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長平之戰趙括被困時 趙王爲何不讓廉頗前去救援

長平之戰趙括被困時 趙王爲何不讓廉頗前去救援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5.3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趙王和廉頗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戰國中期之後,魏國霸業在經過多次慘重的失敗後,快速凋零。在齊、秦、楚紛紛發起對魏國的反攻時,趙國也悄然崛起。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後,趙國軍事實力陡然增強。隨後,他一改其父向南方發展的策略,轉而向北方遊牧民族開戰。在很短的時間內,橫掃中山、林胡、樓煩等國,將趙國的代地、邯鄲、晉中三塊核心版圖連成一片,實力大增,一度冠絕天下,隱然有王霸之志。

長平之戰趙括被困時 趙王爲何不讓廉頗前去救援

秦國攻取了魏國的河東之地後將魏國舊都安邑打造成秦國軍事重鎮,兵鋒直指韓國、魏國。彼時的韓、魏兩國,在秦國的多年的打壓之下,不斷割地求和,早已淪爲二流國家。秦國攻佔韓國的野王,意欲奪佔韓國上黨。上黨一失,趙國晉中平原無險可守,三都之一的晉陽門戶洞開。因此,趙國君臣決議虎口奪食,禦敵於國門之外,主動出擊,奪佔了韓國上黨地區,在空倉嶺一線阻擊秦軍。

秦軍從安邑發兵30萬攻趙,廉頗兵力不足,被迫退守百里石一線,將上黨谷地讓給了秦國,趙國只保留了從上黨地區進入晉中平原的通道——大糧山、野王山之間谷地。趙國往前線增兵25萬,秦軍益兵50萬,在上黨地區對峙。

趙國倉促臨戰,糧草準備不足,因此趙王催促廉頗儘快決戰。廉頗無奈出戰,數戰不利,於是退回防線固守。趙國此時認爲,秦國奪占上黨谷地的目標已經達成,於是派遣使者與秦國議和。使者出發前,趙國的虞卿一再勸諫,說秦王與範睢必定隆重接待使者,以疑楚、魏之心,使其不敢出兵救趙。秦國知道天下之不救趙國,則議和不能成功——議和不成,趙軍必敗。爭奈趙孝成王沒有采納虞卿建議。趙國使者入秦後,範睢果然厚待趙國使者,並有意讓魏國、楚國使者看到。

長平之戰趙括被困時 趙王爲何不讓廉頗前去救援 第2張

秦王令秦軍加緊向百里石一線的趙軍進攻,務必擊敗趙軍,使天下諸侯從此不敢攖秦軍之鋒。趙國的國庫已經不能在支持長平前線的消耗了,於是趙國遍求諸侯,請求借糧。

對於遠征千里的秦軍來說,其善於突進急擊,只有速戰才能成就大功。如此長久對峙,對秦軍的士氣和戰鬥力的消耗很大。如果此時趙國有充足的經濟支持,最終失敗的將會是秦軍。

趙國使者到達齊國臨淄,請求借糧。然而,齊國對20多年的五國伐齊之戰心有餘恨。趙國與齊國接壤,此前曾多次進攻齊國,割佔齊國的城池,對齊國而言是肘腋之患。齊國在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中,習慣坐收漁人之利。齊國對秦國的威脅認識不足,不願意借糧給趙國。

楚國和魏國則剛剛被秦國擊敗,雖有援趙之心,卻被秦國威逼利誘,不敢助趙。趙國與秦國議和的舉動,使得楚國和魏國擔心一旦秦趙議和,秦國將會以攻趙之兵進攻楚國、魏國。

在趙國攻滅中山之後,就與燕國接壤,缺少了緩衝地,使得燕國對趙國的強大憂心忡忡。

至此,趙國以一己之力抗秦,五國不幫。

趙國在決議拿下上黨地區時,就已定下計策,以廉頗爲將,可以守住上黨地區。趙軍多騎射,利於騎兵突擊,廉頗以守爲攻,是以己之短擊敵之長,這讓崇尚進攻的趙國貴族大爲不滿。隨着趙國國庫空虛,趙王不得不向趙國貴族徵糧,趙國貴族的不滿更加強烈。於是趙國陣前換將,馬服子趙括帶領30萬生力軍前往前線,以攻爲守。

趙括盡改防禦部署,強渡丹水,攻擊秦軍壁壘。在丹水河谷西側,陷入秦軍合圍。秦王見趙軍被圍,立刻盡起國內男子,輸往前線,意圖在上黨山地中,以秦軍擅長的步戰擊敗趙軍的騎射。

趙軍被圍後,趙括下令築壘固守待援,企圖等待趙國支援。此時趙國人才濟濟,良將衆多,再從國內拼湊20-30萬生力軍完全可以做到。然而,此時由於消息不通,流言四起。秦軍聲稱趙括已投降,長平之戰結束。廉頗帶領的20萬增援趙軍,到達了前線後也逡巡不進,不敢向前。這種殲滅戰,向來是考驗團隊的默契的。如淮海戰役黃百韜兵團被圍,前線情勢不明,國民黨很多解圍部隊都不敢冒進。黃維兵團執行命令堅決,突進到雙堆集也被圍了。

廉頗帶領的是趙國最後的軍隊,如果趙括前線已經結束了戰鬥,廉頗所帶領的部隊已經無濟於事了。因此,趙國可能已經在上黨後方構築起縱深防線,防備秦軍乘勝追擊。趙國的援軍最後只擊敗了圍困百里石一線的秦軍新兵,解救出來了一部分趙國士兵。

長平之戰趙括被困時 趙王爲何不讓廉頗前去救援 第3張

趙國在長平山地與秦軍對拼消耗,此爲大謬。趙軍利在騎射,上黨都是山地,不利於騎兵縱深作戰。趙括被圍46天,秦軍盡起全國大軍。如果此時,趙國派遣一支騎兵,從河套地區奔襲咸陽,攻敵必救,也可解秦軍之圍。這一條進攻路線,早在趙武靈王時就已經做過實地考察,具備現實可操作性。趙國君臣始終盯着長平一線,最終使得趙國元氣大傷,一蹶不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