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古代選秀到底是什麼樣的 清朝秀女爲什麼都長得醜

古代選秀到底是什麼樣的 清朝秀女爲什麼都長得醜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1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清朝秀女長相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

李白的一句詩讓多少人對楊貴妃的美貌浮想聯翩,畢竟皇帝后宮三千,有這等美貌的女子或許不足爲奇。

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就留下了一些晚清時期的照片,我們可以看到慈溪太后,以及光緒皇帝的皇后隆裕的樣貌。

出人意料的是,照片裏的隆裕似乎並不符合我們的預期,甚至是有些不堪入目,慈禧太后就更不必說了,也是長得稱不上美麗。

古代選秀到底是什麼樣的 清朝秀女爲什麼都長得醜

那麼,爲何晚清的這幾位後宮之主都長得和我們印象裏的美妃差距甚大呢?真的是因爲皇帝的眼光差嗎?其實,這一切都和清朝的選秀女制度息息相關。

西漢到清朝,選妃制度的轉變

首先,我們需要確定的是,古人和我們現在的審美雖有差異,但是並不巨大,所以隆裕皇后的醜,在當時也是公認的。

而根據史書記載,前朝許多後宮女子都是十分美麗的,所以我們可以下結論:清朝和前朝的選妃制度必然是不同的,制度的不同導致了妃子樣貌上的差異。

爲了探究清朝的選秀女制度,以及對比前朝選妃制度,我們有必要簡單瞭解選妃制度在我國古代歷史上的發展。

最初的選妃制度,可以囊括爲西漢以前的選秀。

那段時間,皇宮女子的選擇,主要有兩個來源:聯姻和戰俘。

聯姻一直以來都是我國古代皇帝的重要選妃措施,我們熟知的周武王姬發,他的王后就是周朝功臣姜尚,即姜太公的女兒。

古代選秀到底是什麼樣的 清朝秀女爲什麼都長得醜 第2張

而從戰俘裏面挑選妃子,則是由於夏朝,商朝兩個朝代奉行的奴隸制度導致,一些戰敗國家或者諸侯的子民以及王室成員,都會淪爲戰勝國的戰俘。

等待他們的,要麼是淪爲底層苦工,要麼是成爲服侍君主的下人。進入皇宮當侍女,運氣好的話,被君子看重可能成爲妃子。

衆所周知,商朝紂王就十分喜愛自己的妃子妲己,而這個妲己,就是戰俘出生,她所在的蘇部落被商朝擊敗,所以最後成爲了紂王的妃子。

西漢之後,選妃制度進入相對成熟的階段,主要還是兩個部分:聯姻和民間選妃。

前文說過,聯姻是我國古代一直沿襲下來的制度,雖然此時沒有了往朝的諸侯國,但是一些權臣同樣是皇帝鞏固皇權的對象,因此皇帝的皇后一般都是權臣之女。

聯姻可以保證皇帝權利的鞏固,但這是在皇后一心對皇帝忠心的前提下,倘若皇后及其宗族存有異心,反倒容易成爲皇帝最大的威脅。

正是因爲如此,整個漢朝時不時就會出現外戚干政的情況。

直到東漢末年,皇權都還在被皇太后和皇后之間來回爭奪。

古代選秀到底是什麼樣的 清朝秀女爲什麼都長得醜 第3張

民間選美則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一種選妃方式了,因爲影視劇上面經常會有此般橋段。當宮廷需要大量女子或者皇帝想要選妃時,就會從民間大量徵召年輕女子。

對於徵選女子,需要在十三至二十歲之間,且出生清白、容貌嬌秀,便可入宮參選。

也就是說,平民女子也有可能被皇帝看上,自此鯉魚躍龍門成爲妃子。不過大部分只能成爲宮女。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途徑選妃,那就是官員或者百姓自己獻出女子,比如一些附屬國會經常向皇帝進獻美女。

到了明朝,選妃制度更爲成熟,並且由於吸取了漢朝外戚干政的教訓,朱元璋明確規定:

“凡天子、親王之後妃宮嬪,慎選良家女爲之,進者弗受”。

這也意味着,之後的妃子和宮女,大多都只會從民間挑選,爲的就是防止皇后等後宮女子勾結勢力。

而且,爲了規避皇帝縱慾,宮中也明確規定了不許宮女和皇帝之間有染。所以,皇上隨意寵幸宮女的事情,明代之後幾乎再難發生。

再說選秀流程,首先,朝廷會先派出內監出宮,在全國各地選出五千名十三到十六歲的未婚女子,要求容貌端莊且無婚史即可。

被選中的五千人便會隨內監進宮,抵達後以百人爲一組,開始仔細檢查五官儀態,全身上下都會被檢查得非常仔細。

通過的人之後又會面臨宮內穩婆的檢驗,通過探其乳、嗅其腋、捫其肌理等方式。

再次篩選,最終剩下三百人,過關的三百人在宮中生活一個月後,又會被淘汰剩下五十人。

而這五十人,在和太后交談後,最終只剩下三人,一人立爲皇后,兩人爲側妃。

當然,被淘汰的人大部分會被遣返回家,少部分則會留下來當作宮女。

古代選秀到底是什麼樣的 清朝秀女爲什麼都長得醜 第4張

總結清朝以前的選秀,我們可以知道,除了聯姻之外,皇帝的選秀有一個很重要的準則,那就是年輕和容貌。這麼一趟流程下來,選出來的妃子樣貌自然是不差的。

可到了清朝,選秀女制度卻發生了重大的轉變。

八旗制度下的選秀女

提到清朝,我們永遠也不能避開清朝特有的八旗制度,而這個八旗制度,也是使清朝選秀變得格外奇特的一個重要原因。

何謂八旗制度?

這是一種源於女真人早期狩獵組織的制度,有努爾哈赤逐漸完善。

八旗,其實就是四種顏色,八種旗子的意思。

雖說是八旗,但是其實每一旗下,都有滿族一旗,蒙古一旗和漢族一旗,也就是二十四旗,每一旗都可以理解爲皇帝手下的重要權臣。

與八旗相比較的,還有內務府包衣三旗,其中的人也算旗人,但是地位比八旗旗人自然是低了許多。

清朝就是建立在八旗制度之上,八旗每一旗都有着極高的權力,可謂是軍政合一。

而清朝時期的選秀女,可以說也是建立在八旗制度之上的,因爲選秀的門檻,就是參加選秀的女子只能是旗人。

這一舉措,主要是清朝執政者擔心宮內血統紊亂,因此只能旗人蔘選,因此便和明朝時期的民間選秀區別開來。

選秀的目的我們也需要弄清楚,和前朝大致相同,清朝的選秀女,主要也是爲了充實皇帝的後宮,或者爲皇室成員選妃,以及充實宮女數量爲皇宮成員服務。

而又與前朝不同的是,清朝的選秀裏,分爲八旗選秀和包衣三旗選秀。

包衣三旗選秀,選出的只能當宮女;而八旗選秀,選出的女子則有機會成爲妃子甚至皇后。

可見,在清朝時期,選秀非常注重血統和等級,這和明朝以及之前的朝代有着很大的區別,民間女子被皇帝看上的事情幾乎不可能在清朝發生。

清朝選秀女的制度也是歷朝最爲嚴格的,非旗人絕對不能參選;而倘若是旗人,則絕對不能不參選。

順治時期就規定,凡是八旗所屬,只要家中有十四歲到十六歲的女子,都必須參加三年一次的選秀。

如果因爲種種原因不能參選,那就留到下次繼續參選,總之不能不參選。

倘若有旗人女子沒有參選,哪怕到了二十歲,也不準結婚,否則,皇上會一直追責,甚至會追責到該女子所屬旗的最高長官。

乾隆時期就有一個十分著名的案例,閩浙總督上奏,請求乾隆皇帝准許這位閩浙總督的兒子和兩廣總督的女兒完婚。

照理說,兩位權臣相互聯姻,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可乾隆卻怒了,因爲這位兩廣總督馬爾泰的女兒還沒有參加過選秀。

古代選秀到底是什麼樣的 清朝秀女爲什麼都長得醜 第5張

乾隆立即命令兩位總督前來京城訓話,乾隆振振有詞地陳述了三個原因:

其一,選秀制度是每個旗人必須遵循的,兩廣總督的女兒沒有參加選秀,自然不能結婚。

其二,選秀女制度是爲了充實後宮,不僅僅是皇帝的後宮,還有一衆官員的後宮,所以參加選秀對於整個朝廷來說都極爲重要。

其三,只要參加選秀,就可以結婚,而且選秀間隔也就是三年,並不會耽誤這位兩廣總督女兒終生。

乾隆帝說得合情合理,其實也就是表明了一個意思:選秀制度不可違背,無論你的身份如何,只要是旗人就得參選。

再說選秀的具體步驟,在確認了參選人之後,便需要將這些旗人女子送到京城來。

可旗人女子背景各不相同,有之前所說的總督之女,也有平民之女。

於是乾隆便下了一個詔令,只要參選的女子,都發一兩銀子,爲的就是給她們僱馬車的錢。

到達皇城後,女子們會按照年齡和家世來進行排位,年齡小的,家世好的,就會排在前面。

每位參選女子都會有一個木牌,參選時倘若被看中,便會留下自己的牌子,也就是“留牌子”。在複選後如若又被看中,那麼就可以直接賜給皇室成員爲妻妾。

也有被留牌子但是複選沒被看中的,那麼就會需要再次參選,或者等待皇帝給她們賜婚,賜給皇帝之外的其他人。

沒有被留牌字的,則會在徵得同意後恢復自由身,回家過日子,或者也有可能留下來成爲宮女。

而這是皇帝選秀的流程,皇帝選完之後,剩下的又留給其他王室宗親繼續選秀,所以每次選秀都將是一個大工程。

古代選秀到底是什麼樣的 清朝秀女爲什麼都長得醜 第6張

那麼,選秀流程我們都清楚了,仔細考究這其中的步驟,我們就會發現最開始問題“爲何清朝後宮女子並不好看”的答案了。

選秀非選美

首先,清朝選秀女這麼複雜而嚴苛的流程裏,似乎對於選秀女的樣貌並無要求。

事實上,每次選秀時,高矮胖瘦美醜的女子比比皆是。

因爲迴歸到清朝選秀女的根本要求上,參選女子只有兩個條件,即旗人女子,年齡十三到十六歲,年齡這方面有變動,還有品德也需要良好,當然這方面並無具體衡量方式。

所以,只要是符合條件的旗人女子,無論美醜都能參選,而如若不是旗人,哪怕美若天仙也沒有機會參選。

之前所說,參選女子到達皇城後會進行排序,排序準則其一是年齡,越年輕越靠前,其二則是家世,家裏背景越好,排序也越靠前。

古代選秀到底是什麼樣的 清朝秀女爲什麼都長得醜 第7張

這似乎有一點政治聯姻的意思,不過確確實實在選秀時,參選女子比拼的是家世,因爲樣貌已經不是決定他們能否被留牌子的決定因素了。

再者,在初次選擇時,其實參選女子還會進行一次粗略的篩選,篩選出去的女子有兩種,一種是極其醜陋者,一種是極其美豔者。

特別醜的不要,畢竟皇帝本人也難以看上,這也確實合乎情理,而爲何特別美麗的也要被篩選出去呢?擔心皇帝沉迷美色。

事實上,清朝皇帝可以說是歷朝歷代最不爲美色動搖的皇帝了,在冊封皇后皇妃的冊文裏,我們經常看到的是仁慈、溫恭這類詞,注重的是品德。

拿乾隆來說,對於自己的皇后烏拉那拉氏後期不寵愛,乾隆堅持強調:自蹈非理,更非因色衰愛弛。

翻譯過來就是,冷落她雖然不合適,但是絕不是因爲她年老色衰。

總之,無論如何不肯承認自己是一個注重美貌的人,足以見得清朝皇帝對於美麗的女人雖然喜愛,但是也十分避諱。

古代選秀到底是什麼樣的 清朝秀女爲什麼都長得醜 第8張

而且在選秀時,明文要求必須身着旗裝,不能穿其他衣服,這就使得皇帝在選妃的時候也有點難以辨認誰美誰醜。

更重要的一點是,選妃時皇后或者皇太后必然也在皇帝身邊,她們爲了自己在後宮的權力,自然不願意讓皇帝選到十分漂亮,可能威脅到自己地位的女人。

但凡看到美豔無比的參選女子,皇太后或者皇后都會嚴詞喝退,一旁的皇帝雖然無奈,但是也不能強行留下,畢竟皇帝本人也對外宣揚不沉迷於美色,爲國爲民。

當然,原因這麼多,其實根本原因還是在於,選秀女,其實只有家世好的才能真正被皇帝看上,哪怕你再美麗,背後沒有任何家世,皇帝根本不會多加留意。

古代選秀到底是什麼樣的 清朝秀女爲什麼都長得醜 第9張

而如若家世顯赫,哪怕十分不堪入目,皇帝也會果斷將其收入囊中。

之前所吐槽的隆裕皇后,就是慈溪的侄女,有這身世,光緒帝豈敢不招爲皇后。

結語

探究了從古一直到清朝時期的選秀制度,有聯姻者,也有民間選秀者,更有血統之上者,也有家世之上者。只要涉及到皇室,那麼必然和權利利益脫不開干係。

在皇室人員的眼裏,權力永遠是勝過一切的東西,美貌在家世面前不值一提,因此,哪怕宮中“醜女”衆多,可只要是家世顯赫者,皇帝也不會有半點猶豫。

封建時期的制度,到如今,也成爲了供我們研究探討的歷史物料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