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宮廷野史 > 如果公子扶蘇繼位,大秦能夠長治久安嗎?

如果公子扶蘇繼位,大秦能夠長治久安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果公子扶蘇繼位,大秦能夠長治久安嗎?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秦始皇雖然他政績卓越,統一六合,統一度量衡,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但也免不了被冠上了暴君的名號。因爲他行暴政,設酷法,苦役人民,焚書坑儒,修阿房宮,害苦了天下的黎明百姓。還選了昏庸無能的胡亥做了繼承者,導致秦朝卻只經歷了二世就滅亡了,假如是公子扶蘇繼承皇位的話,那麼秦朝的命運會不會得到改變?

如果公子扶蘇繼位,大秦能夠長治久安嗎?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當時的情勢。在秦二世即位的第一年就爆發了陳勝、吳廣起義,而隨即起義就如同烈火烹油一般在全國蔓延開了。秦末的起義是跟隋末、元末的起義一樣的,都是全國範圍內的大起義,這種起義一旦爆發就意味着其王朝已被宣佈到了癌症晚期,是沒法撲滅的,而只能坐等死。

這場大起義難道是針對胡亥的嗎?顯然不是,其時無論誰爲帝,這場起義都會爆發。陳勝吳廣的起義雖是突發,但從其發展形勢來看。已表明當時的天下早已如同一片乾枯的草海,只欠一顆火苗將之點燃。所以,秦朝敗亡的責任也不該由胡亥來負責,秦朝早已經積重難返、病入膏肓了。

所以,即便由扶蘇繼位,歷史已經不會給其匡正的機會了。在歷史上“非王國之君”而當“亡國之運”的事例有很多,在帝制時代,百姓較爲順從的時候,你的“雄才大略”、“英明神武”會如同皓月之光。而一旦全天下的百姓都起來反抗你的時候,你的“雄才大略”、“英明神武”也只能是螢火之光,而對一切都感覺力不從心,無能爲力。

有許多人都夢想着穿越到自己喜歡的王朝末世,去成爲“大英雄”、挽救這個王朝敗亡的命運。其實,這些都是徒勞的。在任何一個王朝的末世也都不欠缺英雄,也不乏高瞻遠矚者。但是,其最終的結果卻也只能是“無可奈何花落去”。

而關於“秦始皇遺詔讓公子扶蘇繼位,而趙高卻夥同丞相李斯篡改了秦始皇的遺詔,擁立了胡亥爲皇帝,又僞詔迫令扶蘇自裁”的故事,其實根本就不可信。

如果公子扶蘇繼位,大秦能夠長治久安嗎? 第2張

首先,關於趙高與李斯篡改秦始皇遺詔的消息來源不可信。篡改遺詔乃私室密謀之事,絕不會讓史官知道的,更別用說百年後的司馬遷。如果說是趙高在朝堂之上“指鹿爲馬”,那是在衆目睽睽之下,還可以信之。這篡改遺詔乃極其密謀之事,所以就絕不能輕信之。而在《史記》中,司馬遷也運用了大量的後世“小說家”的筆法,書中有大量的人物的心理活動描述(《三國演義》都沒啥人物心理活動)。白起臨死前,說了啥?項羽臨死前,說了啥?...趙高對李斯威逼利誘的繪聲繪色的描述等等,其實這些大部分都是出自於司馬遷的想象與推測(也有的是從各地採風而來)。這也是許多人覺得《史記》寫得精彩,而其他“史籍”卻極其枯燥的一個原因所在。

其二,按中國古代政治的慣制,儲君不外放,外放即被廢。《左傳》:“大子(世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視君膳者也,故曰冢子。君行則守,有守則從。從曰撫軍,守曰監國,古之制也。夫帥師,專行謀,誓車旅,君與國政之所圖也,非大子之事也。

儲君是負責宗廟社稷、被視爲“冢子”的,是不該被“外放”的。在國君外出的時候,負責守衛都城;如果已經有人被賦予守衛都城之責了,那麼就跟隨國君。根據扶蘇與胡亥的不同境遇,表明秦始皇其

從胡亥最受其寵,其巡遊時將胡亥帶着身邊(君行則守,有守則從)來看,胡亥就是秦始皇的屬意接班人。儲君本來就是國君的備用,得備在國君的身邊。雖沒有秦始皇正式冊立儲君的歷史記載,但那時刻守護在國君身邊的公子就是國君的備用。

“知子莫如父”,秦始皇又是位雄主,當了那麼多年的秦王與始皇帝,在閱人方面還是會高於常人的,所以其能屬意於胡亥,表明這胡亥不但不會是傻缺,而且應該是聰穎、幹練的,胡亥的性格與作風應該某些方面跟秦始皇比較相似。而從扶蘇接到詔書就自殺上來看,表明扶蘇其實就是被流放的,並且深信秦始皇時刻會處死自己(王室殺子,乃平常事)。

秦朝的滅亡,是因爲制度的問題,秦朝的法律自商鞅變化以來就非常的嚴苛,在戰國時期作爲全民皆兵對外戰爭是適用的,但是統一六國後,六國人第一次統一,而且之前的法律條款也都不一樣,但是全部直接延續秦朝的制度,會導致六國人不適用,後來主要的紛亂也主要是之前的六國地域發生的。至於公子扶蘇其實只是個噱頭,當然歷史不能假設,如果秦始皇活的時間夠長,不修改秦朝嚴苛的法律依然會導致滅亡,只是時間問題。

如果公子扶蘇繼位,大秦能夠長治久安嗎? 第3張

即使扶蘇繼位了,天下也不會長久。這裏有歷史的規律,更有人心的穩定。秦朝考暴力奪取了天下。六國人心不服,思念舊國。時機一到,必然反派。秦始皇對六國人民進行殘酷壓迫,人民必然造反。這和劉邦奪取天下的時候已經大不一樣了。經過楚漢相爭多年的戰爭,人民都折騰的差不多,誰都不想打仗。而劉邦的繼承者又順應了人心,安撫了7國的人民,最終穩定了天下。

所以說國家制度只有讓百姓能安居樂業才能朝代長久。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