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歷史上真實的宋江起義是什麼樣的?結局如何?

歷史上真實的宋江起義是什麼樣的?結局如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9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水滸傳》裏的宋江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那麼歷史上真實的宋江起義是什麼樣的?結局如何?其實真實的宋江,那可比小說中的宋公明哥哥好多了,非常的硬氣。

歷史上的宋江起義:去時三十六,來時十八雙,若是少一人,誓死不還鄉

雖然梁山好漢起義是《水滸傳》小說中塑造出來的,但是這件事也是歷史上的真實發生過的事件,梁山好漢的歷史原型就是北宋末年的宋江起義。

歷史上的宋江起義爆發於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當時是宋徽宗趙佶在位時期,宋徽宗是歷史上有名的藝術家皇帝,藝術愛好廣泛,善於書法繪畫,獨創的瘦金體書法至今影響都很深遠。

可是宋徽宗聰明是很聰明,也很有才華,但他就是不務正業,玩藝術的水平絕對超一流沒得說,治國水平相比於他的藝術水平來說那就是九牛一毛了。所以在宋徽宗統治時期奸臣蔡京、童貫等人當道,苛捐雜稅弄得是民不聊生,這也就先後爆發了北方的宋江起義和南方的方臘起義。

歷史上真實的宋江起義是什麼樣的?結局如何?

在宣和元年這一年,北宋朝廷爲了滿足宋徽宗對藝術的追求,玩藝術畢竟比較費錢,再加上官員們的貪墨,因此苛捐雜稅越來越重,尤其是山東鄆城梁山一帶。

梁山有一個地理優勢,那就是八百里水泊梁山,這裏有着一條大湖,水資源豐富,當地的百姓都以捕魚採藕爲生。北宋朝廷爲了收稅,在這一年強行宣佈將梁山泊收歸“國有”,當地的漁民凡是捕魚採藕都必須按船隻數量繳納賦稅,說白了就是朝廷想從漁民手中訛點錢走。

本來這些漁民就不是很富有,每天忙碌的打一天魚也就勉強混口飯吃,現在北宋朝廷居然連打魚都要額外增加稅負,再加上平時交的稅負,這稅就太重了,基本上等於漁民們在替朝廷白乾活了,因此北宋朝廷在梁山泊一帶增加的稅負就等於斷了漁民的活路。

於是北宋朝廷在梁山泊一帶加收打魚稅引起了當地民衆強烈的不滿,宋江就是當地漁民不堪忍受北宋朝廷如此剝削的代表人物,他就聯絡了當地三十多名漁民開始反抗北宋朝廷。

歷史上的宋江起義之初只聯絡了梁山泊一帶不堪忍受朝廷剝削的漁民三十六人一同義結金蘭宣佈起義,並不是小說中的一百零八位好漢,因此實際歷史上的宋江起義的首領共是三十六人。

這三十六人分別是宋江、吳加亮(對應小說中的吳用)、李進義(對應小說中的盧俊義)、關勝、阮小七、劉唐、張清、燕青、孫立、張順、張岑(對應小說中的張橫)、阮通(對應小說中的阮小五)、魯智深、武松、呼延綽(對應小說中的呼延灼)、李海(對應小說中的李俊)、史斌(對應小說中的史進)、花榮、秦明、李逵、柴進、雷橫、戴宗、索超、阮進(對應小說中的阮小二)、楊志、王雄(對應小說中的楊雄)、董平、解珍、解寶、朱仝、穆橫(對應小說中的穆弘)、石秀、晁蓋、徐寧、李應。

看一看歷史上的宋江起義三十六名首領名單,其實和小說中是大致相似,算是大同小異。由於宋江起義時三十六人都是梁山泊出去的漁民,因此在梁山一帶一直流傳着一句兒歌:去時三十六,來時十八雙,若是少一人,誓死不還鄉。

歷史上的宋江起義規模和聲勢並不浩大,因爲在《宋史·侯蒙傳》中有記載:宋江寇京東,蒙上書曰:“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官軍數萬無敢抗者,其才必過人。今青溪盜起,不若赦江,使討方臘以自贖。”

