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東漢末年,十八路諸侯聯合討董卓的行動爲什麼無功而返?

東漢末年,十八路諸侯聯合討董卓的行動爲什麼無功而返?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東漢末年,由於土地兼併越加尖銳,地主豪強擁有自己的兵馬,再加上朝廷內部政治腐朽黑暗,外戚宦官干政,又無力管轄地方勢力,因而造成羣雄割據的局面。而這些割據勢力又有着不同的興起過程與發展脈絡,反映出那個動亂時代的多元面向。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十八路諸侯爲什麼沒有殺死董卓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東漢末年,十八路諸侯聯合討董卓的行動爲什麼無功而返?

事實上,討伐董卓的這十八路諸侯的實力確實不容小覷,甚至,可以說是猛將如雲。比如,其中的一位諸侯就有着萬夫不當之勇。那麼,這位諸侯又是誰呢?他就是公孫瓚。由於其人長期駐防邊疆,所以,身經百戰,實力強勁。想當初,公孫瓚雖然地位不高,早年也只是一個郡中小吏。

但是,由於他相貌雄偉,機智聰明,才能出衆,所以,涿郡太守對他是非常賞識,不僅委以重任,還把自己的女兒又許配給他。比如,有一次,他僅僅帶着幾十個騎兵就外出巡邏,但恰巧卻遇到了好幾百的鮮卑騎兵。於是,他手下的很多士兵都感到了恐懼,但公孫瓚卻說:“如不主動進攻,必然被殺”,遂手持長槍帶兵衝殺,結果,將這好幾百的鮮卑騎兵殺的是大敗而回。此後,鮮卑人再也不敢擅入邊界。

然而,這個聯盟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就是政治基礎並不牢固,各自心懷鬼胎,始終沒有形成一個真正的統一戰線。其中,曹操雖爲討伐董卓的發起人,但是,卻由於前來會盟的皆是一方霸主,所以,以曹操當時的資歷自然是無法服衆。最後,只好讓出自“四世三公,儒學名門”的袁紹擔任了這個聯盟的盟主。但是,儘管如此,包括曹操在內的許多人都是口服心不服。進而導致盟主袁紹在指揮部隊時,經常是調動不靈。

那麼,這十八路諸侯又有哪些人呢?他們分別是:第一路: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也就是這次聯盟的盟主;第二路: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第三路:驍騎校尉曹操;第四路:北海太守孔融。第五路:西涼太守馬騰。第六路: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第七路:徐州刺史陶謙。第八路:北平太守公孫瓚。第九路:冀州刺史韓馥。第十路:豫州刺史孔伷。第十一路:兗州刺史劉岱。第十二路:河內郡太守王匡。第十三路:陳留太守張邈。第十四路:東郡太守喬瑁。第十五路:山陽太守袁遺。第十六路:濟北相鮑信。第十七路:廣陵太守張超。第十八路:上黨太守張楊。顯然,這十八路諸侯可以說個個都是英豪。但也正因如此,纔是誰也不服誰,結果直接影響到了他們的整體戰鬥力。

東漢末年,十八路諸侯聯合討董卓的行動爲什麼無功而返? 第2張

於是,當這十八路諸侯的盟軍決定展開軍事行動之後,有好幾個諸侯卻都是按兵不動。其中,只有曹操、孫堅、袁術認爲既然大家要起兵討董,就應有所行動。所以,就在這種情況下,曹操便首先率兵徑直向西,準備進攻成皋。但是,當他的部隊剛剛走到滎陽汴水時,就遇上了董卓的大將徐榮,結果,雙方一番交戰之後,曹軍因勢單力孤,所以,很快就被董卓的部隊予以擊敗。當然,勝敗乃兵家常事,曹操對此倒不以爲然。但是,很讓他生氣的是,當他帶兵敗回到聯盟總部之後,卻發現十幾萬的盟軍,不但沒有任何實際行動,還每天都在設宴聚會,花天酒地。

與此同時,孫堅帶兵北上之後,本來開始是非常順利,不僅殺掉了荊州刺史王叡和南陽太守張諮,還成功與袁術的部隊實現了匯合。但是,當孫堅派他的手下回到盟軍總部督促糧草之後卻發現,由於盟軍內部人心不齊。所以,盟主袁紹答應給他的軍糧是遲遲都不能到位。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孫堅部隊的戰鬥力開始出現了下滑。結果,當孫堅再次於董卓的部隊展開交戰後是大敗而歸。

於是,最終,十八路諸侯的這次聯合行動,無功而返。不僅如此,伴隨着他們內訌的加劇,他們當中的許多人還在這次聯盟當中於互相之間結下了深深的仇怨,並從此形成了東漢末年羣雄割據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