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爲什麼管仲去世後,齊國很快就亂了?

爲什麼管仲去世後,齊國很快就亂了?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2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管仲(?~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諡敬,潁上人,古代著名經濟學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本站小編知道讀者都對此很感興趣,接下來就和各位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公元前645年,一代名臣管仲,因病去世了。

在後世的歷史上,管仲曾經被譽爲“法家先驅”、“聖人之師”、“華夏文明保護者”、“華夏第一相”。這些稱呼,每一個都堪稱驚天動地。但同時,這些稱呼,管仲也確實都擔得起。

而管仲的去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標誌着一個時代,徹底過去了。管仲去世之後,僅僅只過了不到兩年,那位在春秋時代首先稱霸的齊桓公,就同樣去世了。

不過,齊桓公的死因,卻非常悽慘。在齊桓公病重期間,他的幾個寵臣發動了政變,直接把齊桓公關了起來,最後把他活活餓死。而齊桓公去世之後,他的幾個兒子更是直接開始內戰,爲了爭奪國君的寶座,相互廝殺。

爲什麼管仲去世後,齊國很快就亂了?

直到齊桓公去世兩個多月之後,纔有人來給齊桓公收屍。那個時候的齊桓公,屍身早就已經臭了。而且,經過這場內亂之後,齊國的霸主寶座,也就此丟掉了。此後的十年當中,天下大亂。列國爲了爭搶霸主寶座,開始頻繁征戰。直到晉文公稱霸之後,情況纔算是稍好了一些。

而這一切,追究其源頭的話,恐怕都要追溯到管仲的去世。

那麼,作爲一代名相,管仲爲什麼會對齊國這麼重要呢?爲什麼他死之後,齊國很快就亂了呢?

這個問題,其實得從管仲在齊國當政的時候開始說起。

爲什麼管仲去世後,齊國很快就亂了? 第2張

很多人都知道,管仲早年其實並不是齊桓公的追隨者,而是齊桓公哥哥的追隨者。當年齊桓公的父親,齊僖公,本來有三個兒子。長子姜諸兒,次子姜糾,三子姜小白。這裏面的老三,就是後來的齊桓公。而管仲當時則是追隨老二姜糾。

按照嫡長子繼承製,作爲老三的姜小白,原本是沒有繼承權的。而他父親去世之後,最開始繼承國家的,也確實是他大哥姜諸兒。但是老大姜諸兒登基之後,卻開始胡作非爲,直接成了一個昏君。所以十多年之後,齊國內部大亂,有大臣襲殺了姜諸兒,自立爲王,但是後來又被其他人幹掉。

在這場內亂之前,老二老三其實就已經預感到事情不妙,所以提前逃到國外去了。等到齊國內部的內亂,稍微平定一些之後,大家想要尋找新的繼承人做國君。這個時候,老二老三誰先回去,誰就能順利接班。

在這個關鍵的時刻,管仲一邊讓老二姜糾,以最快速度回國。另一邊,管仲自己帶着人,前去截殺老三姜小白。在截殺的過程當中,管仲差點就直接一箭射殺了姜小白。多虧了當時姜小白帶的配飾比較結實,管仲那一箭射到了他的腰帶上,然後他假裝中箭身死,這才騙過了管仲。

因爲管仲以爲自己成功了,所以接下來,老二這邊走的就稍微慢了一些。老三姜小白這邊,在這次刺殺之後,則是迅速趕路,終於在老二之前,趕回了齊國首都,順利得到了繼承權。

而老三姜小白登基之後,作爲齊國的新國君,自然要清算一下那些之前對他不利的人。最終,老二雖然逃到了魯國,但是魯國卻畏懼齊國的強大,直接將老二幹掉。至於管仲,也被魯國綁上囚車,送回了齊國。

