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紅樓夢一書中出現過哪些燈飾?有哪些款式?

紅樓夢一書中出現過哪些燈飾?有哪些款式?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5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紅樓夢一書中出現過哪些燈飾?有哪些款式?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本站小編帶來的文章。

元宵節,又名燈節。正式成爲民俗節日,於漢魏。之所以被稱爲燈節,與佛教的東傳有關。

唐朝時,佛教大興,仕官百姓在正月十五這一天都要“燃燈供佛”,佛家燈火遍佈都市鄉村大街小巷。

紅樓夢一書中出現過哪些燈飾?有哪些款式?

從唐代起,元宵節張燈即爲法定之事,並逐漸成爲民間習俗。唐朝著名詩人李商隱的《觀燈樂行》中也有詩句反映: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紅樓夢》中開篇第一回寫到的節日就有元宵節,在這個因“燈”而起的節日中,英蓮也因爲看“燈”而被改變命運,變成了香菱,度過了悲慘的一生。

燈既是生活用品,又是烘托氣氛的裝飾用品,在《紅樓夢》中被廣泛提及。

當然,陣仗和體量最大的非元春省親莫屬了,所謂“諸燈上下爭輝,真系玻璃世界,珠寶乾坤”。元春被封爲鳳藻宮尚書後,“當今至孝純仁,體天格物”,大開了方便之恩,“特降諭諸椒房貴戚,除二六日入宮之恩外,凡有重宇別院之家,可以駐蹕關防之處,不妨啓請內廷鸞輿入其私第,庶可略盡骨肉私情,天倫中之至性”。

深宮中的元春終於有機會回家,與父母至親相聚暢敘了。元春回家的日子,被皇上定在了元宵節。爲此,賈府專門爲元春建造了一處省親別墅——大觀園。元春省親的元宵節,大觀園變成了“燈的海洋”,簡直就是一場宏大的“燈展”。

首先是數量最多。當元妃進入大觀園之後,感受到的是“園中香菸繚繞,花彩繽紛,處處燈光相映,時時細樂聲喧,說不盡這太平氣像,富貴風流”。

顯然,大觀園的各處均佈置懸掛了彩燈。大觀園有多大呢?書中亦有交代,“從東邊一帶,藉着東府裏花園起,轉至北邊,一共丈量準了,三裏半大,可以蓋造省親別院了”。

如此折算起來,大觀園圍牆內的面積大概有192市畝,大概是北京中山公園面積的五分之四。這麼大的面積,佈置妥當不知要用多少隻燈。

然而,如此大型的燈展也只爲貴妃幾個時辰的停留,也應了賈璉的奶孃趙嬤嬤的感慨了“‘罪過可惜’四個字竟顧不得了”。

其次是材質最貴。從古至今,花燈主要是用竹木、綾絹、明球、玉佩、絲穗、羽毛、貝殼等材料,經彩扎、裱糊、編結、刺繡、雕刻,再配以剪紙、書畫、詩詞等裝飾製作而成。

在元妃省親中,大觀園中的彩燈“皆系紗綾紥成,精緻非常”,其製作的主料是軟硬兩種材質,“軟”的紗綾羽毛,“硬”的是玻璃貝殼。

紗綾之類的高檔絲綢製品,像劉姥姥那樣的底層窮苦人連穿也穿不起,在賈府這樣的富貴人家卻用來製作花燈這樣的“一次性用品”,可見貧者之何其貧、富者何其富啊!

紅樓夢一書中出現過哪些燈飾?有哪些款式? 第2張

再次是樣式最繁。元宵節的花燈通常分爲吊燈、座燈、壁燈、提燈幾大類。元妃省親中的燈,樣式非常的繁雜:

“只見清流一帶,勢如游龍,兩邊石欄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風燈,點的如銀花雪浪;上面柳杏諸樹雖無花葉,然皆用通草綢綾紙絹依勢作成,粘於枝上的,每一株懸燈數盞;更兼池中荷荇鳧鷺之屬,亦皆系螺蚌羽毛之類作就的”。

可見,其中有掛在石欄上的“風燈”,此種燈是帶有用玻璃水晶等堅硬燈罩的花燈;有懸掛在樹枝上的造型燈,有花朵形狀的、有葉子形狀的、有果實形狀的,造型各異,以假型真。

還有一種也是造型燈,是漂浮於水面上的,模擬的是水生植物如荷花、水生動物鳧鷺等等;還有一種是放在船上的“盆景燈”,顧名思義就是扎製成各種盆景樣式的花燈,做工的繁雜又進了一步。

連石兄也不禁在書中感慨“按此時之景,即作一賦一讚,也不能形容得盡其妙”。

元妃省親時,突顯的是室外的大型“花燈秀”,而在五十三回中,重點展現的是榮府內的燈。

“兩邊大梁上,掛着一對聯三聚五玻璃芙蓉彩穗燈。每一席前豎一柄漆幹倒垂荷葉,葉上有燭信插着彩燭。這荷葉乃是鏨琺琅的,活信可以扭轉,如今皆將荷葉扭轉向外,將燈影逼住全向外照,看戲分外真切。窗格門戶一齊摘下,全掛彩穗各種宮燈。廊檐內外及兩邊遊廊罩棚,將各色羊角、玻璃、戳紗、料絲,或繡,或畫,或堆,或摳,或絹,或紙諸燈掛滿”。

即使沒有諸如省親這樣的大型高級接待活動,賈府的燈節處處依然透漏着富貴和奢靡。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那一對“聯三聚五玻璃芙蓉彩穗燈”,顯然它是一對高級的花燈,因爲它的材質涉及到了當時極爲罕見的“玻璃”。

