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握槊”是什麼?爲何如此受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歡迎?

“握槊”是什麼?爲何如此受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歡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握槊,古時類似雙陸的一種博戲。接下來本站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過華清宮》.杜牧

衆所周知,在唐朝的歷史上唐玄宗李隆基與楊貴妃的故事赫赫有名,爲了這個女子李隆基不惜違背倫理,也因爲這個女子開元盛世毀於一旦。

從開篇的一句話便可知唐玄宗對李隆基有多麼寵愛,天上地下只要貴妃開口李隆基都會滿足她,“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便是兩人的真實寫照。

“握槊”是什麼?爲何如此受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歡迎?

值得一提的是,唐玄宗楊玉環雲鬢糾纏,每天在華清池你儂我儂。除了這件事情之外,他們還喜歡一項名爲“握槊”的運動,幾乎每天都要玩一次。

那麼,“握槊”究竟是什麼呢?爲何如此受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歡迎,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李隆基和唐玄宗的愛情故事

公元719年楊玉環出生在一個官宦世家,原本她有着無憂無慮的生活,但在10歲的時候父親因病去世,楊玉環不得不離開家鄉去了洛陽叔父家裏。

叔父雖然不是親生父親,但對楊玉環非常的上心,教給她文化知識、宮廷禮儀,15歲時楊玉環已經是一位才貌雙全的女子了,也是在這一年迎來了人生的第一個轉折。

“握槊”是什麼?爲何如此受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歡迎? 第2張

當時,唐玄宗的女子咸宜公主在洛陽結婚,楊玉環也受到了邀請參加婚宴。在此期間遇到了壽王李瑁,他對楊玉環一見鍾情,還請求自己的母親武惠妃賜婚。

不久之後,楊玉環、李瑁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後的生活也是相當的甜蜜幸福。不過,這樣的美好生活並不長久,武惠妃的去世成爲了“不幸”的導火索。

首先,武惠妃之死使得李隆基的情感生活變得空虛起來,他急需要一個女人連填補這一個空白。也就是在此時,身邊的太監告訴唐玄宗楊玉環傾國傾城,就這樣後者頻繁進宮出現在李隆基的面前。

其次,武惠妃之死使得壽王李瑁失去了最大的靠山,看着自己的父親對自己的妻子垂涎不已,他不能也不敢說出任何反對的話,只能眼睜睜地看着事情的發生。

“握槊”是什麼?爲何如此受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歡迎? 第3張

楊玉環的知性與美貌不斷挑戰着李隆基的神經,爲了將這位兒媳佔爲己有,他先是把楊玉環送入寺廟削髮爲尼,期滿之後直接接入後宮封爲妃子。

當然,爲了彌補自己的兒子,唐玄宗又給他找了一房女人,自此之後曾經的兒媳成爲了玄宗皇帝的女人,兩人夜夜笙歌過上了“只羨鴛鴦不羨仙”的生活。

楊玉環迷倒了李隆基

據史書的記載,楊玉環體態豐腴並且體有異香,這一個特徵非常受玄宗皇帝的喜歡。當然,楊貴妃因爲體型比較豐滿,所以她總是不斷出汗,而且還略帶一絲絲的狐臭。

爲此玄宗皇帝爲愛妃修建了華清池,既方便楊貴妃清除身上的汗液、異味,也使得兩人的感情不斷增進,至今華清池內依然流傳着兩人的諸多故事。

楊玉環日常生活中喜歡跳舞,再加上她身上多少帶有一些胡人血脈,跳起舞來英姿颯爽。據記載,李隆基不僅擅長音律,還爲楊玉環編寫了一部曲子。

男子撫琴而彈,女子則能跳出優美的舞姿,琴瑟和鳴夫妻融洽,唐朝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問世的,訴說着兩人的愛情故事。

有一句俗語叫做“拜倒在石榴裙下”,許多人都知道這句話,卻不知道這句話的背後也透露着玄宗皇帝對楊貴妃的寵愛,完全詮釋了愛美人不愛江山這句話。

楊貴妃非常喜歡吃石榴,玄宗皇帝爲他在宮中種植了許多石榴樹,甚至楊玉環穿的裙子也被繡上了許多石榴花,這便是唐朝時期有名的石榴裙。

“握槊”是什麼?爲何如此受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歡迎? 第4張

有一次李隆基與楊玉環在石榴樹下撫琴、跳舞,結果皇帝發現愛妃不怎麼高興,一問之下才知其中的緣由,大臣對楊玉環這個女人很憤慨,說她是紅顏禍水。

得知此事的李隆基當即下令,以後文武百官見到楊玉環必須下跪行大禮,以強權的方式讓大臣臣服於楊貴妃,如此一來便形成了一種說法,大臣跪倒在了楊玉環的石榴裙下。

有意思的是,除了華清池的故事、石榴裙的故事,楊玉環與李隆基的日常生活中還少不了一項運動,這項運動名爲“握槊”,幾乎每天都要來一次。那麼何爲“握槊”,爲何夫妻兩人對此喜歡不已呢?

