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王守仁生平簡介 王守仁的思想主張

王守仁生平簡介 王守仁的思想主張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字伯安,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

在說王陽明之前,我們假想一下,自己並不是在現代的中國,而是回到五百年前。那時,朱子學是儒學正統,朱熹對四書五經的解讀成爲科舉考試的標準參考答案。當時的士子們和今天的考生一樣,廢寢忘食地讀書,以求高中。唯一不同的是,他們的教材是四書五經。好,我們繼續在這個背景下講故事。

王守仁生平簡介 王守仁的思想主張

  王陽明講學

 一、王陽明其人

1. 立志做聖人

王陽明12歲的時候,一天在課堂上他問塾師:“天下何事爲第一等事?”塾師說,像你父親那樣高中狀元,就是人間的第一等事啊。王陽明不同意,說讀書做聖人才是第一等事。

縱觀王陽明此後的一生,無論是離家出走去邊關考察,還是後來剿滅匪患平定叛亂,他都是在努力追尋心中的聖人之道。在求聖這條路上,他遇到的第一個關口便是格竹子。

2. 格竹子

1489年,18歲的王陽明拜訪了當時的大儒婁諒,婁諒向他介紹了朱子版的格物說,並且告訴他聖人必可學而至,這給了王陽明極大的自信。這裏對朱子的格物說做下簡單介紹。

現在換下腦筋,我們開始進入哲學的語境。一般講到哲學,都避不開“世界的本原是什麼”這個問題,馬克思唯物主義哲學認爲,物質是世界的本原。而朱熹認爲,理是世界的本原。同時,這個抽象的、作爲最高原則的理又呈現在日月星辰、草木蟲魚之中,理無處不在。但在這些具體事物中的理和作爲最高原則的理並不是一回事兒。用朱熹的話來講,前者是“分殊之理”,後者是“一本之理”,分殊之理統一於一本之理。

既然世界按照如此方式運轉,那人的終極價值就是去探究作爲最高原則的一本之理。具體要怎麼做呢?格物。“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日積月累,終於有一天能夠豁然貫通,體悟到一本之理,從而進入到了聖人的境界。

這個修煉方法對年輕的王陽明極具誘惑,於是他迫不及待地開始格起了竹子。按照朱熹的意思,一草一木皆涵至理,那竹子裏面肯定也有。於是王陽明就日夜盯着竹子看,想把竹子的道理搞明白。就這麼看了七天之後,王陽明眼前出現幻覺,人也病倒了。於是,王陽明感慨做聖人是需要天賦的,自己沒有這個能耐。但他是個聰明人,隨即對朱熹學說的懷疑也產生了:格一個竹子都這麼困難,更何況全天下的事事物物?

在這之後,王陽明放棄了修習朱子學,沉迷於文學、兵法、養生術等,度過了一段思想的混亂期。

這裏值得一提的是,大概在27歲,王陽明偶然間讀到朱熹的一句話:居敬持志,爲讀書之本;循序致精,爲讀書之法。忽有所悟,覺得自己雖然多方涉獵,但並沒有靜下心來研究儒學,致使收穫不大。於是他開始按照朱熹的教導,循序漸進,認真讀書。

與此同時,經歷過兩次科舉考試的失敗後,28歲的王陽明終於高中進士,進入官場。

3. 結交湛若水

初涉官場的王陽明一開始挺順利,可以想象工作也不是很忙。閒暇之餘,王陽明的學習熱情又被激發出了,晚間一定挑燈夜讀,不是看程朱理學,而是五經、先秦和兩漢的學說。

隨着學問和閱歷的加深,他心中蟄伏的聖人之志又萌生出來。在京城的文化沙龍裏和友人們切磋學問,倡導身心之學。畢竟對朱子學產生懷疑的不只他一個人。後來甚至開始聚衆講學,有點類似於今天的高校或者書院講座。

在此期間,他結交了湛若水。兩人一見如故,英雄相惜,恰似馬克思和恩格斯、李白與杜甫,當真稱得上風雲際會。湛若水是大儒陳獻章(人稱白沙先生,入祠孔廟)的高徒,得其衣鉢。兩人切磋砥礪,共倡聖學,在京城裏掀起一波小小的漩渦來。雖有人在背後非議,但總體上,講學的日子悠然愜意。然而,一股大風浪突然撲面而來,讓王陽明猝不及防。

