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晉滅吳之戰發生在什麼時候?最後的結局如何?

晉滅吳之戰發生在什麼時候?最後的結局如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8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晉滅吳之戰發生在什麼時候?最後的結局如何?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西晉咸寧五年(279年),晉武帝派兵伐吳。咸寧六年(280年),吳主孫皓投降,三國結束,西晉完成統一大業。那麼西晉是如何消滅東吳的呢

晉滅吳之戰發生在什麼時候?最後的結局如何?

一,蜀魏滅亡

曹魏景元四年(263年),司馬昭因爲姜維屢次攻魏,料想蜀漢國弱民貧,屢次伐魏已經財盡兵疲,便派鍾會鄧艾伐蜀。鍾會率大軍與姜維在劍閣對峙,鄧艾趁機率軍偷渡陰平,直逼成都,蜀主劉禪畏懼投降,蜀漢滅亡。自此三國進入魏吳對峙的新局面。

孫吳永安七年(264年),吳主孫休決定趁曹魏在巴蜀立足未穩,派兵進攻巴蜀,結果吳軍無功而返。不久孫休病逝,羣臣擁立孫皓即位。

曹魏鹹熙二年(265年),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成爲晉王。不久強迫曹奐禪讓,篡位稱帝,國號晉,年號泰始。自此三國進入晉吳對峙的新局面。

二,晉守吳攻

司馬炎稱帝后,一直圖謀滅吳,統一天下。但由於北方的鮮卑多次入侵,威脅西晉的安全,再加上羣臣反對,所以司馬炎決定先平定鮮卑,再消滅東吳,於是西晉對孫吳採取守勢。

吳主孫皓即位後,圖謀消滅西晉,一統天下,因此多次派兵進攻西晉。吳軍雖然多次主動出擊,但是多被晉軍擊敗,戰果有限,沒有改變晉強吳弱的局面。孫吳百姓因爲孫皓窮兵黷武,負擔沉重。

三,西晉準備

咸寧元年(275年),鮮卑首領拓跋力微派兒子拓跋沙漠汗向西晉朝貢。幽州刺史衛瓘向晉武帝進言扣押拓跋沙漠汗,得到晉武帝採納。衛罐向鮮卑施離間計,使得拓跋力微猜忌拓跋沙漠汗,懷疑他投晉。

晉滅吳之戰發生在什麼時候?最後的結局如何? 第2張

咸寧三年(277年),拓跋沙漠汗返回鮮卑。鮮卑各部向拓跋力微請求殺掉拓跋沙漠汗,拓跋力微懷疑兒子投晉,予以默許。拓跋沙漠汗被害後,拓跋力微後悔不已,不久病死,鮮卑對西晉的威脅解除。

今若引樑、益之兵水陸俱下,荊、楚之衆進臨江陵,平南、豫州直指夏口,揚、青、兗並會秣陵。以一隅之吳,當天下之衆,勢分形散,所備皆急。巴、漢奇兵出其空虛,一處傾壞,則上下震盪,雖有智者不能爲吳謀矣。吳緣江爲國,東西數千裏,所敵者大,無有寧息。

咸寧二年(276年),徵南大將軍羊祜向晉武帝上疏請求伐吳,提出水陸並進,多路齊下,分割敵軍防線,以水師擊潰敵軍的策略。但由於羣臣反對,晉武帝沒有采納。咸寧四年(278年),羊祜病重,臨死前請求伐吳並舉薦杜預爲伐吳主帥,晉武帝採納。

四,晉吳大戰

冬十一月,大舉伐吳。遣鎮軍將軍琅邪王伷出塗中,安東將軍王渾出江西,建威將軍王戎出武昌,平南將軍胡奮出夏口,鎮南大將軍杜預出江陵,龍驤將軍王浚、巴東監軍魯國唐彬下巴、蜀,東西凡二十餘萬。

咸寧五年(279年),晉武帝下令伐吳,二十多萬晉軍分六路出擊。鎮東大將軍琅邪王司馬伷由下邳向塗中方向進攻,安東將軍王渾由壽春向橫江方向進攻,建威將軍王戎由項城進攻武昌,平南將軍胡奮由江夏進攻夏口,鎮南大將軍杜預率軍自襄陽向江陵方向進軍,龍驤將軍王濬、巴東監軍唐彬率軍由巴蜀順江東下。司馬伷、王渾兩路負責牽制吳軍主力,杜預等四路負責主攻。

杜預先率軍包圍江陵,然後派兵沿江西上,攻克吳軍據點,迎接王濬水師。王濬、唐彬率軍沿江而下,配合胡奮、王戎連克西陵、夏口、武昌,直逼建業。晉軍屢戰屢勝,攻克江陵等地,吳軍畏懼,紛紛投降。司馬伷、王渾也屢敗吳軍,直抵長江北岸,逼近建業。

孫皓得知晉軍逼近建業,十分驚慌,急忙派丞相張悌率軍抵禦晉軍。張悌率吳軍向上遊進軍,在版橋與王渾相遇,結果吳軍慘敗,張悌戰死。王渾擊敗吳軍精銳後,部下建議他乘勝進軍,直取建業。但他爲人謹慎,沒有聽從。不久王濬、唐彬率軍抵達建業,吳主孫皓不敵投降,東吳滅亡,三國結束,西晉完成統一大業。

五,西晉獲勝原因

孫皓恣情任意,與下多忌,將疑於朝,士困於野,無有保世之計,一定之心。平常之日,猶懷去就,兵臨之際,必有應者,終不能齊力致死,已可知也。其俗急速不能持久,弓弩戟楯不如中國,唯有水戰是其所便,一入其境,則長江非復所保,還趣城池,去長入短,非吾敵也。官軍縣進,人有致死之志,吳人內顧,各有離散之心,如此軍不逾時,克可必矣。

晉滅吳之戰發生在什麼時候?最後的結局如何? 第3張

(1),晉武帝賢明,孫皓殘暴。晉武帝即位後,積極發展經濟,勸課農桑,休養生息,使得西晉實力越來越強。晉武帝對孫吳採取懷柔政策,積極招攬孫吳降將,予以善待。孫皓在位初期,親政愛民,救護百姓。但他地位穩固後,就沉迷酒色,殘害大臣,奴役百姓,使得東吳民心盡失,晉軍一來,吳人紛紛投降。

(2)晉強吳弱。曹魏佔據北方中原地區,經濟發達,人口衆多,實力比吳蜀加起來還強。西晉據有魏蜀故地,實力更加強大。東吳佔據的江南地區,人口稀少,經濟落後,雖然經歷數十年開發,經濟得到進步,但仍然遠弱於西晉。

(3)晉軍多路出擊,水陸配合。晉軍將領善戰,士兵勇猛,士氣高漲,王濬率軍沿江而下,佔據優勢,各路晉軍互相配合,使得晉軍節節勝利。吳軍因爲孫皓殘暴,士氣低落,無心作戰。初戰失敗,各地吳軍就紛紛投降,使得晉軍能迅速勝利,消滅孫吳。

總的來說西晉實力強大,佔據長江上游,對東吳具有天然優勢。晉軍水陸俱進、多路併發、順流直下,互相配合,使得西晉迅速滅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