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奇聞異事 > 古代皇帝一封國書俄國人爲何看了56年才弄明白

古代皇帝一封國書俄國人爲何看了56年才弄明白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四百年前,中俄兩國領導人別說見一面,連通個信都很難很難。那個年代,中國的外語人才不能叫匱乏,只能叫沒有。和我們情況相同的是俄羅斯,那時俄國的勢力已經擴展到中國的北部和東北部邊疆,兩國有大量外交往來,可是很多年裏雙方都沒有精通對方語言的人。明朝的時候,1619年(萬曆四十七年),俄國人伊萬·裴特林出使中國,萬曆皇帝讓使團帶回一封國書。國書是帶回了,但是俄國沒有能看懂的人,這封國書就一直存放在檔案室,整整過了56年,直到1675年才被翻譯,這時萬曆皇帝已經去世55年,明朝也滅亡了31年。俄國對中國是真愛,雖然沒有漢語人才,還是不斷往中國派遣使臣。

1660年,別爾費利耶夫出使中國,在北京受到順治皇帝接見,順治讓他帶一封信給沙皇,於是這個俄國人又帶了一份天書回去。1675年,俄國派帕法裏來華,清朝政府讓著名的西方傳教士、比利時人南懷仁擔任翻譯。南懷仁懂俄語嗎?當然不懂,但他們可以用拉丁語交流,那時拉丁語是歐洲通用的語言。

古代皇帝一封國書俄國人爲何看了56年才弄明白

大家都知道,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中俄兩國爲了解決領土糾紛問題簽訂了《尼布楚條約》,這份條約是用滿文、俄文和拉丁文三種文字寫成,清朝政府的拉丁文就是由葡萄牙傳教士徐日升和法國傳教士張誠擬寫的。康熙皇帝在位的時候,官方的拉丁文翻譯工作都是由歐洲傳教士負責。你能想象習大大的翻譯和外交部發言人是外國人嗎?

康熙皇帝也果斷不能容忍,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他下令成立俄羅斯文館,首批學員是68名八旗子弟,學習內容是俄文和拉丁文。拉丁文自然有傳教士教授,可是俄文老師就不是那麼好找了。館內先後聘用了俄國商人、戰俘和中俄混血兒擔任老師,咳咳,這些老師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雖然能說,但不懂語法,學識和傳教士無法相提並論,教了一段時間之後,紛紛辭職跑路。因此在初始時期,師資一直是最大的問題。三年後,27名學生通過考試。如此教學條件,成效可想而知,估計學了一口粗話,這些學生顯然難當大任,絕大部分和俄國的外教事務仍然由傳教士用拉丁文處理。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