4. 龍場悟道

王陽明34歲那年,孝宗駕崩,武宗即位,他的貼身宦官劉瑾掌權,大肆排除異己。王陽明也被下了詔獄,被打得奄奄一息,後被髮配到貴州龍場做驛丞。

彼時的龍場是荒蠻之地,毒蟲橫行,瘴癘肆虐。在這種極端惡劣的環境裏,人隨時都有可能喪命,尤其是王陽明的父親也被劉瑾罷了官,“被死亡”的威脅如影隨形。絕境中王陽明自問:聖人處此,更有何道?

就這樣一天天在與世隔絕的山洞裏自我拷問,一日突然大悟。據《陽明先生年譜》記載,“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語之者,不覺呼躍,從者皆驚。始知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悟得至理後的王陽明徹底放下心來。君子素其位而行,居安以俟命。他開始行動起來,在龍岡蓋了幾處小房子,甚至還建了龍岡書院,對當地苗族進行教化。慢慢地,竟然引起了當地政府的注意。一些本省的大人物開始和他交往,甚至請王陽明去貴陽文明書院講學。知行合一的理念也從這裏被傳揚出去。

誰也沒承想,王陽明波瀾壯闊的一生就此悄悄拉開了帷幕。

5. 南贛剿匪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劉瑾終於倒臺,王陽明被重新啓用。先是到吉安府廬陵任知縣,後來又幾經調任。期間王陽明與弟子講學,提出“心即理”的命題。45歲時王陽明意外獲得升遷,巡撫南、贛、汀、漳等處,大概在今天的江西、福建、廣東、湖南四省交界處。這裏山巒疊嶂,巨寇橫行。

剿匪是他的重要工作。王陽明迅速對當地情況展開調查,摒棄前任調集廣西狼兵的做法,招募民兵,自行訓練。對轄區百姓推行十家牌法。同時查出內奸,將其發展爲雙面間諜,實行無間道。之後虛虛實實,間出奇兵,用一年時間徹底平定了盤踞南贛數十年之久的匪患。

如果說剿匪只是一場前戲的話,那大戲很快就要上演了。

6. 平宸濠之亂

1519年6月14日,寧王朱宸濠在南昌造反。王陽明發布檄文,佯稱調動各地兵馬合圍南昌。朱宸濠心存疑慮,遲遲不敢出兵,直到7月初才發兵。王陽明臨時招募兵馬,於7月13日興兵討伐朱宸濠,20日攻克南昌,23日於鄱陽湖大敗朱宸濠並將其活捉。前後只用了十天左右的時間。

王陽明立下如此不世之功,卻遭到朝中奸佞的種種構陷。既然不被朝廷重用,那就繼續講學吧。這段時期他提出了“致良知”學說,後來又提出了“四句教”。

7. 平思恩、田州叛亂

1527年,被閒置多年的王陽明突然收到任命,去廣西平定思恩、田州的叛亂。在啓程的前一天晚上,弟子就“四句教”來問學。王陽明在庭院的天泉橋上回答門人,史稱“天泉證道”。

在思恩、田州,王陽明將其軍事才能發揮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不戰而屈人之兵。沒動一兵一卒,招降了叛賊。此爲神武不殺。

8. 斷藤峽、八寨剿匪

平定思、田之亂後,本欲返鄉的王陽明發現了斷藤峽、八寨的匪患(時稱'瑤賊'),決意清剿之。以八千兵力(實際出動三千人),斬首三千餘衆,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裏,徹底剿滅了兩處的匪患。

這次剿匪可不簡單,震動朝野。因爲“瑤賊”困擾大明朝百餘年,之前有大將率兵二十萬才平定匪患,但“春風吹又生”,後來明王朝也無可奈何,聽之任之。此戰將王陽明的軍事天才展露無遺。

