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元稹與白居易是把酒言歡的好兄弟,爲何一個外放一個當上宰相?

元稹與白居易是把酒言歡的好兄弟,爲何一個外放一個當上宰相?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5.8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別字威明,河南洛陽(今屬河南)人。唐朝大臣、文學家。北魏宗室鮮卑拓跋部後裔。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說起中晚唐的大才子,有一對好兄弟不能不提,一個是大名鼎鼎的白居易,另一個則是較白居易在官場上混得更風生水起的大才子元稹。雖然這把酒言歡的好兄弟對大唐王朝的歷史走向並不起決定作用,但研究中晚唐社會風貌和政局走勢,這兩個人又卻是絕對繞不開的核心人物。

相較於仕途中規中矩的白居易,當上宰相的元稹,他的幹部履歷表則非常出奇。

元稹與白居易是把酒言歡的好兄弟,爲何一個外放一個當上宰相?

爲官逃不過寫材料,爲大官者善於寫材料。從一個角度來說,能寫材料不僅僅說明文筆出衆,更多的則說明處於核心。

白居易中年時由主客郎中遷任中書舍人(負責起草詔書,主要對接宰相),在官階上固然是一次頗快的升遷獎勵,但從“接近皇權”的觀點看,他在舍人院任中書舍人,恐怕遠遠不如他的朋友元稹那樣,在學士院(皇帝的辦公廳),成了翰林學士(皇帝私人顧問),更接近皇權。這以後,他做過蘇州刺史、祕書監、刑部侍郎(國家司法副職)、河南尹等官(河南地區一把手),品階雖高,但不外乎閒散或牧守一類的高官。他從來沒有做過節度使或宰相,在唐史上不算是一個接近皇權的高官。

元稹與白居易是把酒言歡的好兄弟,爲何一個外放一個當上宰相? 第2張

然而,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同樣以郎官充任過知制誥(負責起草詔書,主要對接皇帝),但後來他的權勢,就比白居易大多了,官至宰相和節度使,主因是元稹顯然比白居易善於“營鑽”。歷史學家陳寅格即形容他爲“極熱中巧宦之人”。

例如,他從荊州江陵貶官回京後,卻平步青雲,在憲宗元和十五年五月,以祠部郎中(禮部中層官僚)的職級去當知制誥,也就是掛個閒職來皇帝身邊起草詔書,約兩年後就官至宰相,升遷可謂神速,這靠的就是他跟幾個皇帝身邊極爲信任的宦官關係。

同樣是起草詔書,元稹先以祠部郎中知制誥,這點跟白居易以主客郎中遷中書舍人相似,但接下來,兩人的官曆便大不相同了。白居易只不過升遷爲舍人院的中書舍人,屬於宰相的權力班子,接着便出守杭州,從此遠離皇權中心,元稹則一步一步向皇權靠近。關鍵就在於他誥文寫得好,又善於結交權力權貴,被皇帝召入自己的辦公廳。

元稹與白居易是把酒言歡的好兄弟,爲何一個外放一個當上宰相? 第3張

元稹在學士院時,寫過一篇《承旨學士院記》,裏面記錄了他自己的官曆:

長慶元年(821)二月十六日自祠部郎中知制誥、翰林學士,賜紫金魚袋。二年十月十九日,拜工部侍郎出學士院。二年三月,拜本官、平章事(宰相別稱)。

換言之,元稹當國家禮儀部門的中層官僚歷時不到一年,就在821年二月被召入皇帝辦公廳,可謂神速,甚得恩寵。更讓人訝異的是,他一入翰林那天,競同日升爲翰林學士,賜紫金魚袋。

紫金魚袋是三品高官纔能有的章服。元稹的官品未到,原不能衣紫,現在由皇帝賜給他紫服金魚袋,自然是一種特殊的“皇恩”。這一年,他纔不過43歲,非常非常年輕,明眼人一看便知道,這是未來進入“政治局”幹常委的節奏。

實際上,元稹被召入學士院,不但是任翰林學士,而且還是

翰林學士承旨。所謂“承旨”,即衆翰林學士的“頭目”,就是皇帝的辦公廳主任(類比中辦主任),權力遠大於一般的翰林學士。據元稹自己的描述,任承旨者,“凡大誥令、大廢置、丞相之密畫、內外之密奏,上之所甚注意者,莫不專對,他人無得而參”,可謂大權在握。

元稹與白居易是把酒言歡的好兄弟,爲何一個外放一個當上宰相? 第4張

元稹一入翰林,便如此神速被任命爲承旨,從他的官曆看,確實如他自己所說,“不顧班資,近日寵榮,無臣此例”。他如此得寵,以致其他宦官

“爭與稹交”,當時皇帝最信任的大宦官魏弘簡尤其與元稹關係好,兩人在皇帝身邊基本壟斷了信息的傳導,時任皇帝唐穆宗也是非常倚重這兩個左膀右臂。

但這種高調作風,自然引起其他人的忌妒。

河東節度使裴度便“三上疏,言稹與弘簡爲刎頸之交,謀亂朝政,言甚激訐。穆宗顧中外人情,乃罷稹內職”(翰林學士又別稱爲“內職”),改授他工部侍郎出學士院。

所謂“高處不勝寒”,當權力達到極點,那便是萬人的眼中釘肉中刺。對於視皇權爲生命的皇帝來說,元稹只不過維護皇權的一個工具,當維護皇權的工具變成威脅皇權的工具時,兔死狗烹便不遠了。好在唐穆宗是個愛才之人,看在元稹的才能份上沒有殺他。

元稹與白居易是把酒言歡的好兄弟,爲何一個外放一個當上宰相? 第5張

綜上,元稹的幹部履歷表之所以出奇,可以總結幾點原因:

一是老生常談的文筆才能。文字與語言相通,但凡接近權力中樞的人必須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起草能力,語言落在紙上便是文字,文字躍於紙上便是語言。在今天,寫材料是升官的手段;是在唐代,書寫詩賦是通往權力中心的入場券和通行證。元稹但凡是個文筆平庸者,史書也就不會記載他什麼事了;

二是道路選擇好。人生往往就那麼幾個鳳毛麟角的機會,一個選擇往往產生影響一生的蝴蝶效應。都是靠文筆進入仕途,其實論文筆,白居易能比元稹差?關鍵在於道路的選擇、部門的選擇。一個是宰相班子,一個是皇帝班子,從開始就決定了仕途的高低走勢。當然,人生在世有些東西不是自己能完全作主的,這就要靠自己的鑽營本事了;

三是善於鑽營結交。古往今來官場的規則不曾變過,長者門蔭後進之人,後進之人維護長者的利益,利益會促使同一類人共進退。相比白居易的“清心寡慾”,元稹善於運用自己的長處吸引官場權貴的注意力,從而與他們結成利益關係,進身既得利益階層。是金子會發光,是個有用的人,不會缺少結交者。

最後想帶一點,既然是一塊喝酒的好哥們,元稹在朝中當宰相,就不知道提拔一下自己的好兄弟白居易?

元稹怎麼想的今天我們是不得而知了,但想想做到那個高位的人估計考慮的事情就多了,畢竟人生最不值錢的東西就是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