什麼是“握槊”

據記載,“握槊”並不是中原王朝土生土長的遊戲,而是一種舶來品,最早出現在三國時期。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它逐漸本土化,成爲了社會上一種流行的遊戲。

“握槊”又被稱之爲“雙陸”,《雙陸錦囊鈔》對此進行了相關的描述,它分爲黑白兩方,一方持白子15個,一方持黑子15個,棋盤上有骰子兩顆,棋盤有橫豎十二條線。

將棋子擺放在棋盤的兩側,對局者擲出兩個骰子,骰子上面顯示的是幾點那麼棋子便走幾步,最終15枚棋子全部走進對方的6條刻線以內者爲獲勝方。

比如,白棋可以從左向右行走,行走到最右端再反過來走棋,黑棋則從對面相反的位置爲起點,這樣的玩法與現代的飛行棋有異曲同工之妙,但細節上又略有不同。

隋末唐初天下大亂老百姓生活的苦不堪言,但隨着貞觀之治的到來,唐朝的社會經濟都得到了充分的發展,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像“握槊”這類小遊戲又風靡了起來,皇宮之中更是盛行不已。

“握槊”是什麼?爲何如此受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歡迎? 第5張

根據《舊唐書.後姐傳》的記載,唐中宗執政時期韋皇后把持朝政,她經常讓武三思入宮陪自己玩“握槊”,唐中宗時不時也會在一旁爲她指點迷津。

由此可見,“握槊”在當時有多麼的受歡迎,作爲李唐王朝權力最巔峯的兩個人,唐玄宗、楊貴妃的閒暇時間也比較多,每天較量上一兩局成爲了“必須的事情”。

“握槊”不需要太強大的腦力,因爲骰子具備很多的偶然性和運氣性,所以這一個遊戲的進退幅度、勝負轉換皆憑藉一個人的運氣,趣味性非常的強。

楊貴妃稱得上是一個握筆達人,每一次玩棋的運氣都非常好,李隆基時常會敗在她的手裏。久而久之,楊貴妃就喜歡上了這種勝利的感覺。

作爲唐玄宗愛到骨子裏的一個妃子,楊玉環高興皇帝自然就高興,每日處理完政務必來陪她玩上一兩局,也算是增進夫妻之間感情的一種手段吧。

根據一些野史的記載,唐玄宗曾飼養過一隻鸚鵡,它不經能夠吟誦詩歌,還能在關鍵時刻幫助李隆基。楊貴妃每次與唐玄宗下棋時,若是局面對後者不利,身邊的太監便會叫上一句“雪衣娘”。

這三個字好似一種暗號一般,鸚鵡聽到之後就會跑到棋盤之上攪合,這樣既保住了皇帝的顏面不至於輸得太慘,也能增加遊戲的樂趣與趣味。

後來,這隻調皮搗蛋的鸚鵡被一隻老鷹給啄死了,皇帝與貴妃還傷心不已並將其葬在了皇宮中的御苑裏,被當時的宮人稱之爲“鸚鵡冢”。

“握槊”是什麼?爲何如此受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歡迎? 第6張

唐朝時期因經濟繁榮,人們有充足的閒暇時間,“握槊”才得以在社會中流行。然而,唐朝末年、宋元明清等朝代,經濟、軍事實力都達不到唐朝的水平,老百姓不斷爲了活着而奔波,自然沒有太多的心思來玩這個遊戲了。

宋元時期,“握槊”逐漸從民間百姓之間消失,成爲了文人才子的一種遊戲。明清時期,文人才子都在刻苦讀書科舉入仕,握槊僅僅只存在於上流社會,近代社會基本就失傳了。

此前曾有一些學者想要根據資料的記載,把這種“握槊”遊戲嘗試復原,但最終卻沒有成功。從三國便出現的倭筆,持續了近2000年的一種文化,也就這樣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了。

通過上述的介紹不難發現,握槊之所以能夠在唐朝流行開來,與當時繁榮的經濟有很大的關係,正所謂“飽暖思淫慾”,衣食足的老百姓在生活富足的同時自然想找一些樂趣。

“握槊”是什麼?爲何如此受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歡迎? 第7張

當然,“握槊”作爲一種娛樂活動可以調節日常生活,但若是一直沉迷其中就容易玩物喪志,唐玄宗李隆基與楊玉環就是一個很鮮明的例子。

自從拜倒在楊貴妃的石榴裙下後,李隆基再也不像早年那樣兢兢業業、爲國爲民,反而寵信小人、任人唯親,以至於造成了後來的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最後雖然被平定了,但大唐王朝的繁華卻被這一場戰火幾乎全部摧毀,再也不復往日的繁華,楊貴妃也因爲安史之亂一事死在了馬嵬坡,讓人可悲可嘆。

古人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適當的憂患意識會讓人不斷奮發向上,但若是過度沉迷安樂結局唯有敗亡一條路可言,歷史上種種事例都已驗證了這個道理。

對於此事,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