枚(如下圖),它們爲人們揭開了唐代皇室用香囊的真正模樣。

揭祕:楊貴妃用過的香囊長什麼樣? 第2張

8月7日,包括楊貴妃同款香囊在內的法門寺地宮考古出土的薰香器首次來到了重慶,將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內拉開《香事情未了——古代文士風韻雅器展》的大幕。

唐代香囊存世品中最大的一枚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這個香囊,名爲鎏金雙蛾團花紋銀香囊,它是唐僖宗供奉在法門寺的兩枚香囊中的一枚。

據展覽策展人介紹,唐僖宗是一位12虛歲即位的小皇帝,歷經15年的帝王生涯,27歲早早的結束了生命。他在父親唐懿宗病危彌留之際被宦官擁立爲太子,改名李儇,於鹹通14年,即公元873年7月20日在其父靈柩前即位,時年虛歲12歲,是整個唐朝即位年齡最小的皇帝。15年後的文德元年,公元888年死於長安,終年27歲。

在法門寺地宮,唐僖宗給佛祖供奉了一個鎏金雙蛾團花紋鏤空銀香囊,這個香囊直徑12.8釐米,鏈長24.5釐米,重547克,是唐代香囊存世品中最大的一個。

這個香囊囊蓋、囊身各作半球狀,上下對稱,以子母口相扣合,嚴絲合縫,極其綿密。一側與鉸鏈連接,另一側則用鉤環相連,組成圓球,構成香囊。香囊外壁鏨飾分佈均勻的團花共12簇,團花內分佈4只或2只飛蛾。

香囊內有一個鉢狀香盂及兩個平衡環,香盂用短軸鉚接,內、外平衡環間也以短軸鉚接,圓球滾動時,內、外平衡環也隨之轉動而香盂的重心始終不變,香盂面始終保持平衡狀態。

展覽策展人說,這種香球不僅可以置於被褥之中,還可以任意懸掛,也可帶在身上,走動時香氣自然外漏,芳香常伴。

陀螺儀原理早在唐代就被工匠掌握

香薰球如果可以隨意滾動,那麼裏面燃燒的香料會不會灑出來呢?

衣袖、被褥可是極易燃燒的,沾不得半點兒火星。在這一點上,唐代香薰球的製作表現出了高超的技藝。

策展人打開了香球,裏面是兩個相連的圓環,“香球內的小盂能夠保持平穩的祕密,就在這圓環之上。”

策展人說,物理學原理告訴我們,要使一個具有一定重量的物體不傾斜翻倒,最佳的方法是採用支點懸掛。香球就是應用了這個原理,將小盂懸掛起來。

同時,香球內的內持平環,通過軸孔與小盂連接。當內持平環在水平位置時,香盂因自身重量,可以前後輕微晃動而不會左右傾斜翻倒。但僅用一個持平環是不能避免香盂向軸的方向傾斜翻倒的。

在香球上,我們可以看到,這裏是有兩個圓環相連的。內外環的軸孔正好垂直,軸心線的夾角爲90度。這樣,香盂既不會前後傾斜,也不會左右搖晃。盂心隨重心作用,始終與地面保持平行。這應該說是中國機械史上一項偉大的發明。

“這個香囊也從實物角度說明,近代用於航海、航空的陀螺儀原理,早在唐代已被我國工匠所掌握,比歐洲早了4個世紀”

在唐代,這種製作精巧、造價不菲的香球只有皇宮中的帝王貴妃才能享用。

茶具?香具?它的用途被誤會了30年

這次來到重慶的法門寺地宮出土文物,除了這個銀香囊之外,還有一件國家一級文物——唐鎏金銀龜盒。從1987年被髮掘出土,它一度被認爲是一件茶具,直到去年,它的真實身份才被文物專家們揭開,這個外形是一隻烏龜的器具,其實是一件製作精美的香具。

這個唐代鎏金銀龜盒長28.3釐米,寬15釐米,高13釐米,重820.5克。器物爲仿龜形,昂首引頸,鼻部、嘴部中間及兩端鏤孔。以甲背作蓋面,龜身內空,四足有力,形象生動,如行似走,富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策展人說,這件文物自發現以來,學界普遍認爲它是一件存貯茶葉末的茶具,或者是貯熱水用來育點茶湯的。直到去年,文物專家研究發現,鎏金銀龜盒頭部共有五處不同大小程度的鏤孔,這幾處孔的大小、形狀、位置各不相同,根據龜的眼口生理特徵設計,獨具匠心,從而達到薰香用具出香散氣的功能。

同時鎏金銀龜盒內部獨特的構造爲燃香提供了一定空間,此物外表爲仿造龜形,內部中空,尤其是龜的四足內部中空,在原本有限的空間上又擴大了體內空間,使薰香具有了充足空間進行香品的有氧燃燒。另外,龜體呈外鼓型似球體狀有利於香菸順着弧線內壁快速流動出香。

爲了驗證這個最新研究成果,專家找來了一件鎏金銀龜盒(複製品)進行了燃香實驗:直接點燃普通的塔形檀香,然後吹滅明火,再放到龜盒底部自然燃燒,隨即產生的熱氣流會裹挾着香菸向上運動,然後蓋上龜蓋子,香菸自然而然沿着龜蓋子內側向龜頸部運動,最後從龜頭部的鏤孔處流出香菸。

實驗證明,鎏金銀龜盒並不是一件茶具,其真實功用是香具,由此,這件器物的名稱被正式修改爲了“唐鎏金銀龜香爐”。

策展人說,唐鎏金銀龜香爐的造型形象生動、細緻直觀,“鏤孔”和龜形器物的生理特徵完美結合在一起,其功能蘊藏於器體的細節之中,彰顯出唐人巧奪天工,匠心獨運的工匠精神。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