遺憾的是,這時王陽明已經病得很厲害了。等不及朝廷的批覆,他徑自乘舟返鄉。1529年1月9日,王陽明行至南安青田,將弟子周積招至身邊,許久睜開眼睛,說了一句:“吾去矣”。周積含淚問老師有何遺言,王陽明淡淡答道:“此心光明,亦復何言?”一代宗師溘然長逝,享年五十七歲。

王守仁生平簡介 王守仁的思想主張 第2張

  王陽明像

二、心學主要命題

1. 心即理

萬物之理皆在吾性之中。也可以說,我們的心中蘊藏着所有的天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

對此學生反駁說,孝順父母需要懂得養生知識,這些知識並不在我們心裏啊。王陽明的回答是,只要我們有孝順父母的心,自然會去留心覺察天氣變化、四時陰陽、父母身體狀況等,可知事親只在我們的心裏,不在心外。否則,如果理在心外,難道要去父母身上去尋找事親的道理嗎?

2. 知行合一

借用王陽明的原話。

“行之明覺精察處,便是知。知之真切篤實處,便是行。若行而不能精查明覺,便是冥行,便是學而不思則罔,所以必須說個知。知而不能真切篤實,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學則殆,所以必須說個行。元來只是一個工夫。”

“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

還以上面事親的例子來解釋知行合一。有人天天唸叨孝順父母,但從來沒去做過,這個人算是孝順嗎?真知必能行,否則就是不知。除了這層意思,知行合一還有更深一層解釋,人的思維活動也是“行”。比如說,一個人看到商場裏琳琅滿目,突然冒出打劫的想法,雖然倏忽即過,但在陽明看來,已經是“行”,需要反思了。

3. 致良知

“良知”一詞源自《孟子》。“孟子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浙大董平教授認爲,良知是人視聽言動的第一推動力。人的感官發生作用,眼睛可以看,耳朵可以聽,但是當人離世,這一切器官還在,卻不能視聽言動,爲何?沒有了良知的推動。

南京師範大學酈波教授認爲,良知是人類智慧、道德和靈性的結合。這個說法有點像榮格提出的“集體無意識”,李澤厚實踐美學中的“積澱”說也有類似意思。簡單說,就是歷史上人類的智慧、道德、靈性通過基因遺傳下來,成爲人“不學而能、不慮而知”的良能良知。這個觀點可能有點匪夷所思,但實際上積極心理學已經有了證據。通過實驗,積極心理學發現,人性是善良的,即便是嬰兒也有善惡之辨(,彭凱平著)。

王陽明認爲,所有人心中都有良知,只是被世俗物慾所矇蔽,失卻了本心(本來面目)。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掃除廓清,將私慾、雜念全部清除,恢復良知本體。即爲致良知。

此處引入超驗可能更容易理解。人在冥想狀態狀況下有時會感知到萬物一體,良知自在流淌。我曾在散步時多次有過這種體驗,感覺自己與路邊的花草樹木沒有對立,沒有區別,甚至一塊石頭也和自己是一樣的。結合這種靈性體驗,我認爲良知就是人在身心放鬆、感官活躍、理性與感性交融狀態下覺察到的心之本體,平靜恬愉,無愛無恨,自在達觀,對宇宙萬物有種悲憫、感動和摯愛。

4. 四句教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爲善去惡是格物。

這四句教歷來引發爭議。王陽明在天泉證道時跟弟子們講,世上有兩種人:利根和鈍根。利根之人,一悟本體即是功夫。鈍根之人,需要先在意念上爲善去惡,等到功夫精純,渣滓去盡,自然見得本體。“無善無惡”是來接上根之人的,“有善有惡”接鈍根之人。同時他還強調,利根之人,世之難求,即便顏子(顏回)、明道(程顥)也不敢承望,更何況我輩?