到了這個時候,管仲其實已經沒救了。一個新國君即位,正是急需立威的時候,管仲之前又曾經刺殺過他。不管怎麼看,管仲都是必死無疑。

但管仲的幸運就在於,他之前交了一個好朋友,這個好朋友叫鮑叔牙。

管仲輔佐老二,但是鮑叔牙,卻選擇了輔佐老三。

所以,當齊桓公下令要處死管仲的時候,鮑叔牙直接據理力爭,拼了命去給管仲求情。正是因爲鮑叔牙幫忙,管仲這才僥倖活了下來。而且,管仲被赦免之後,齊桓公還讓他入朝爲官,爲自己效力。

爲什麼管仲去世後,齊國很快就亂了? 第3張

這就是齊桓公和管仲,這對千古君臣典範的開始。

這個開始,雖然算不上美好,但卻給了管仲一個表現的機會。而接下來的幾十年裏,管仲也沒有讓齊桓公失望。在接下來的幾十年當中,管仲做了很多事情。比如說對內進行經濟改革,提升國力,訓練軍隊,提出尊王攘夷的思想……

至於齊桓公,他其實只做了一件事而已。這件事,就是聽管仲的話,好好治國。

對於齊桓公來說,他只要老老實實聽管仲的話,自己別瞎折騰,管仲就可以幫他搞定一切了。

歷史上的管仲,就是這麼牛。齊桓公能夠成爲春秋時代的第一位霸主,很大程度上來說,完全就是管仲硬生生給他推上霸主寶座的

當然,這也正是齊桓公的厲害之處。畢竟,在古代社會體制下,一個君主要想對大臣們絕對信任,把所有事情都交給大臣們去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光是這份氣度和胸襟,齊桓公也確實是當得起霸主的名頭了。

如此,在這對君臣的努力之下,三十多年之後,齊國終於成了整個中原公認的霸主國。再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和齊國爭奪霸主的地位。但同時,此時的齊桓公和管仲,也已經垂垂老矣。

所以,這個時候,管仲開始爲齊桓公的身後事操心了。

作爲一代名相,管仲其實早就想過,齊桓公去世之後可能會出亂子。所以,在他生前,他其實就已經留下了很多佈置。

首先,在人事方面,管仲掌權期間,爲齊桓公舉薦了一大堆的出色人才。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所謂的‘桓管五傑’。

桓管五傑指的是隰朋、甯戚、王子成父、賓須無、東郭牙。這五個人,每一個都非常出色,而且他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特別擅長的領域。

爲什麼管仲去世後,齊國很快就亂了? 第4張

首先是隰朋。隰朋出自齊國公族,論輩分的話,他得管齊桓公叫一聲堂叔。這個人口才極好,特別擅長外交。在齊桓公時代,齊國的很多外交工作,都是他負責的。

然後是甯戚。甯戚出身底層,但是在種地方面,卻有着奇才。雖然在現代社會,種地這項本事,似乎並不是太有用。但是在春秋時期,這卻是最重要的一項技能。所以,後來管仲提拔了甯戚之後,齊國的農業工作,基本上都他搞定。

第三位王子城父,他確實是一位王子。此人出身周王室,他爹就是那個和鄭莊公打架,然後被射中了肩膀的周桓王。但是後來,周王室內亂,這位王子就只能跑到齊國來避難了。雖然從一個周王室的王子,變成齊國的大臣,看似是有點憋屈。但到了齊國之後,齊桓公確實也很重用他,讓他有了不小的實權。

這位出身周王室的王子,最擅長的就是打仗。所以,在齊桓公時代,他成了齊國最強的一柄劍。雖然未必能達到頂尖名將層次,但是在同時代來說,基本上少有能夠和他比肩的將軍。

第四位賓須無,此人出身齊國貴族。除了擅長打仗之外,他還有一個特別牛的特長,那就是律法。在管仲的推薦下,此人後來成了齊國律法審判方面的專家,負責審判和法律工作。

第五位東郭牙,這哥們最大的優點,就是做事特別軸,喜歡直言進諫。在齊桓公時代,東郭牙的存在,大概就相當於後世唐朝的魏徵。雖然經常給齊桓公找事,但不得不說,有這麼一個人在,確實讓齊桓公少犯了很多錯誤。