玻璃是在明末清初之時才傳入中國,一直是皇家貴族用品。後世對這一對“聯三聚五玻璃芙蓉彩穗燈”有不同的三種說法。

上海紅學界的元老鄧雲鄉在《紅樓風俗譚》寫到:所調“聯三聚五”,是—層層,一圈圈,即並非一盞孤立的燈,而是聯接了三層,每層又有五個燈聚在一起。

暨南大學何新華教授著的《清代貢物制度研究》中,把此燈列入了《紅樓夢》裏的西洋物品之列;作家蔣勳認爲所謂“聯三聚五”就是三個一串、五個一串的大吊燈,它是往下垂的。

種種說法都指向了這一對燈的奢華和高級。當然,不止於此,還有那每一席前都有的、造型別致的“荷葉燈”,”不僅是用“鏨琺琅”,而且可以自由轉動。還有那數不盡的不同材質、各種工藝的宮燈。

除了節日的花燈,《紅樓夢》中還寫到了各種日常用的燈。在第十四回中,就提到了四種燈。

紅樓夢一書中出現過哪些燈飾?有哪些款式? 第3張

鳳姐出至廳前,上了車,前面打了一對明角燈,大書“榮國府”三個大字,款款來至寧府。大門上門燈朗掛,兩邊一色戳燈,照如白晝,白汪汪穿孝僕從兩邊侍立。請車至正門上,小廝等退去,衆媳婦上來揭起車簾。鳳姐下了車,一手扶着豐兒,兩個媳婦執着手把燈罩,簇擁着鳳姐進來。

其一爲明角燈。所謂的明角燈,也叫羊角燈,是用羊角加工後的材料做成燈罩的燈。

根據清朝的《秦淮志》記載:羊角燈者,舊爲金陵特產。用羊角煎熬成透明液,凝而壓成片,謂之明瓦;製得燈罩,謂之羊角燈。

羊角燈完成效果具備了角質的半透明特點,有很強的照明透光性。同時又密閉防火性極佳,所以羊角燈又叫“氣死風”。

由於工藝複雜,造價高昂,古時候大都只在皇家宮中和貴族府第中才有使用,而且一般都會在上面寫上宅子的主人姓氏或者官稱。

在第七十五回的中秋時,大觀園的大門兩旁也吊着羊角大燈。羊角燈的出現,在書裏符合賈府的背景,在書外也合乎作者的出身“江寧”的現實。

其二是戳燈。它是古代的一種有長柄、有底座的燈,這種燈一般帶有姓氏或其他印記以標誌門第。它既可插於底座上放在固定的位置,也由人扛着自由移動。

北京流傳着這樣幾句民間歌謠:娶媳婦兒的,門口兒過,宮燈、戳燈十二個,旗鑼傘扇站兩旁。結合它在《紅樓夢》中出現的場合----秦可卿葬禮期間,說明這種戳燈就是古時大家族在婚喪嫁娶之時用到的標誌性的“儀仗”燈。

其三是手把燈罩。應該是一種小型的、可手持、帶有燈罩的照明燈,具有輕便、防風的特點,應該是常用之物。

其四是門燈。顧名思義就是懸掛在門上或者兩旁的燈,這種燈材質應該是結實耐用,防風防雨的。與門燈相似的還有出現在第十八回中的匾燈,都是長久懸掛於門上的燈。

還有出現在第四十五回中的明瓦燈和玻璃繡球燈。所謂的“明瓦”,就是古代富貴之家在窗戶、燈罩等處使用的玻璃替代品,主要材料爲海洋貝類的貝殼、羊角、天然透明雲母片等。此處的明瓦燈爲羊角燈的可能性極大。

玻璃繡球燈是黛玉送給寶玉用於雨天照路的燈,是一種比較高級貴重的燈,這種燈與明瓦燈相比,“又輕巧、又亮”,是很珍貴的,要不連寶玉也覺得“怕他們失腳滑倒了打破了”。87版電視劇《紅樓夢》中,從獄神廟失魂落魄地出來的寶玉,懷中抱着的就是黛玉的那隻玻璃繡球燈。

除此之外,《紅樓夢》中還出現了兩種專門用來書寫燈謎的燈:四角平頭白紗燈和圍屏燈。

紅樓夢一書中出現過哪些燈飾?有哪些款式? 第4張

在第二十二回中,元春命太監送燈謎到賈府,燈謎就寫在了一個四角平頭白紗燈,這種燈外形從名字就能看出來,是個長方體,用白色的薄紗圍裹起來,方便書寫謎面。

賈母看到元春的燈謎,也興致盎然,讓人制作了一架小巧圍屏燈。

何爲圍屏燈呢?從汪曾祺先生所撰寫的《故鄉的元宵》中,我們可以找到答案。

有一個習俗可能是外地所沒有的:看圍屏。硬木長方框,約三尺高,尺半寬,鑲絹,上畫一筆演義小說人物故事,燈節前裝好,一堂圍屏約三十幅,屏後點蠟燭。這實際上是照得透亮的連環畫。看圍屏有兩處,一處在煉陽觀的偏殿,一處在附設在城隍廟裏的火神廟。煉陽觀畫的是《封神榜》,火神廟畫的是《三國》。

圍屏其實是一種中國傳統傢俱,就是可以摺疊的屏風,一般有四、六、八、十二片單扇配置連成,其屏扇一般用素紙、絹綾和實芯,採用書法、繪畫、雕填、鑲嵌等方法和形式進行加工和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