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孔融小時候都能讓梨 長大後爲何被曹操滿門抄斬

孔融小時候都能讓梨 長大後爲何被曹操滿門抄斬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孔融長大後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在戰火紛飛的東漢末年,這要是論既有名又機智的英雄人物,那一定少不了我們的曹操,曹老闆。曹老闆在文學作品的中的形象,一般都是狡詐滑頭、霸氣側漏的,但在真正的歷史當中,即使是機智的曹老闆,也吃過癟,也捱過懟。

孔融小時候都能讓梨 長大後爲何被曹操滿門抄斬

這個人他不僅懟過曹操,他還懟過何進。他從小就擅長懟人,而且膽子很大從不會害怕會被報復,哪怕是面對董卓這樣殺伐果斷的軍閥,也絲毫不膽怯,想懟就懟。而被他懟過的人多半都拿他沒有辦法,既不能報復他,也沒理由懲罰他,懟還懟不過他,無論是誰只要被他討厭,那都只有吃癟的份。

這人到底是誰,能有如此厲害的口才,他又是因爲什麼,讓這些軍閥一個個都拿他沒有辦法,不敢動他,他到底都做過什麼呢?他的性格又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來聊聊東漢著名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

孔融,字文舉,魯國人,是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的後人。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孫,孔融的七世祖孔霸,是漢元帝的老師,高祖父孔尚,是鉅鹿太守,而他的父親孔宙,則是太山都尉,孔融的身份雖然不如袁紹家的“四世三公”那麼金貴,但是跟普通人比起來,也算得上是地方豪強了。

孔融最有名的故事就莫過於“孔融讓梨”了,這幾乎是全國小學生都知道的故事。但別看孔融小時候聰慧乖巧,一直備受非議的“父母無恩論”,也是孔融提出來的。

孔融小時候都能讓梨 長大後爲何被曹操滿門抄斬 第2張

孔融十三歲的時候,孔宙去世了。孔融在父親的葬禮上悲傷過度,一度難過的需要人來攙扶才能站立,這讓當時州里的很多人都覺得孔融是一個非常孝順的人。

按照當時東漢的做官制度來講,孝不孝順,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能不能做官,跟他孝不孝順也有很大的關係。從漢武帝時期開始,朝廷規定做官的考覈制度是由地方官員,在自己的管轄範圍之內發現人才,並向中央報告,再由中央決定是否任命此人做官。

當時朝廷的要求是,這個人才必須得是“孝廉”。從字面意思來看,就是既要孝順,又得是廉士,而且還要具有一定的才華,得是秀才才行。但是到了東漢末年時期,這個制度的弊端就開始顯現了,東漢末年開始出現了很多的政治秀、道德秀,都是做出來給別人看的。當然無論孔融的行爲是否真實,但是“孝”他是過關的。

但僅僅是這樣就能夠符合“孝廉”,成爲名士嗎?當然不夠,孔融小時候的事蹟還有不少。

在孔融10歲的時候,孔融曾被親戚帶去見當時的司隸校尉李膺,因爲這位李膺可是黨人人的領袖人物,是聲名顯赫的大儒,所以名氣實在太大,前去登門拜訪的人是一波接着一波,李膺都看不過來。由於實在是人數太多,李膺無奈,只好先讓有關係的優先面見。

這個時候被拒之門外的孔融一家人,內心裏肯定也是很不服氣的,小孔融這個時候就對着門衛說:“我們家和你家大人是世交!”之後孔融等人果然進到了李府。見到了李膺之後,李膺就問他:“我從來沒聽說你啊,咱倆是什麼親戚呀?”孔融這時候絲毫不見膽怯,反而大大方方對李膺講到:“你的祖先是老子李耳,而我的祖先是孔子,他們還是師徒關係呢,這不算是世交嗎?”

其實孔融的祖先是孔子這個靠譜,但是李膺的祖先是不是李耳,那可就是不一定的事了。

李膺見小孔融如此聰慧,反應機敏,而且絲毫不怯場,敢說敢言,所以對小孔融是讚不絕口,表示這孩子長大了之後肯定能夠大有作爲,能成大器。但是這個時候有一位名叫陳韙的官員,他對孔融的行爲非常的不滿,並且評價說:小時候聰明,長大了可未必。而小孔融聽了他的話也一點沒慣着他,直接回懟道:“那想必您小時候,一定非常聰明吧!”