爲什麼管仲去世後,齊國很快就亂了? 第5張

這五個人在齊桓公時代,可以說都是至關重要的角色。正是因爲他們和管仲,能力比較強,所以齊國的國力才能蒸蒸日上。而管仲推薦他們的時候,除了看中他們的才能之外,其實也看中了他們各自代表的背景。

這五個人當中,有的人代表了齊國公族,有的人代表了平民階層,有的人代表了周王室,還有的人代表齊國貴族。這種背後勢力的多樣化,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證齊國朝堂上,不會出現某個大臣一家獨大的情況出現。大家彼此之間,都可以相互制衡。

除此之外,在管仲的安排下,齊桓公早早就立了太子。而且,管仲還早早爲這位太子鋪路。比如齊桓公和其他諸侯舉行會盟的時候,齊桓公就曾經把太子介紹給其他國君,並且向其他國君託付自己的身後之事。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那位宋襄公。

總之,管仲去世之前,其實已經竭盡全力,去幫齊桓公謀劃齊國的未來了。所有能做的事情,管仲都做了。管仲明確說明,在他去世之後,由那位桓管五傑之一的隰朋,接替他的位置。同時,管仲還告誡齊桓公,一定要遠離開方、豎刁、易牙這三個人,因爲管仲認爲,這三個人都是奸臣。

開方是衛國的國君之子。當年齊國征討衛國,衛國戰敗之後,身爲國君之子的開方,就來到了齊國做官。到了齊國之後,開方表現的無比忠誠。甚至就連他爹媽去世,他都沒回去奔喪。

豎刁原來也是齊國的大臣。後來,豎刁得知齊桓公需要一個宦官,他就直接閹了自己,然後入宮去侍奉齊桓公,成了齊國宮內的大管家。

至於易牙,此人原本就是一個廚子,負責給齊桓公做飯。後來某一天,齊桓公覺得自己吃飯沒滋味,所以這位大哥,直接殺了自己的幼子,給齊桓公做成了菜。

從後世的角度來看,這種不給父母奔喪、敢於閹割自己、殺了自己兒子做飯的人,顯然肯定是奸臣!如果不是他們別有所圖,他們絕對不可能做出這麼大的犧牲。但問題是,當時在齊桓公眼裏,他們這樣做,是因爲被自己的人格傾倒,所以才願意給自己做貢獻。

爲什麼管仲去世後,齊國很快就亂了? 第6張

齊桓公聽了管仲一輩子的建議,正是因爲他聽勸,所以才能成就齊國的霸業。但這一次,對於管仲的臨終遺言,齊桓公卻選擇了只聽一半。在管仲去世之後,他確實讓隰朋接替了管仲的位置,也確實在第一時間,將管仲提到的那三個人撤職趕走。

但後來,這三個人離開之後,齊桓公很快就覺得,自己身邊哪裏都不對。吃飯沒有滋味,生活也少了很多快樂。這倒也不奇怪,畢竟之前這三個人,挖空了心思討好齊桓公。齊桓公的飲食起居,早就被他們摸透了。他們平時也是盡一切力量,討齊桓公的歡心。

如今一下子換了其他人,其他人都不如這三人瞭解齊桓公,那齊桓公自然會覺得生活少了點什麼。

所以,再之後,齊桓公還是把這三個人叫了回來,重新把他們叫到自己身邊。當然,出於安全考慮,齊桓公其實還是記得管仲的話,並沒有讓這三個人插手朝政大權,只是把他們留在自己身邊做事而已。