不同人對四句教的看法不同。我的理解是:

冥冥漠漠,宇宙曷極?無極而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萬物有成。浩浩蕩蕩,大化流行;日月盈昃,草木榮枯。在宇宙本體上,一切都自然而然,無有善惡。然而人心惟危,很容易流於各種慾念,意動有善有惡。良知天然知曉善惡,明察精覺,一有私慾,即刻識別,將合乎良知的善留下,將不合乎良知的惡拿掉,這就是格物。通過這種修煉,人心克盡私慾,迴歸良知本體。

酈波教授的觀點也很有趣。他認爲“無善無噁心之體”是世界觀,“有善有惡意之動”是人生觀,“知善知惡是良知”是價值觀,“爲善去惡是格物”是方法論。

黃庭禪創辦人張慶祥老師從“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語出)入手,認爲良知就是一團“喜怒哀樂未發之時”的氣,這股氣在人體的黃庭(道家用語,一說下丹田,一說中丹田,張老師取後者之意),致良知就是要修煉這股氣息,讓它不因私慾而鼓盪,純因天理而流行。

 三、心學與程朱理學、自然科學的差異

1. 心學與程朱理學之爭:理在何處?

心學認爲,作爲最高原則的理在我們的心中,這樣理與心就統一了。心物不二,求聖要向內求。這是一元論。

前面提到,程朱理學(尤指朱子理學)認爲理有一本治理和分殊之理的區別。但無論如何,這個“理”都是在人心之外的,求聖要向外求。同時朱熹堅持理與氣的二元論。

就哲學演進的歷史看,一元論更容易被人類接受,有可能與這類理論的簡易、直截有關。聞名如愛因斯坦,晚年也在尋求一種可以囊括一切經典物理理論的“大統一理論”。但這並不意味着二元論或者多元論沒有價值,其實只是視域不同罷了。

從這個角度看,我認爲心學和理學都有價值。豪邁不羈、思維活躍的外向型人格特質羣體更容易接受心學,沉靜內斂、嚴謹細緻的盡責型人格特質羣體更容易接受理學。

2. 心學與自然科學的差異:體認與觀察實驗

首先要強調一點,心學側重於道德踐履,自然科學研究的是客觀對象。這是從研究對象做出的分別。雖然心學有格物之說,但經過王陽明的發揮,“格”是“正”的意思,“物”指“事”,也是“心”,心物一體,格物就是正心。在朱熹那裏,格物還有一點兒自然科學的味道,但內涵很不一樣,朱熹的格物是要從“物理”中得出“天理”,也就是那個作爲最高原則的理,並不是純粹爲了研究客觀事物。

在研究方法上,心學是體悟(體認)之學。體悟是個人的事,對同一段話,每個人的理解和感受都不同,這就容易造成心學在傳承過程中的失控。整個儒學也面臨過類似的問題。孔子之後,儒分八派,各持一說。王陽明之後,心學也演化出各種流派,如良知現成派、歸寂派和修正派等。自然科學不一樣,其研究方法是觀察和實驗,只要實驗條件和邏輯結構一樣,那麼無論是科學家還是在校學生,得出的結論理應一樣。也就是說,不存在發生混亂的可能,除非新的證據出現,推翻了原有結論。

就思維方式而言,心學的體悟與自然科學的邏輯思辨同爲高妙,沒有高下之分。一些大的突破往往是在二者交感互發狀態下出現的,比如元素週期表、苯分子結構的發現。

王守仁生平簡介 王守仁的思想主張 第3張

  陽明先生

 四、陽明心學的現代意義

1. 修養方法:立志,致良知

心學並不是王陽明憑空創立的,而是在前人基礎上有所繼承。最早的心學發軔於孟子,到南宋被陸九淵發揚光大,至於王陽明則體系完備,陸王心學成爲中國思想史上一股洪流。

陸九淵的修養方法是“先立乎其大者”,王陽明更系統些,始於“立志”,終於“致良知”。其實“先立乎其大者”和“立志”的差別不大,本質上都是立下做聖人的志向,不再侷限於世俗的事事物物,也就是張載所說的“大其心”。

本文對以上命題不做學究式的探討,只說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當遭遇事業、感情上的打擊,人往往會質疑自我的價值,心中有不平之氣。老天爲什麼這麼對我?他/她憑什麼不喜歡我?等等。

出現這些想法是人之常情。但總得走出來,我覺得一個見效快的方法就是重新檢驗自己的志向:難道自己只是滿足於一件事/一段感情的圓滿嗎?志存高遠,就不容易被生活中的小小挫折擊垮。這就是立志的價值。

