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如果長平之戰不換趙括,廉頗能守得住嗎?

如果長平之戰不換趙括,廉頗能守得住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長平之戰前前後後雙方死了六十萬人,這個數目在古代可以說非常可怕了,如果這場戰役如果不換趙括,廉頗最後能守得住嗎?我們就着這個問題以前來分析看看!

如果長平之戰不換趙括,廉頗能守得住嗎?

長平之戰,大家心目中都以爲是因爲換將趙括,才導致全軍覆沒。其實就算一直是廉頗將軍,長平之戰,最終也是守不住的。這本來就是一次必敗無疑的戰爭。

秦朝自商鞅變法,又歷經幾朝名主名相。實力已非其他六國可比。六國或遭秦國軍事打擊,或被秦國兼併土地。六國雖幾經合縱,絲毫撼動不了大秦。

秦國白起攻克韓國野王,切斷了上黨和韓都新鄭的道路,坐等上黨投降。上黨郡守馮亭,不願歸順秦國。遂想出把上黨獻給趙國。一來可以轉移秦國的軍事打擊目標,二來可以讓趙韓結成同盟。

趙孝成王召集平陽君趙豹和平原君趙勝商議。趙豹認爲接收上黨郡,以弱小國家去奪取強國的東西,將得不償失,會給國家帶來災難。

無奈上黨實在是個大餡餅,趙孝成王最終抵擋不住誘惑,採用了趙勝的意見,接受上黨郡。

秦國花費了大力氣,眼看到手的肥肉,又怎麼可能拱手讓給趙國。想必被稱爲“虎狼之師”的秦軍早已是義憤填膺,摩拳擦掌,只等着狠揍趙軍一頓,奪回本屬於自家的勝利果實。

秦國在士兵士氣上已經先勝趙國一籌。

趙國初定戰略,派廉頗駐守上黨。理由是廉頗打野戰打不過白起,防守卻未必會輸給白起。

趙孝成王意識到接受上黨郡,會帶來戰爭。但卻沒有認真的分析此次戰爭,可能會發生的種種走向,並制定應對的策略。

秦軍派王齕爲將。兩軍在長平交戰幾次,趙軍接連幾次失敗。廉頗遂改變戰略,堅守不出。

此時的秦軍雖然在戰役上節節勝利,但並未消滅趙軍的有生力量。雙方都缺乏奮起一博將對方置之死地的實力。雙方多死死地盯着對方。

這時候除了考驗雙方將領的意志力,更多考驗的就是坐鎮後方的最高統帥秦昭王和趙孝成王的意志力和決策。

年輕氣盛的趙孝成王率先沉不住氣了。不但不聽從虞卿之言,去拉攏楚魏,合縱諸候。反而出了一個大昏招,派鄭朱去找秦國媾和。

這就好比把底牌亮給秦昭王看了。“我怕你,我不敢和你打,我打不過你。”估計本來也處於焦慮狀態的秦昭王此時真的笑掉了大牙,“這廝這麼快就扛不住了。”

就算秦昭王本來沒有必勝的信心。相信,趙孝成王的這個做法,堅定了秦昭王此戰必勝的信念。

戰爭剛有不順,趙孝成王既沒有審時度勢,採用最可能贏得這場戰爭的方案,合縱諸候。反而輕易改變既定策略,採取的還是一個下下策,媾和。

秦國趁機大肆宣揚趙國請求媾和的事,以絕其他諸候國增援趙國的想法。同時他又不答應趙國的求和。

趙孝成王無論是從心理承受力,還是決策力,和秦昭王相比,差距都不是一點點。

秦國派出間諜離間趙孝成王和廉頗的關係。

如果長平之戰不換趙括,廉頗能守得住嗎? 第2張

秦國這次離間的目的,大概就是逼趙孝成王換下堅守的廉頗,改派進攻的將領,爭取速戰速決。

趙孝成王果然中計,一再下令廉頗出擊。在廉頗不聽從命令時,改換了趙括。這時,秦國祕密派出武安君白起。最終,趙軍戰敗。白起用詐將趙國四十萬士兵全部坑殺。

話說回來,就算廉頗沒有被趙括替代。按照趙孝成王最初的設想,廉頗只堅守不戰。那麼這場戰爭就會打成持久戰。持久戰比拼的就是國力,拼糧草、拼後勤。那麼,趙國能拼得過秦國嗎?事實上,趙國是根本無法與秦國對耗的。

首先,從人口角度而言,秦國有五百萬,趙國只有三百萬。

其次,從地理角度而言,秦國地處關中,易守難攻,只要集中精力對付趙國即可;趙國處於四戰之地,各個方向都得派兵把守,難以做到完全集中兵力。

再次,從經濟角度而言,秦國自商鞅變法後,一直獎勵農耕、軍功,奠定了農業在產業結構上的絕對核心地位,故而糧食的生產和儲備非常雄厚。趙國工商業和服務業比較發達,這在和平年代是利潤豐厚,可到戰時就會面臨糧草供應不上的問題。

因此,一旦戰爭演變成持久戰,趙國還是必敗無疑。但至少,趙國的精銳部隊,不至於受到這麼沉重的打擊。如果採取正確的策略,合縱諸侯,迫使秦軍撤兵,也有可能。不過這都只是猜測,歷史畢竟真實的擺在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