孔融小時候都能讓梨 長大後爲何被曹操滿門抄斬 第3張

由此看來,小時候的孔融的確聰慧機智,而且膽子也很大,絕對不是一般的老實孩子。

在孔融十六歲的時候,張儉因爲得罪了宦官集團,被中常侍侯覽視爲眼中釘,並下命令要各地官員活捉張儉。而張儉和孔融的哥哥孔褒是好兄弟,所以張儉就想着去找孔褒躲躲,結果當時正好趕上孔褒不在家,所以孔融就接待了他。

因爲當時的孔融只有十六歲,所以張儉並不想將自己的問題告訴孔融,只能支支吾吾,說是找他哥哥。但張儉雖然嘴上不肯多說,臉上卻是寫滿了窘迫,聰慧的孔融怎麼可能看不出來呢。於是孔融就表示自己也能作爲東道主招待他,之後就收留了張儉住下了。但是這個張儉得罪的畢竟是當時如日中天的宦官集團,所以這個事很快就東窗事發了。

此事東窗事發之後,張儉跑了,孔融與哥哥孔褒卻被連累入獄,爲了替哥哥頂罪,孔融表示藏匿張儉都是自己一人的決定,與哥哥無關。但哥哥孔褒也不能眼看着孔融爲了自己入獄,所以也表示張儉找的是自己,弟弟是無辜的。這兄弟倆都想爲對方頂罪,這一時間辦案的官吏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好,於是就去問他們的母親。但這個時候他們的母親也表示,兒子出問題都是做家長的責任,所以這個罪過應該在自己。

這一家人都說是自己責任,都願意爲了家人承擔罪責,確實是很讓人感動,但最後朝廷還是下詔書定了孔褒的罪,孔融無罪釋放,並因此小有名聲。

孔融進入到官場的第一步,是受到楊賜的賞識,讓他任職司徒掾屬。孔融當時在暗中調查官僚之中的貪污受賄官員,加以處罰整治。但有意思的是,孔融檢舉的這些官員之中大多數都是官宦的家族,也就宦官們的親戚。在東漢末年,朝廷上下沒有不怕得罪宦官集團的,所以對於孔融的這個做法,朝中的官員們都很害怕,但是孔融卻絲毫不怕,甚至還在揭發這些宦官親戚的違法事實的時候,絲毫沒有客氣。

無論是小時候的孔融,還是長大後的孔融,看起來都挺勇的,很敢說,也很敢做,雖然反應很快,腦子也很聰慧,但是孔融似乎從來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從不圓滑處事。而他這樣的性格也註定要得罪很多人,有些人膽量小,有些人肚量小,但是也有肚量大、權勢大的。可絲毫不圓滑的處事方式,能在官場上做的久嗎?

光和七年,原本是河南尹的何進,一躍升成了大將軍,這個時候楊賜就派孔融拿着名片,代表他們去祝賀何進。孔融都到了何進家大門口了,就因爲負責通報的門人動作慢了,遲遲沒有進去通報,孔融就生氣了。其實這個算是當時的一個不成文額潛規則,一般這種情況下,都是門人在討要“小費”,只要多少給點錢,人家馬上就幹活了。

但想孔融這樣的剛正不阿的名士,怎麼可能會願意去做這樣的事呢,之後孔融一把就把名片給奪了回來,然後直接回去請罪了。這個事讓何進覺得自己的面子上有點過不去,何進的手下也認爲應該教訓教訓孔融,於是就想幹脆就派人去把孔融給做了。但是這個時候有賓客站出來對何進說:這個孔融可是挺有名氣的,將軍這個時候如果與他結怨的話,恐怕這天下的名士都不會來投奔將軍了,還不如以禮相待,這樣還能顯示將軍的胸懷。

何進雖然以前是個殺豬的,爲人魯莽了一些,但是道理他還是能理解的,之後何進召孔融爲大將軍掾屬,但是孔融這個性格,沒幹兩天就又與人結怨了,這官場上無論宦官,還是外戚,他那個都得罪過,而且還基本上給得罪了個遍,最後孔融算是在東漢朝廷上混不下去了,只好找藉口說自己身體不好,回家呆着去了。

雖然孔融的脾氣看上去確實是有不小的問題,但是孔融畢竟是東漢末年數一數二的名士,他的名聲還是很好的,所以倒是也不愁朝廷會不要他。孔融在家沒帶多久,就又被朝廷叫了回去,擔任司空掾屬,過了三天,轉職成了虎賁中郎將。

