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中國的鐵叉知多少?少林三股叉竟然長達七尺半!

中國的鐵叉知多少?少林三股叉竟然長達七尺半!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遠古時代,叉爲捕魚狩獵的生產工具,後演變爲一種兵器。叉由叉尖和叉巴兩部分組成。叉尖爲鋼製,有三股叉,中股直而尖,兩側股由中股底端弧形向前,後粗前尖。通體爲圓形或扁平形。叉把木製或鐵直,粗可盈把。叉的主要擊法有轉、滾、搗、搓、刺、截、攔、橫、拍等。叉是中國武術長器械的一種,頂端有二股叉的爲“牛角叉”,頂端有三股叉的爲“三頭叉”,又名“三角叉”。柄長7~8尺,重約5斤。三股叉中鋒挺出3~4寸,叉的尾端有瓜錘。早在遠古時代就有捕魚的“飛叉”。在陝西西安半坡村遺址出土的原始“魚叉”,尾端帶有結節,便於繫縛繩索,使用時將叉擲出,然後抓着繩索將叉收回。叉的擊法有攔、橫、扦、捂、挑、掏、貫、拍等,套路有“飛虎叉”、“太保叉”等。

叉是古代作戰時長刺武器之一,屬十八般兵器之列,叉最先本是一種生產工具,據古籍記載,遠古人們打獵捕魚,大多用叉,《水滸》中解珍,解寶打虎時用的就是鋼叉。明代的兵書《武備志》中還記有一種“馬叉”,上可叉人,下可叉馬。叉按形狀可分爲:牛角叉(俗稱虎叉)、三須叉、三角叉、龍鬚叉(俗稱兩股叉)等。叉長約五六尺,在叉座間鑲有鐵片或繫有綵綢之類。

中國的鐵叉知多少?少林三股叉竟然長達七尺半!

至飛叉之法,宋代以前,幾乎未聞,相傳創之者爲宗澤偏將張純。張純爲花縣人,力猛侞虎,善使飛叉,能於二十步外取人,發無不中;時行伍中從而習者,頗不乏人。“據此說,則叉始於南宋,以法之創始而推諸叉,即謂爲叉亦創於是時,亦無不可;惟其法初甚簡單,不過掄、盤、飛、擲、打擊、搶接諸法而巳;其後代有增減,然皆從以上各法中變化而出;即今日所傳之飛叉法,雖分路甚多,皆跳不出此六法,但就此六法雜亂而復疊行之耳。惟習此者,以南人爲多,北派武術中習此者甚少;豈發源之處,視爲不足貴乎?抑以南渡之後,其法流南方,北方反不得其真傳乎?”

中國的鐵叉知多少?少林三股叉竟然長達七尺半! 第2張

騎兵所使用的叉爲馬叉,通常爲三道分岔,其中兩旁分岔皆向前者爲文叉,一道向前而一道向後者爲武叉。馬叉長1-3尺,除握手這一邊外,其餘三邊均可擊人。而且四角生鉤。運用時,具有棍和鉤的特點,既可砸、掃、點、打,又可鉤、夾、攪、掛。明朝中葉抗倭時,流行於山東一帶沿海地區。抱頭鋼叉中股長出其餘二股三四寸,形如蛇。旁邊二股由中股底端環抱而曲。柄長八尺,柄尾有鐏。二股叉鐵製,長杆,杆頭有二股平行的錐叉,故名。少林獨股叉,全長八尺,用於防身習武守院。少林兩股獵叉,全長七尺半,用於防猛獸、盜賊之用。少林三股獵燕叉,全長七尺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