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宮廷野史 > 揭祕:秦始皇爲何用兵馬俑陪葬而不是用活人?

揭祕:秦始皇爲何用兵馬俑陪葬而不是用活人?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西安很老很老了。這恐怕是兵馬俑給我造成的印像,兵馬俑很老很老了。同樣,兩千多歲的秦始皇,也很老很老了。

西安又是很年輕很年輕的。我去西安,沒找到秦始皇,卻被他那些永遠年輕的衛兵給攔住了。兩千多歲的兵馬俑,並沒有真的變成老人,依然保持着二十多歲的面容與體型,像一個戰勝了時間的奇蹟。難怪兵馬俑出土後被稱作世界第八大奇蹟。兩千多歲的西安,也像兵馬俑那樣,擁有二十多歲的青春。當我看見兵馬俑,就看見了二十多歲的西安,目視前方,沉默寡言,健壯而又自信。

你想知道二十多歲的西安長什麼樣子嗎?那就去看看兵馬俑吧。你想知道兩千多歲的西安長什麼樣子嗎?那就去看看兵馬俑吧。

西方美術史上的大衛、擲鐵餅者等雕塑,讓人記住了古希臘乃至古羅馬的男人們長什麼樣子。幸好,我們有兵馬俑。我們知道中國古代的男人長什麼樣子,知道自己的祖先長什麼樣子。兵馬俑是大秦帝國男人們的自畫像。我們見不到秦始皇了,卻能大致地想像出他的模樣。誇張點說,他纔是兵馬俑真正的父親。他老了,他死了,卻讓這些土生土長的孩子永遠活在二十多歲。作爲他的那個時代不老的象徵。

揭祕:秦始皇爲何用兵馬俑陪葬而不是用活人?

兵馬俑是1973年被幾位二十多歲的農民打井時發現。在此之前,人們去西安,有各種各樣的理由。在此之後,又多了一個願望:看兵馬俑。就像探訪一處神祕的遠房親戚。連遠道而來的日本學者都讚歎:不到西安,就不算到中國,不見兵馬俑,就不算到西安。最老的兵馬俑,成了西安最新的形象代言人。西安的奇蹟太多,兵馬俑是奇蹟中的奇蹟。

兵馬俑在兩千多年後被挖掘出來,相當於他的復活,他的第二次誕生。在他出土那一年出生的孩子,如今都已經三十多歲了。而發現兵馬俑的那幾位青年農民,如今該六十多歲了吧。但我仍能想像出他們撞上時驚訝的神情。他們原本打井的,想不到卻打通了一條時光隧道,二十多歲的西安人,看見了兩千多年前的西安人。我從他身上看見了老西安的青春,大秦帝國的青春。

秦始皇召集江湖術士煉丹,委派五百童男童女出海遠航蓬萊,據說都爲了尋訪長生不老藥。怕死的秦始皇直到死了也沒找到。可他那些不怕死的士兵,卻像吃了長生不老藥似的,通過雕塑而獲得了永生。

我相信兵馬俑確是以那些不怕死的士兵爲模特兒的。否則,不可能把眉宇之間的英氣與勇氣延續兩千多年。兵馬俑的原型會老、會死,可精神還活着。仍像在隨時待命,唉,給他們下命令的人已經死了。他們因爲永褒青春而無法退役。

這羣並沒走上戰場的士兵,其實每時每刻都在戰鬥,跟黑暗搏鬥,跟寂寞搏鬥,跟虛無搏鬥……這一仗足足打了兩千多年。最終,他們戰勝了時間。他們以勝利者的姿態浮出地面。完好無損的兵馬俑,本身就是自己的戰果。還有什麼能把他們打垮呢?他們堅持着,堅持着證明自己不是垮掉的一代。一支勇敢的部隊,在陣地上堅守了兩千多年,也沒有被打亂隊列。朝代更替,也無法取消他們的番號。

西安人應該以兵馬俑爲驕傲,倒不是說靠他每年拉來多少遊客,帶動多少消費,而是向全世界展覽了古老的西安人,其實也是古老的中國人,那種衆志成城的精神面貌。兩千多年前的大閱兵,直到今天還沒有結束,還沒有解散。兵馬俑也算中國人的根啊,再現了兩千多年前中國人的形象。中華文明是世界幾大古老文明中惟一延續到今天的,正如兵馬俑不倒。兵馬俑明明是易碎品,卻就是沒有垮掉。