這是亳州知州侯蒙當時給宋徽宗上書的建議,他建議宋徽宗招安宋江用其對付方臘,而在他的上書中提到宋江以三十六人橫行在山東地區,官府對其束手無策,可見宋江的義軍規模應該並不大。

即便宋江不太可能真的以這三十六人橫行山東抵抗朝廷軍隊,但是他的義軍人數應該也不會太多,估計他的義軍人數在幾百人或者幾千人之間,最多不會超過一萬人。

正是由於宋江的義軍人數並不多,所以他採取了靈活的游擊戰術,他在梁山泊宣佈起義之後,並沒有一直據守梁山泊,而是很快就率領義軍攻打山東各地州縣,但從不與朝廷軍隊正面交手,只是突襲州縣的府衙機構,並劫掠官銀,開倉放糧接濟民衆,因此宋江的義軍所到之處還是比較受百姓擁護。

但是宋江由於義軍人數規模不多,所以他採取的是靈活的游擊戰術,並不貪圖攻佔城鎮,攻克一處之後,只要聽聞朝廷正規軍趕過來,宋江立刻就帶人撤離,可以說宋江把游擊戰的“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十六字精華髮揮得淋漓盡致,因此他很輕鬆地就率領義軍先後攻陷了山東十餘個州縣。

歷史上的宋江與小說中一天到晚盼招安的宋公明哥哥不一樣,當時侯蒙向宋徽宗建議招安宋江義軍時,宋徽宗採納了侯蒙的建議,派人招安宋江,卻遭到了宋江嚴詞拒絕,由此可見歷史上的宋江比小說中的宋公明哥哥可硬氣多了。

歷史上的宋江確實參與過征討方臘

雖然歷史上的宋江比小說中更加硬氣,不過最終也難逃招安的命運。宣和三年(1121年)五月,宋江乘船突襲海州(現今江蘇連雲港),被海州知州張叔夜伏擊,宋江的義軍船隻被毀,退路被切斷,兵力還損失很嚴重的情況下,宋江在走投無路之下只得率衆向張叔夜投降。

宋江投降後其所部被編入宋朝官軍的部隊序列中,宋江也就從義軍首領變成了朝廷將領,據《宋史》記載:以(童)貫爲江浙宣撫使,領劉延慶、劉光世、辛興宗、宋江等軍二十餘萬討之。

這個記載也就是說歷史上的宋江在接受招安之後,確實跟隨童貫到南方討伐過方臘,下面再說一說方臘起義的事情。

方臘起義比宋江起義晚了一年多,宣和二年(1120年)方臘率領江南地區一些不堪受北宋貪官朱勔制定的花石綱民衆揭竿而起,但是別看方臘起義比宋江晚,起義規模卻遠比宋江大得多。

據《宋史》記載方臘起義攻克了江南地區六州五十二縣,義軍人數多達十餘萬人,所以與宋江起義相比,方臘起義的規模和義軍人數要比宋江大得多。因此方臘起義的戰鬥形式也與宋江不同,宋江是打一槍就換一個地方,方臘則是佔據城市與北宋朝廷正面對抗。

不過由於方臘起義規模大,影響力強,義軍人數多,所以北宋朝廷對他也是非常的重視,爲了平定方臘起義,北宋朝廷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宋徽宗甚至都把當時防禦西夏和大遼的北宋最精銳的邊軍部隊調到南方平叛,可以說對方臘的重視程度都與宋江不同。

而方臘也在北宋朝廷的重點圍剿之下,在宣和三年四月份就被朝廷官軍活捉,方臘本人被宋徽宗親自下旨凌遲處死。

看到這裏很多人都會納悶,史料中明明記載宋江是宣和三年五月份被張叔夜伏擊打敗才投降,這時候方臘已經被北宋朝廷抓住了,那宋江怎麼去平定方臘呢?