但齊桓公萬萬沒想到的是,即便如此,他仍是犯了自己人生當中,最大的錯誤。

如果管仲還在世,這三個人其實根本沒有掌權的機會。但可惜的是,此時管仲已死,昔日佔據朝堂的桓管五傑,此時要麼老邁,要麼去世,再也沒人能夠壓制這三位奸臣。

爲什麼管仲去世後,齊國很快就亂了? 第7張

所以,管仲去世之後,這三個奸臣,開始迅速上位。而且,因爲他的特殊身份,這三個人開始控制了齊桓公身邊的權力,滲透到齊桓公身邊的每一個角落。一代霸主齊桓公,竟然逐漸淪爲這三個人手裏的傀儡。

如此,又過了兩年之後,到了公元前643年,齊桓公的身體也不行了。到了這個時候,三位奸臣終於等到了自己想要的機會。這三位奸臣,先是和齊桓公的庶長子,公子無虧,取得了聯繫。公子無虧雖然是長子,但因爲是不是齊桓公正妻所生,所以按照當時的制度,沒有繼承權。

而當三位奸臣,找到公子無虧,提出要擁護他做國君的時候。公子無虧雖然知道很危險,但還是答應了下來。畢竟,面對國君的寶座,絕大多數人都不可能拒絕。

而接下來,等到齊桓公病重,失去了控制朝政的能力之後,三位奸臣和公子無虧,就開始發動他們的計劃了。三位奸臣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直接假傳齊桓公的命令,再也不見外人,直接把齊桓公和其他大臣隔離開來。

這場政變,幾乎和後來秦朝末年的那場沙丘政變,一模一樣。都是皇帝身邊的近侍,利用自己接近皇帝的身份,在皇帝病重的時候,封鎖消息,讓自己成爲皇帝的代言人,然後篡改遺詔,擁立皇帝的其他兒子做國君。

這樣算下來,後來秦朝的趙國,說不定也是學習了齊國這三位奸臣的先進經驗。

只不過,和後來秦朝那次成功的政變相比,此時的齊國,卻有一個很大的不同。秦朝已經統一了天下,所以那時候的公子扶蘇,沒有地方跑,只能自刎而死。但是此時的齊國,卻只是一個大國,除了齊國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國家。

所以,在這場政變發生之後,那位前太子呂昭,直接就逃離了齊國,直接去了宋國。至於選擇去了宋國,就是因爲之前齊桓公曾經向宋國那邊有過託付,太子呂昭知道,宋國是他唯一的救命稻草。

爲什麼管仲去世後,齊國很快就亂了? 第8張

在太子昭離開的同時,齊國這邊,蓄謀已久的三位奸臣,倒是非常順利的接管了中樞權力,然後擁立了那位庶長子無虧,做了新國君。至於齊桓公,當時則是被關在宮裏,身邊一個人都沒有。此時三位奸臣終於露出了真面目,直接斷了齊桓公的飲食。最終,這位在春秋時代首先稱霸的霸主,竟然活活被餓死在自己的寢宮裏!

隨着齊桓公身死,公子無虧正式登基。但同時,整個齊國高層,都對公子無虧的上位,極爲不滿。而且,齊桓公其他的幾個兒子,也都對這位庶長兄的上位感到憤怒。

於是接下來,齊桓公的幾個兒子,幾乎同時起兵,相互攻打。堂堂霸主國,內部竟然瞬間陷入了內戰,而且還是那種多方傾軋的混戰。

這場混戰,直接導致齊國國力暴跌。

直到一個多月之後,逃到宋國那邊的太子呂昭,終於得到了宋國那邊的支持。此後,宋國派遣大軍,護送呂昭回國。在宋國的干預下,呂昭很快平定了齊國的內亂。再加上齊國內部的貴族和百姓,本來就不支持那位公子無虧。所以最終,公子無虧和三位奸臣戰敗,公子無虧本人,也被絞刑處死。

