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狄仁傑只是三品內史,爲什麼能讓滿朝文武畏懼?

狄仁傑只是三品內史,爲什麼能讓滿朝文武畏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3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狄仁傑是唐代政治家,看似只有三品,但他乃是武則天後期的第一宰相。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有唐一朝,關於官方文書中,那是幾乎看不到“宰相”這個詞的,似乎宰相這個職位已經被取代了,而取代宰相成爲國家大事的決策者變成了“中書省的中書令”、“尚書的尚書令”,“門下省的侍郎”,又或者唐朝高宗時期新出現的一個官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事實上,這三個省的長官也好,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也好,他們都是宰相。

宰相不是消失了,而是改名了,甚至是被分權了,以至於連品級都換掉了。

狄仁傑只是三品內史,爲什麼能讓滿朝文武畏懼?

“弱化”宰相這件事,在西漢時期就開始了,封建時代背後的一個更深刻的意義,那便是皇權和相權的權力爭奪史,到了隋朝的時候,楊堅徹底架空“三公”等至高無上的一品大員,設立主政的三省機構,把一品大員變成了吉祥物,擁有權力的,則是二品甚至是三品的三省長官們。

不過唐朝也有過一系列改革,那就是將”職事官”和“散官”的概念分開,這讓唐朝的大員們達到了權力和榮譽的並重,但又不會威脅皇權。

舉一個例子:

貞觀十六年時,李世民爲了讓魏徵擔任太子李承乾的老師,因此下令詔魏徵爲“太子太師”,這是從一品的高階官位,可問題是,這個一品的級別,在權力上並沒有太大的作用,僅僅是身份的加持,魏徵真正有權力的職位,仍然是門下省的“侍中”,這是正三品的官職。

太子太師就是“散官”,侍中就是“職事官”。

這就是唐代的制度特色,我們可以將其稱爲“譽權分立”,聲望和權力並不綁定,這也體現了相權的衰弱。

所以唐代的三品官可怕嗎?

那是相當可怕,他們掌握着相權。

狄仁傑只是三品內史,爲什麼能讓滿朝文武畏懼? 第2張

說完了背景,便回到狄仁傑的身上繼續討論。

狄仁傑是太原狄氏族人,屬於出身很好的那一類,而狄仁傑年輕的時候就有大畫師閻立本推薦出來當官,他本人還是唐朝早期的“進士”之一,這彰顯了唐初的兩個特色:

一、朝廷的官員選拔仍舊是以“門閥”式的推薦爲主。

二、科舉還是門閥世家壟斷。

不過狄仁傑不是個迂腐的人,他嚐到了門閥之利,卻不固執地鞏固門閥,正相反,他對民間的人才以及百姓有着很公允的態度,他主張科舉下沉選拔民間寒士,更主張“官民平等”,絕不讓冗餘的特權侵佔百姓們的生活。

唐高宗在位時期,狄仁傑受到唐高宗重視,被任命爲大理寺丞,狄仁傑後世的“神探”形象,就是來自於這個階段。

而真正讓狄仁傑“崛起”成爲大佬,乃是武則天時期。

唐高宗後期,因爲他的身體病弱,皇后武則天逐漸佔據了唐高宗的實權,而武則天爲了培養出自己的權力班子,重用了狄仁傑,可惜狄仁傑最初還是十分芥蒂武則天對李唐皇權“侵佔”的行爲,因此對於武則天,狄仁傑從來不討好,反而是公開“諫正”,雖然比不上魏徵,但比起一般的大臣那是要好得很多。

狄仁傑只是三品內史,爲什麼能讓滿朝文武畏懼? 第3張

直到唐高宗去世,李唐此後的兩任皇帝:唐中宗、唐睿宗都是被武則天拿捏的平庸皇帝,所以狄仁傑無法選擇,只能選擇忠誠於武則天,對於狄仁傑而言,眼睜睜看着武則天“改唐立周”,這是對他們這批舊臣子最大的“羞辱”,可惜沒有任何辦法。

公元690年,武則天稱帝,狄仁傑被任命爲“同鳳閣鸞臺平章事”,這個官名以前就是叫做“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或者又叫做“同中書門下三品”,乃是實際意義上的宰相。

鳳閣鸞臺,就是武則天自立爲帝后對“中書門下”的改名,本質並沒有改變。

而“同中書門下三品”這個概念,也被視爲唐高宗最偉大的政治舉措之一。

在唐朝貞觀年間,李世民很喜歡重用一些品級不高的有才之士,可自古以來,能力從來都不是權力的“第一要素”,反而是“輩分”、“資歷”纔是,可李世民又怎麼不知道所謂的輩分就是進步面前的攔路虎,因此總是將一些官員破格往上提拔。

這樣做有利於社稷,但不利於上層的交際。

一個三四十歲的“毛頭小子”,怎麼跟我們這些七老八十的老人相比,這是很多老臣的第一想法。

所以到了唐高宗的時候,他想出了一個主意,那就是設立一個特殊的“職位”,就叫做“同中書門下”。

狄仁傑只是三品內史,爲什麼能讓滿朝文武畏懼? 第4張

比如這個人才他很有能力,有當宰相的才能,但他本身只是一個六品官,就算只提拔到三品都還要很漫長的時間,短時間內提升到門下省、中書省、尚書省的任何一個長官之職,這三個省的長官也不會樂意,所以唐高宗設置了一個“同”中書門下。

意思就是,他本身不進入中書省、門下省,但權力“同等”於這兩省長官,而後再給一個三品的官級,便有了“同中書門下三品”的說法。

所以說,自唐高宗起,唐朝的“宰相”數量不特定,人選也不指定,誰有能力就能被破格提拔,而且是那種合理的提拔,唐高宗和舅舅長孫無忌鬥權的時候,宰相人數一度達到了九位之多,這本身也是對相權的一種分割。

