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三國時期除了高平陵之戰,還有哪些宮廷叛變?

三國時期除了高平陵之戰,還有哪些宮廷叛變?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5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自古以來對於權力的爭鬥從未停止,三國時期除了高平陵之戰,還有哪些宮廷叛變?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本站小編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一、衣帶詔

衣帶詔,是指藏在衣帶間的祕密詔書。公元196年,曹操迎奉天子遷都許縣,與漢獻帝發生矛盾。漢獻帝用鮮血寫出詔書縫在衣帶裏,祕密傳給董承。董承對外宣稱接受了漢獻帝衣帶中的密詔,與種輯、吳碩、王子服、劉備吳子蘭等謀殺曹操。建安五年(200)正月,事泄,董承等人盡皆伏誅,劉備也被曹操擊敗。由此,對於發動衣帶詔的漢獻帝,沒能從曹操手中奪回大權,反而加快了曹操篡位的進程。

二、吉本、耿紀、韋晃叛亂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正月,太醫令吉本與少府耿紀、司直韋晃等發動叛亂,趁夜攻打在許都(今河南許昌)的丞相長史王必,焚燒大門,並射中王必肩膀。最後,被王必和潁川典農中郎將嚴匡平定,吉本等人兵敗被斬殺。對於這場兵變來說,也是試圖匡扶漢室,誅殺曹操及其黨羽。當然,在巨大的實力差距下,這樣的兵變沒有什麼勝算。

三國時期除了高平陵之戰,還有哪些宮廷叛變?

三、高平陵之變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臨終之際,託孤幼帝曹芳司馬懿曹爽。曹芳繼位後,司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擠,遷官爲無實權的太傅。正始十年(249年),司馬懿趁曹爽陪曹芳離洛陽至高平陵掃墓,起兵控制都城洛陽。自此曹魏大權落入到司馬氏手中,史稱高平陵事件。

四、嘉平之變

司馬懿去世後,其子司馬師把持朝政。嘉平六年(公元254年)二月,中書令李豐和張皇后的父親光祿大夫張緝等人圖謀廢掉司馬師,改立夏侯玄爲大將軍。事情敗露,被司馬師滅族。

同年秋,司馬昭奉命出擊姜維,到達京師,曹芳在平樂觀觀兵。許允與左右親信謀劃,乘司馬昭請辭的時候將其殺死,率領這支部隊討伐司馬師。詔書已經寫好了,但曹芳因恐懼而沒實行。最終,司馬師廢掉皇帝曹芳,改立曹髦爲皇帝。

三國時期除了高平陵之戰,還有哪些宮廷叛變? 第2張

五、曹髦被殺

嘉平六年(254年),大將軍司馬師廢除齊王曹芳後,擁立曹髦爲帝,年號正元,曹髦文才武略,崇拜少康,不滿司馬氏篡奪大權,甘露五年五月己丑日(260年6月2日),曹髦親自討伐司馬昭,結果被太子舍人成濟弒殺,年僅十九歲,以王禮葬於洛陽西北。

六、諸葛恪被殺

神鳳元年(252年)孫權病危時,在孫峻的力薦下,將諸葛恪任命爲託孤大臣之首。孫亮即位後,諸葛恪受封太傅,開始掌握吳國的大權。建興二年(253年)十月,同爲託孤大臣的孫峻暗中聯合吳主孫亮,將諸葛恪及其死黨以赴宴爲名誘入宮中,在宴會上將諸葛恪殺害,時年五十一歲。孫休即位除掉權臣孫綝之後,下詔爲諸葛恪平反。

七、孫綝廢黜孫亮

建興元年(252年),孫權的幼子孫亮登基爲帝。太平三年(258年),孫亮聯合全公主圖謀除掉孫綝,事情泄露,廢爲會稽王。永安三年(260年),貶爲侯官侯,前往封地途中去世。

三國時期除了高平陵之戰,還有哪些宮廷叛變? 第3張

八、孫休除掉孫綝

太平元年(256年),孫綝的從兄孫峻在北伐曹魏途中過世,他接替其位,升任侍中兼武衛將軍。掌權後,孫綝消滅了反對他的大司馬滕胤、驃騎將軍呂據等重臣,進而升爲大將軍,封永寧侯。

孫綝時嗜好殺戮,與吳帝孫亮的矛盾激化。他最終廢黜孫亮,改立琅琊王孫休爲帝。孫休即位後,加孫綝爲丞相,領荊州牧。永安元年十二月戊辰日(259年1月18日),在左將軍張布等人的協助下,孫休成功誅殺孫綝,孫綝被殺的時候,年僅二十八歲。他死後,孫休將其與孫峻從族譜上除名,改稱故峻、故綝。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