就這樣,隨着公子無虧戰敗,這場齊國的內亂,終於算是告一段落了。直到這個時候,太子呂昭纔再次打開了齊桓公的宮門,進去給齊桓公收屍。

但此時的齊桓公,早就去世了六十七天,屍體早就已經開始腐爛了。

所謂的無人收屍,大概也不過如此了。

隨着太子呂昭登基,這場齊國的內亂,其實已經算是結束了。在一般人看來,接下來,呂昭就該重拾父親的遺願,繼續扛起霸主的責任,成爲下一位霸主纔對。

但實際上,這場內亂,給齊國的打擊,其實遠比我們想的要複雜的多。

首先,這場內亂,極大的消耗了齊國的國力。整整兩個月的內部混戰,讓齊國的國力大損。當然,這種國力損耗,還是可以彌補的。只要多給這位太子呂昭幾年時間,倒也能補回來。

爲什麼管仲去世後,齊國很快就亂了? 第9張

其次,則是齊國的聲望暴跌。和損失的國力相比,聲望的損失,其實要更恐怖。之前齊國之所以能號令諸侯,除了自身國力強大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齊國有一杆‘尊王攘夷’的大旗。如今齊國內部都已經如此混亂,在大家心裏的威信暴跌。再扛這杆大旗的時候,很多國家就會心生鄙夷。

這種損失,其實遠比齊國的內戰損失,更爲慘重。

第三,在齊國內亂和休養的這幾年裏,其他國家不會原地踏步。要知道,之前齊國之所以能稱霸天下,主要是因爲齊國手裏有尊王攘夷的這杆大旗。可是如今,這杆大旗既然已經暫時丟掉了,那其他國家自然就會前來爭奪。齊國需要在沒有這杆大旗的情況下,面對其他國家的追趕。

有這杆大旗的時候,齊國代表的,是一個強大的聯盟。而沒有這杆大旗的時候,齊國代表的,只是齊國這一個國家而已。這裏面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所以,之後的十年當中,中原其他幾大強國,開始進行混戰。在這其中,尤以秦晉楚宋這幾個大國,最爲活躍。而這場混戰,最後則是以晉文公稱霸而結束。

第四,最關鍵的是,這場內亂,在齊國內部埋下了一個大雷。

之前按照管仲的佈置,太子昭的太子之位,穩如泰山,根本無法撼動。但是經過這場內亂之後,齊桓公的其他幾個兒子,也開始有了自己的勢力和實權。

所以,此後近四十年的時間裏,齊國開始不斷的內亂,不斷重複老國君去世,然後老國君的兄弟殺了自己的侄子,搶奪繼承權的事情。這場持續了四十年的內亂,也讓齊國徹底衰落了,再也無法和新崛起的晉楚兩大強國爭鋒。

直到近四十年之後,隨着齊桓公的幾個兒子,都死絕了。只剩下一個叫呂元的還在世。到了這個時候,這場兄弟內戰,纔算是徹底結束,呂元也徹底坐穩了國君的寶座,而且能把位置平穩傳給自己的兒子。

爲什麼管仲去世後,齊國很快就亂了? 第10張

除此之外,常年的內戰,也讓齊國內部的大量人才出走,直接導致管仲生前建立的那種平衡政策,徹底崩潰了。管仲當年的想法,是希望周王室、齊國宗室、齊國貴族、平民等多個勢力,相互制衡。但是因爲這場長達四十年的混戰,導致齊國內部的宗室力量,大幅擡頭。後來,齊國國君爲了制衡宗室,又不得不提拔田氏家族。而田氏家族壯大之後,則是直接篡取了齊國。

所有的這一切,究其源頭,恐怕都要從管仲去世開始說起。

如果管仲晚死兩年,死在齊桓公後面,齊國一定可以保證平穩過渡。要是那樣的話,齊國也不會失去尊王攘夷的這杆大旗,可以繼續稱霸天下,歷史也將會走向完全不一樣的分支。

但可惜的是,就因爲管仲早死了兩年,所有的一切,都成了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