孔融小時候都能讓梨 長大後爲何被曹操滿門抄斬 第4張

可這個時候在正是東漢官員們最痛苦、最難受的時候,因爲西北軍閥董卓,進京了。董卓本身就是個粗人,他的做事風格就是他想要、他需要、他能要,他可不管什麼應不應該、合不合理。但即使是面對這樣一個殺人如麻的野蠻軍閥,孔融也沒有絲毫收斂,還是該怎麼懟就怎麼懟。

董卓把持朝政之後,他最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皇帝給換了。可這換皇帝可是大事啊,一個國家的君主怎麼能說換就換呢,於是孔融就與董卓激烈的爭執了起來,論辯過程當中絲毫沒有顧忌董卓的身份和麪子,這讓董卓非常生氣,並且非常記恨。

但是孔融畢竟是名士,要是就像殺豬一樣直接給殺了的話,那以後就更沒人支持董卓了,董卓當時剛接管朝政,本來這朝堂上下願意支持他的人就少,所以董卓不敢輕易殺他。但董卓可以把孔融趕緊調走,調的離自己遠遠的,再也不用煩自己,爲此董卓還特意挑選了一個最不太平,黃巾軍最爲猖狂的地方,北海國。

孔融作爲一爲有名之士,怎麼能夠眼看着賊寇猖獗而沒有作爲呢?但是北海國這個地方就是連董卓那樣的軍閥都會感到頭疼,孔融作爲一個沒有一兵一卒的名士,能制服的了黃巾軍嗎?

孔融到了北海之後,也做了一系列的準備工作,想辦法召集人馬,想辦法勸說百姓和士兵,與周圍的郡縣通氣做準備,大家一起共同對抗黃巾軍。之後還設立學校,宣揚儒術,並善待投奔他的百姓,對待所有人都以禮相待,這個時期的孔融可以說是聲名大噪,在羣衆內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江湖人送外號“孔北海”。

可孔融畢竟是一介儒生,他做的這些準備,對於打仗也沒太大用處,由此可見孔融在行軍打仗方面恐怕是有所欠缺的,更何況他的對手還是讓軍閥都頭疼的黃巾軍,所以沒過多久,孔融就被管亥帶人給包圍了。就在這樣的緊要關頭,孔融選擇了向劉備求救。這可樂壞了劉備,劉備驚喜道:“孔北海知天下又劉備耶?”可見劉備當時是多麼的小透明,又有多麼的想出名。

可爲什麼孔融選擇的是劉備,而不是向曹操、袁紹這樣的大軍閥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當時的曹操和袁紹已經逐漸成爲了北方最大的兩股勢力,所以孔融認爲,這倆人早晚是要篡漢的,孔融的官職雖然一直不高,但是他的風骨很高。當時的士族們多多少少都是有一些傲氣,因爲他的名人傲氣,他覺得照顧百姓是應該的,因爲他的傲氣,他覺得董卓是叛逆的、是天理難容的,而現如今的大軍閥曹操和袁紹,與董卓也沒有什麼區別,所以在孔融眼裏,董卓、袁紹、曹操都算是亂臣賊子,是他嗤之以鼻的。孔融的性格,多少有點非黑即白的意思。

孔融小時候都能讓梨 長大後爲何被曹操滿門抄斬 第5張

孔融的這種思想和他狂妄的性格,勢必會得罪很多的將軍,這一次黃巾軍的危機依靠着劉備化解了,那下一次呢?

沒過多久袁紹的兒子袁譚又殺過來了。這次可不會再有劉備的幫助了,孔融只能自己帶兵硬上,結果打着打着,孔融這邊人越打越少,慢慢的就剩下幾百人了。天空中亂箭橫飛,打的孔融連還手之力都沒有,只能躲在屋子裏,躲在桌子底下,乾等着失敗。最後袁譚霸佔了青州,孔融連夜逃跑,連妻兒都沒顧得上,全被袁譚給一鍋端了。

直到建安元年,漢獻帝被曹操迎接到了許都,曹操迎奉天子之後,徵召孔融入朝爲將作大匠,這孔融纔算有了正當去處。

而孔融重新進入到朝堂之後,可以看的出來,孔融的內心是忠於東漢皇室的,心懷天下的心意是好的。比如說他阻止恢復肉刑,維護皇室顏面等等,從這些方面我們不難看出,孔融其實是對於漢室來說是忠臣,而且他也是一個心懷大志的人。所以孔融本人的問題還是脾氣很大,但能力沒有脾氣大,最主要的是他還誰都敢惹。