用一個更合適的詞彙來描述此事的相權機構,更像是:“內閣”。

所以狄仁傑在武則天剛登基那一年就成爲了宰相,可謂是大紅人,而狄仁傑和一般的“諂媚”官員不同,他從來不對武則天低三下四,也不說什麼“陛下取代大唐乃是順應天命”,狄仁傑對於武則天一直宣傳的天命說,是從來沒有理過,完全一副充耳不聞的態度。

說白了,狄仁傑心裏有氣,但他不會爆發出來,可要讓他低頭諂媚,那也是不可能的。

狄仁傑只是三品內史,爲什麼能讓滿朝文武畏懼? 第5張

而狄仁傑的底氣就是來自於他的能力,即便狄仁傑不討好武則天,武則天都十分看重狄仁傑。

在酷吏來俊臣在朝堂排除異己的時候,狄仁傑也曾被波及到,差點被來俊臣害死,這說明了武則天試圖過“放棄”狄仁傑,因爲來俊臣就是秉着武則天的意志“清掃”朝臣,但在公元697年,武則天還是將狄仁傑恢復爲同鳳閣鸞臺平章事,狄仁傑再度拜相,執掌朝政。

因爲狄仁傑在此期間下放到地方做官,加上狄仁傑對於貪官污吏十分痛恨,所以狄仁傑在官場中有着很顯著的威名,大家都怕狄仁傑,一個有實權的宰相,讓誰來說都是恐懼的。

而狄仁傑除了是一個大家熟知的“文臣”,他本身又還有帶兵打仗的才能,大唐的“節度使”制度,狄仁傑就是最早的提出者之一,因爲武則天爲了排除異己,將朝廷、宗室不忠於他的人全部清除,在武則天登基時期,消滅了很多鎮守邊疆的宗室武將,因此邊境地區的防禦開始虛弱。

爲了彌補這種虛弱,狄仁傑想出了節度使自治制度,讓節度使在相應的藩鎮募兵防禦,節度使的“自治權”最初就是用來應對頻繁的邊境作戰,如果什麼戰爭都要先請示在長安的皇帝,那麼黃花菜都涼了,所以爲了保證大唐戰鬥力的堅挺,節度使制度成爲了最好的選擇。

公元698年,突厥南侵河北,武則天任命狄仁傑爲“河北道行軍元帥”北伐突厥,此時的狄仁傑已經是68歲的高齡了,但也還是帶着朝廷的希望北伐,而戰爭的結果則是突厥撤退,雖然沒有爆發太大的衝突,可狄仁傑的名聲卻是震懾突厥的重要因素。

狄仁傑只是三品內史,爲什麼能讓滿朝文武畏懼? 第6張

公元700年,狄仁傑身體開始變得不好,武則天也看出了這個“老搭檔”的虛弱,畢竟狄仁傑已經七十歲高齡了,於是武則天便問了狄仁傑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宰相選誰”?

狄仁傑的推薦是前清河縣丞張柬之,而姚崇後來也同樣推薦張柬之,於是當了數十年縣丞的張柬之在經過了狄仁傑在689年主持的“策論考試”後,一路高升,最終擔任了“同鳳閣鸞臺平章事”,也就是宰相的職位。

而張柬之就是後來幫助唐中宗發動“神龍政變”,逼宮武則天將皇位禪讓給唐中宗的最大功臣,在神龍政變發生後,世人紛紛猜測,張柬之的政變、狄仁傑和姚崇的推薦,這兩件事情是否已經提前“謀劃”好了的,但不管怎麼說,張柬之都是“親李派”,狄仁傑提拔他,也說明了狄仁傑的初心仍未改變。

除了這件事以外,還有武則天“問儲”一事,狄仁傑也是力挽狂瀾,堅持在武則天之後,應當歸政李唐。

當年武則天曾問過狄仁傑,立她們武家人爲儲君是否可行,言外之意,就是武則天希望在她去世後,這個江山依然姓武,國號依然是周,而狄仁傑則是直接延遲拒絕,表面上說的是武家人沒有資格供奉武則天,只有武則天的兒子纔有資格供奉,所以應該還政李唐,但實際上,狄仁傑的意思就是:只要你敢把江山傳下武家,那麼大家就敢造武家的反。

狄仁傑只是三品內史,爲什麼能讓滿朝文武畏懼? 第7張

也是狄仁傑的鮮明態度,讓武則天放棄了傳位武家的想法。

所以站在朝廷的角度來看,狄仁傑本質是對武則天的一種“監管”,而在武周朝這種背景下,狄仁傑能以這種存在意義拜相,可見他的能力是非常出衆纔會讓武則天心服口服。

在狄仁傑表現出“虛弱”的身體狀況後,武則天下令狄仁傑拜“內史”,依然領同鳳閣鸞臺平章事等相銜,而內史這個官職,在唐代不是常設官職,內史本是隋朝“中書省”的原名,隋文帝創立五省六曹制,其中就有一個內史省,其主要工作就是中書省的工作。

所以狄仁傑的晚年,其實還兼任了“中書令”一職,因爲內史省的最高長官,正是“內史令”,這兩者是等同的,狄仁傑在朝中的地位是無以復加的了,他的影響力已經大到了可以指定下一任宰相,如此權威,哪個人會不怕狄仁傑。

就算是副宰相看見狄仁傑都得禮貌,更何況其他的文武百官。

公元700年九月,狄仁傑去世,武則天悲痛地在朝中說道:雖然這朝堂看似人滿爲患,但少了狄仁傑,也等於空無一人,在武則天的眼中,狄仁傑的地位就是這麼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