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在劉邦當了皇帝后,他如何不讓父親對自己行大禮?

在劉邦當了皇帝后,他如何不讓父親對自己行大禮?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國歷史上的朝代,共歷十二帝,享國二百一十年(也有認爲漢始於公元前206年一說),史書又稱爲“前漢”“先漢”,定都長安(今陝西西安)。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劉邦稱帝后,爲了避免父親給他下跪,想出一妙招,後世沿用兩千年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01劉邦和劉太公

關於劉邦和他父親的故事,民間得知的可能更多的就是後來楚漢爭霸的時候,項羽曾抓了劉邦的父親威脅他,如果不認輸的話就把劉邦的父親丟進鍋裏煮了。

但是當時的劉邦一副小混混的模樣,十分不在意地表示要煮就煮,還提醒項羽說當年自己和你可是在楚懷王面前稱過兄道過弟的,要是煮了自己的爹,也就相當於項羽煮了自己的爹。最後還不忘給項羽來一句,自己反正是沒有什麼所謂,煮完了記得分自己一碗。

這讓十分注重禮義廉恥的項羽完全聽不下去。一來,他想不到竟然會有人能這樣厚顏無恥,自己的親爹要被殺了都能渾不在意,還想分一碗肉羹,這簡直就不是人啊!二來,劉邦不要臉項羽可要臉,當年的稱兄道弟畢竟是真實發生過的,劉邦的這句話也戳中了項羽的痛處,對於這樣不仁不義的事情項羽是幹不出來的。

所以最後項羽放了劉太公,重新和劉邦達成了和談。

在劉邦當了皇帝后,他如何不讓父親對自己行大禮?

從這件事來看,劉邦確實顯得十分無恥。所以乍一聽他居然會爲了所謂的“孝道”,自己想辦法讓劉太公不給自己下跪,很多人都有些不可思議。但其實這也是誤解劉邦了。當時的楚漢爭霸那可是性命相爭啊。

成王敗寇可不只是成功和失敗這麼簡單,失敗的一方頭領怎麼着都難逃一死的,而且很多勝利方爲了保證權力穩固,會將敵方首領一家老小盡數殺盡。劉邦不是君子,他還出身市井,知道人爲了利益能幹出什麼喪心病狂的事兒,所以在劉太公的問題上,在他的眼裏就是進也是一刀,退也是一刀。所以還不如自己賭一把。

02劉邦和他父親的關係

那麼劉邦和劉太公的真實感情如何呢?其實當人們的生活水平處於最底層的時候,大家的思維邏輯就只剩一個生存,對於更高的精神上的追求,都是吃飽了飯之後才能談的事兒。

所以在前半生裏劉邦和劉太公的關係也就一般,劉太公一個農民,家庭狀況不怎麼好,還要養四個男孩一個女孩,這些生活上的壓力足以壓得劉太公沒有什麼多餘的時間去思考其他。而劉邦生在中間,正是容易被父母忽略的存在。

缺少家庭管束的劉邦就成天到處瞎混,還因爲不幹農活捱了劉太公不少罵,但劉邦都不在意,只管出去喝酒玩耍,卻意外的因爲爽朗的性格結交了不少好友,爲之後的大漢江山奠定了基礎。因爲他認識的這些人都是以後建立大漢基業的肱股之臣——樊噲、蕭何、張耳、夏侯嬰……

但這些都是要等到後面纔會知道的,那時候的劉太公只看到了劉邦的不學無術,只是打也打了罵也罵了,還是沒有辦法,就只能由着這個孩子自己折騰去。卻不曾想劉邦自己越折騰越大,從亭長一路做到沛公,再到大漢天子……

在劉邦當了皇帝后,他如何不讓父親對自己行大禮? 第2張

劉太公一個老實的莊稼人,他都還沒來得及理清這裏面的具體情況,就這樣稀裏糊塗的成爲了楚漢爭霸旋渦深處的重要人員之一。

03劉邦想的小妙招

在劉邦當了皇帝后,劉太公和劉邦的關係緩和了嗎?其實也未必,只是父母之愛子和孩子想要回報父母,那都是刻在骨子裏的。劉邦當了皇帝,那些他之前不甚在意的禮義廉恥也被他慢慢撿了起來,面對父親的時候,他也會覺得自己曾經的一些做法有些過分,對於父母也想讓他們好好地安享晚年。

所以在知道自己當了皇帝后,父親再見自己就要對自己行大禮,劉邦心裏是有些不舒服的。因爲按照傳統的規矩,應該是自己每日晨昏去向父母行禮的,這方面他做的本來就不夠,現在還反過來了,怎麼看都不應該。

於是他最後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把劉太公冊封爲太上皇,這樣自己父親也是皇帝了,還因爲父與子的關係,讓正常的倫理關係恢復過來。不得不說劉邦的這一招想的妙,之後的很多皇帝也都紛紛效仿了這個做法。

但放眼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劉太公仍舊是特殊的那一個,因爲很多太上皇都是真真切切當過皇帝的人,哪怕時間並不算長,只有劉太公是完全沒做過的,這也展現了劉邦對於孝道的重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