大家都知道,曹操這個人有點特殊的小癖好,就喜歡婦人。之後曹操進攻鄴城,把袁紹家的婦女啥的都給擄走了,而當時袁熙的妻子甄姬,是出了名的美人。曹操攻破了鄴城之後,直奔着袁紹家後院就找過去了,但是畢竟是年紀大了,沒有年輕人腿腳好,讓自己的兒子曹丕給搶先了,等曹操去的時候連美人的手都沒拉到,但是這都是小事,畢竟老子也不能跟兒子搶女人不是。

孔融小時候都能讓梨 長大後爲何被曹操滿門抄斬 第6張

但是後來孔融就知道了這個事,還未此時特意給曹操寫信噁心曹操,:“武王伐紂,把妲己賞賜給周公。”孔融這話說得挺隱晦,導致曹操沒看明白,爲此還特意去問孔融你啥意思,其實孔融就是笑話曹操老搶人家媳婦,結果這次爺倆爭一個,爺倆都喜歡別人媳婦。可以說是老陰陽人了。

建安十二年,曹操遠征烏桓,孔融又跳出來嘲諷曹操,大將軍勞師遠征,海內蕭條啊,正好趁着這次遠征,你順便問問匈奴人從前爲什麼不進貢弓箭,還有那些偷了蘇武的那些牛羊都怎麼回事,一起都討伐了唄!

曹操當時聽他這話都蒙了,這都他媽什麼跟什麼啊,你咋不讓我把秦始皇挖出來也討伐討伐呢。孔融的政治頭腦到底有多好咱不知道,但是孔融的陰陽功夫絕對是連曹操都不得不服。之後,部分因爲常年戰亂而引發了饑荒,曹操上表說應該禁酒,這個時候孔融又找不自在,多次寫信挑釁曹操,與曹操針鋒相對。曹操這個時候也想過這個孔融應該是留不得,但是奈何估計他天下名士的身份,還是對他多有隱忍。

但是孔融自己作死,他不光挑釁曹操,他還大放厥詞,說了很多在當時不能被理解和認同的言論。

就比如說著名的“父母無恩論”,要知道我國自古以來都是很注重“孝”的,百善孝爲先,而且東漢時期更是以“孝”來評判一個人是否有做官的資格,再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孔融的這一言論,無疑是大逆不道,當然這並不是真正令曹操斬殺他的原因。

孔融真正被處理的原因是懷疑他招兵買馬、心懷異志,說白了就是懷疑孔融招兵買馬意圖謀反。擁兵自重這種事在東漢末年時期並不少見,甚至是習以爲常,怎麼到了孔融這裏就是心懷異志,就是預圖不軌了呢?之前曹操忍了那麼多年,爲什麼到這個時候忍不了了,難道只是因爲有了合適的罪名?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爲當下的時機合適。之前孔融沒事經常給曹操找茬,沒事就出言挑釁,曹操都忍了下來,都是顧忌孔融天下名士的影響力。但是後來曹操已經平定了北方,並且就連袁紹他們家的根都給拔掉了,曹操這個北方霸主已經坐的名副其實,不會再有任何變動了。曹操之前之所以不殺他,不過是爲了做出樣子,給天下的名士們看,因爲剛起家的曹操需要支持,但稱霸一方之後,情況就改變了,曹操連爲自己奉獻了半輩子的荀彧都留不得,又怎麼可能會讓孔融繼續逍遙快活呢。

就這樣,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朝廷下令將孔融全家處死。這一年,孔融五十六歲。看來多做好事真的是能夠爲自己抵擋災禍的,但是如果自己非要作死,那怕是做多少好事,也未必能救得了的。

孔融小時候都能讓梨 長大後爲何被曹操滿門抄斬 第7張

回顧孔融的一生,我們不難看出,無論是孔融小的時候,還是在他長大做官之後,孔融不是在懟人,就是在懟人的路上,哪怕是因爲自己的這張嘴而吃盡苦頭,但是孔融也還是不有絲毫改變,反而愈演愈烈。哪怕是在人人懼怕的董卓面前,亦或是在人人都想攀附的曹操身邊,孔融都絲毫不給對方面子,而且也從不掩飾自己看不上對方的心思。

孔融從小膽子就大,還愛懟人,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孔融在對待百姓和研究學問方面,是出色的,還是有長處的,但是他的雄心壯志與他的本事似乎不太匹配,他的脾氣與他的能耐,恐怕就更不匹配了。

這樣一個剛直不阿,卻總愛陰陽懟人的孔融,你認爲他是一個合格的名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