曾經我有個同學心神不定,常年失眠,究其根本原因是慾望太多,私心過重。一次我們談起如何致良知,他悟性很高,開始力行,對自己的動心起念時刻觀照,用良知格其非,那段時間他睡得很香。可惜只堅持了半個月左右,其後生活歸於常態,又開始失眠了。

通過致良知,一個人還可以變化氣質。想必大家都有這種體驗,初次見到位高權重(德高望重)的人,難免會覺得緊張,不能自若。這種現象在大猩猩的世界也存在。如果這個時候致良知,發現自己和對方的良知本體是一樣的,在良知層面,彼此沒有高下,那就坦然多了。這是致良知的價值。

 2. 做事方法:知行合一

自從龍場悟道之後,王陽明無論是講學、做地方官還是剿匪、平叛,總能夠遊刃有餘。最明顯的是其事功,可以說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而且都只付出了很小的代價。

他的祕訣是知行合一。具體來講,就是用良知決定要不要去做,如果要做那就盡心竭力。前期摸底,搞清楚狀況;制定嚴謹的戰略計劃,詳加部署;守正出奇,虛虛實實,不擇手段(前提是合乎天理);做好善後工作,從源頭上革除弊端。

乍看也沒什麼,但這其中每一步都需要付出極大的心力。正是知行合一的信念支撐着他全力以赴。而在日常工作和學習中,很多人都是敷衍了事,差不多就行了(請反思自己的畢業論文)。事事差不多,那這輩子也就是差不多而已。

知行合一的另一個妙用是,對自己的念頭不輕易放過。許多人可能有這種經歷:本來打算週末在家看書學習,但剛吃完早飯覺得思維有些遲鈍,於是先玩會兒手機放鬆下,結果拿起手機就再沒放下過。我也有過這種體驗,痛定思痛,發現還是知行合一管用。其實,在想要玩手機的那一瞬間,如果能夠知行合一,明白自己應該做的是看書,玩手機只不過對大腦分泌多巴胺(讓人興奮的腦內分泌物)的一種渴望。當下立斷,活動下身體,或者靜坐冥想,使思慮清明,就可以投入到學習中了。

3. 終極意義:充滿勞作地詩意棲居

王陽明有句名言:“蓋天地萬物與人原是一體,其發竅之最精處,是人心一點靈明”。

北大葉朗教授認爲,王陽明對良知的體認,是其審美活動的關鍵。萬物只有在人的心體上,才能顯現價值。著名的“巖中花樹”就是這個意思。“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如果沒有人類存在,世界上很多事物都會失去它的意義。遙望星河璀璨,其實只是一團團氣體在裂變,在燃燒。沒有人類詩意的想象,它們本身沒有任何意義。正因爲有了人,有了人對周圍世界的覺解,以及對這種覺解的覺解,萬物包括人自身才變得有意義。

一次聽樓宇烈老師談人生的意義,他說好多人在這個問題上糾結,其實何必呢?你已經生而爲人,那就好好活着。人生意義這個問題,樓老師也不明白。我當時大悟,如果連樓老師這樣學問精深、閱歷豐富的國學泰斗都沒弄明白,那我更沒必要去糾結了。或許這個問題要等到人類大腦密碼被破譯,纔會有終極答案。估計我等不到了,但沒關係。在這一天到來之前,只要努力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就無憾了。

昨天看到復旦大學鍾揚教授離世的消息,爲了應對不可預料的全球變化,作爲生物學家的他和同事、學生一起,爲國家和上海的種子資源庫收集了上千種植物的四千萬顆種子。其平生作爲,讓人感佩。我覺得收集種子就是他活着的意義。就像袁隆平院士一樣,如果不去搞雜交水稻,寂寂無名,終老於林泉之下,那他一生的意義何在?

作爲社會性的人,活着都有自己的社會責任。不論是照顧家人,還是成就事業,都難免勞心勞力。但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成全了自己,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致良知,知行合一。充滿勞作,卻又詩意地棲居在這片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