我看兵馬俑,就像看見兩千多年前的西安人。他們是兩千多年前西安人的替身。

同樣,我在北京遇見西安人,也會下意識地聯想到兵馬俑,他們來自兵馬俑的故鄉。包括看見張藝謀,我都覺得:他跟兵馬俑長得真有點像啊。

揭祕:秦始皇爲何用兵馬俑陪葬而不是用活人? 第2張

西安人外表粗獷,憨厚,骨子裏還是很細膩的。張藝謀就是一個證明。我把他的電影當作兵馬俑的夢想。兵馬俑要是做起夢來,也是很超人的。譬如能把一個夢,一做就是兩千多年。直到現在,浮出地面了,還沒完全醒呢。兵馬俑把西安,把秦始皇陵當成自己永久的夢鄉了。沒有一個逃兵。

賈平凹對兵馬俑最有感情:“陝西人的好武真是有傳統,而善武者沉默又是陝西人善武的一大特點。兵俑的面部表情都平和,甚至近於木訥,這多半是古書上講的愚,但忍無可忍了,六國如何被掃平,陝西人的爆發力即所說的剛,就可想而知了。”賈平凹還認爲陝西作爲中國歷史的縮影,陝西人也最能代表中國人:“俑的發生,發展至衰落,是陝西人的幸與不幸,也是兩千多年的中國歷史的幸與不幸。”

秦始皇陵坐落在臨潼縣城東5公里處,北臨渭河,南依驪山,原高166米,據說是中國古代帝王陵墓中最大的一個。西安正因有了永遠年輕的兵馬俑而在我眼中不是一座老掉牙的城市。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秦始皇靠強大的武力兼併了割據稱雄的齊、楚、燕、韓、趙、魏六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秦朝。秦始皇陵的兵馬俑,正是對那支浩蕩大軍的藝術再現。已發現的四個俑坑坐西向東,呈直逼中原之氣勢,一號坑是右軍,二號坑是左軍,四號坑是中軍,三號坑是統帥三軍的指揮部。

一號坑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面積爲14220平方米,深5米。坑東部爲南北向長廊,排列每列有70個戰袍俑共三列的橫隊,是前鋒。其後東西向排列38路縱隊。作爲軍陣的主體坑的南北兩端和西端各有一列武士俑,分別面向外,作爲側翼和後衛。

二號坑面積6000米,是由騎兵、戰車和步兵、弩兵組成的多兵種混合部隊。

三號坑面積520平方米,前端有統帥乘坐的四馬戰車一乘。從這已發掘的三個俑坑,共出土7000餘件,身高1.8米的陶俑,100餘乘戰車,400餘匹身高1.5米長2米的陶馬,以及數十萬件兵器。

揭祕:秦始皇爲何用兵馬俑陪葬而不是用活人? 第3張

據西安作家朱鴻講述:“那是將士都是拿着兵器的。那些金鉤和銅戈,那些戟和鈹,在地下埋藏了兩千年之久,竟都沒有生鏽。那把長長的青銅劍一直壓在一堆倒伏的兵馬俑之下,它當然是被壓彎了,然而搬走這些兵馬俑,它卻居然能一下反彈過來。恢復其直。我相信,秦軍的兵器是精良的兵器……兵馬俑以秦始皇的將士及其所騎之馬作模仿,捏造以泥,燒烤以火,爲秦始皇陵的陪葬品。非常明顯,我感到的兵馬俑之氣,是混合着一種秦始皇時代的特殊之氣……”

而根據《舊漢儀》記載,佈置地下衛隊更像是秦始皇本人的主意。當時李斯向秦始皇彙報工作進展:“臣所將徒隸七十二萬人,治驪山者,已深已極,鑿之不入,燒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天狀。”即是說陵墓的深度與廣度都已達標,工程似乎可以結束了。

秦始皇聽後下令繼續挖:“其窮行三百丈,乃止。”爲什麼要再拓寬三百丈,《舊漢儀》書裏沒有詳述。直到兵馬俑被髮掘後,考古學者丈量出俑坑恰恰在陵墓的 “三百丈”之內,才明白是怎麼回事。原來秦始皇要再安排三百丈的空間,來排兵佈陣,讓一支模擬的軍隊給自己守陵。據說《舊漢儀》上這一段指的含煳的文字,是中國浩若煙海的古籍中惟一一處有關兵馬俑的記載。

如果不是在1973年被幾位挖井的農民偶然發現,秦始皇親點的兵馬俑軍陣就是一支失蹤的部隊了,兵馬俑的故事就失傳了。

然而在那樣一個萬物復甦的春天,在地下沉睡了兩千多年的兵馬俑,冥冥之中聽見了來自外面世界的唿喚。那是春風在唿喚,陽光在唿喚,就像是遙遠的母親唿喚離散的孩子回家。兵馬俑所參照的原型,那些東征西殺的士兵,當年就聽見過這樣的唿喚。他們在親人的唿喚聲中陸續離隊,解甲歸田。

是的,戰爭已結束了,該回家了。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