其實方臘本人被抓並不代表着方臘起義被徹底平定,據史料記載,方臘本人被凌遲處死之後,他的部下呂師襄和俞道安還繼續領導義軍起義,方臘餘部的起義一直到宣和四年(1122年)三月份才徹底被平息。

所以歷史上的宋江在海州被迫投降北宋朝廷之後,很快就被北宋朝廷順道調派到浙江一帶參與平定方臘起義餘部的戰鬥,因此史料中才會有記載宋江以朝廷將領身份參與平定方臘起義。

只不過歷史上的宋江與方臘沒有像小說中那樣正面對決,宋江接受招安後平定的只是方臘餘部的義軍力量。

歷史上的宋江接受招安並不是他最後的結局

如果以爲歷史上的宋江最後也和小說中一樣,接受招安當了北宋朝廷的忠臣,那可就錯了,因爲歷史上的宋江在投降之後不久,很快又率領所部爆發了二次起義。

歷史上的宋江在投降朝廷之後,跟隨童貫去平定方臘起義的餘部,在這個過程中,宋江由於是賊寇接受招安的將領,在官軍中備受排斥,尤其是童貫的心腹部將辛興宗非常瞧不起和排斥宋江,他不僅搶佔宋江的軍功,還經常當衆出言羞辱宋江,因此在北宋朝廷內部受到歧視和排擠的宋江又萌發了二次起義的心理。

歷史上真實的宋江起義是什麼樣的?結局如何? 第2張

根據北宋名將折可存的墓誌銘記載,宋江在投降之後復叛,折可存在參與平定方臘起義之後,就立刻馬不停蹄又繼續參與平定宋江的二次起義,最終也是折可存把宋江二次起義給平定下去。

宋江的二次起義並沒有持續太久,他很快就被折可存打敗,他本人也被折可存所部軍隊活捉,這一次被抓住的宋江沒能再被赦免,宋徽宗下旨將宋江梟首示衆,就這樣宋江起義徹底被平復下去,宋江本人也被北宋朝廷所殺。

雖然宋江起義的規模和影響遠不及方臘起義,但是宋江起義的後續可遠比方臘起義要精彩得多。

宋江二次起義雖然本人被殺,但別忘了他還有三十多位好兄弟。在北宋被金國攻滅之後,宋徽宗的兒子趙構南逃建立了南宋政權,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曾經跟隨宋江起義的三十六人之一的史斌在陝西漢中發動起義反宋,只不過這回史斌反的是南宋了。

史斌也就是《水滸傳》中梁山排名第二十三位好漢的九紋龍史進的原型,不過歷史上的史斌比小說中的史進厲害多了,史斌在宣佈起義之後不久,他就幹了宋江都不敢幹的事,他在漢中建元稱帝了。

當時的局勢是金國佔領了中原地區,北宋被攻滅,各地都是紛亂不已,史斌趁亂起義並稱帝。史斌一面打出要反攻南宋,一面打出驅逐金人收復中原的口號,於是一時之間獲得了不少響應者,聲勢一度非常浩大。

雖然宋高宗很怕金人,但是他對內部起義軍卻絕不手軟,南宋在南方立穩腳跟之後,他立刻就調南宋的精銳部隊去平定史斌的起義。在南宋的大力打擊下,史斌最終被宋名將吳玠擊敗,史斌本人在鳴犢鎮被吳玠的軍隊生擒,隨即宋高宗下詔將史斌就地梟首示衆。

其實宋江起義的後續除了史斌如此精彩之外,他的起義軍三十六人之一的解珍、解寶兄弟也曾在北宋滅亡,金國侵佔中原之際,在山東興起義軍,既反宋也反金,只不過很快就被平定下去。

所以宋江起義雖然規模和影響並不大,但持續時間長,後續也比較多,比方臘起義更加精彩。

寫在最後

其實宋朝歷史上有記載的農民起義大大小小多達數百次,宋江起義只不過是其中的一次而已,規模和影響並不算很大。

而方臘起義則算是宋朝歷史上農民起義中規模和影響最大的,方臘佔據州縣,改元紀年,還設置了文武百官,完全是另立了朝廷,因此纔會嚇得宋徽宗調最精銳的邊軍平叛,方臘起義對北宋朝廷的打擊很沉重,爲北宋後來被金人入侵製造了靖康之恥埋下了伏筆。

宋江不過是被《水滸傳》小說過度渲染了,方臘與宋江的差距就是一部《水滸傳》渲染包裝而已。

不過北宋末年朝廷確實剝削百姓過度,這才激起了民變四起,宋江和方臘都是其中的代表者,他們都代表了窮苦人民不懼統治者的欺壓和剝削的反抗精神,所以歷史上的宋江要比小說中的宋公明哥哥硬氣厲害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