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李治在位期間做了什麼?爲什麼晚年會被武則天奪權?

李治在位期間做了什麼?爲什麼晚年會被武則天奪權?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爲善,唐朝第三位皇帝(649年7月15日-683年12月27日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母爲文德順聖皇后長孫氏,前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同母弟。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公元683年,十二月,唐朝的第三位皇帝李治,在洛陽去世,終年56歲。李治去世後,太子李顯順利即位,史稱唐中宗。

然而李顯即位之後,才過了不到兩個月,便被武則天直接廢黜。此後,武則天改立李旦爲皇帝,同時獨掌大權。數年之後,武則天又再次廢帝,自己登基稱帝。

李治的去世,無疑是武則天掌權的開始。從李治去世那一刻起,唐朝就已經進入了武則天的時代。

那麼,作爲唐朝的第三位皇帝,李治在位期間,到底做了什麼,纔會讓武則天順利掌權?李治去世之前,難道就沒有意識到,武則天有可能會奪權嗎?李治難道就沒有留下過什麼手段,來對武則天進行制衡嗎?

要想說清楚這些問題,我們其實還得從李治登基之初說起。

李治在位期間做了什麼?爲什麼晚年會被武則天奪權?

公元649年,隨着唐太宗李世民去世,李治順利登基,唐朝由此進入了李治的時代。但是,李治登基之後,卻發現自己這個所謂的皇帝,權力其實相當有限。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原因,是因爲李世民生前給他留下的一衆老臣,實在是太強了。這些老臣,很多人都有着開國之功。他們不但曾追隨李世民,南征北戰,掃平天下。後來更是隨同李世民一起,締造了貞觀之治。除此之外,軍方有一大堆貞觀年間留下來的絕世猛將,李家宗室內部,也有一大堆掌握實權的王爺和公主……

有這樣一羣人在手底下做事,李治當時的壓力,自然可想而知。如何才能從這些人手裏面收權,就成了李治即位之初,最頭疼的問題。

不過好在,面對這些勳貴老臣,李治也有兩個優勢。第一,他是正統太子即位,而且是嫡子,在名分上無懈可擊。第二,李治比較年輕,就算是靠一個‘熬’字,也能熬死這些老臣。等到將來這些老臣死光了,這期間李治再培養足夠的心腹,自然可以順利掌權。

出於這個態度,李治即位之後,一方面開始提拔那些出身寒門的官員,希望他們能夠從這些老臣們手裏分權。另一方面,李治也開始全力扶持外戚,希望外戚黨強大之後,能夠幫自己一起爭權。與此同時,李治還盡力保證各方勢力的平衡,穩固自身的皇位。唐朝對外戰爭也基本全部停止,堅決不給老臣黨和軍方建功立業的機會,以免他們將來尾大不掉。

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李治的控制範圍內。接下來,似乎只要慢慢熬時間,熬死大多數老臣之後,李治自然能夠全面掌權。

李治在位期間做了什麼?爲什麼晚年會被武則天奪權? 第2張

但就在這個時候,有兩個意外,先後發生,徹底打亂了李治的佈置。

第一個意外,是李治的皇后王氏。

李治的皇后王氏,是李治的原配夫人。早在李治還沒被立爲太子的時候,就嫁給了李治。但是,王氏的生育能力似乎有問題,一直沒有子嗣。再加上李治上位之後,又開始逐漸納妃,這更是給王皇后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爲了穩固自身的皇后位置,王皇后最後選擇了和老臣黨聯手。老臣黨爲了權力,也開始極力支持王皇后。

但如此一來,李治辛辛苦苦締造的外戚黨,就和老臣黨站在了一起。非但沒能幫李治一起制衡老臣們,反倒是成了李治的阻礙。所以,在這之後,李治越發討厭王皇后,這也爲後來李治廢后埋下了伏筆。

第二個意外,則是房遺愛謀反案。

房遺愛謀反案,簡單來說,就是房遺愛和妻子高陽公主,陰謀造反。高陽公主是李世民的女兒,也就是李治的姐姐,而房遺愛則是唐初名相房玄齡的次子。兩人不但是頂級二代,同時還掌握了很大的權力。比如房遺愛,當時就掌握了皇族的大半財權。

在李治登基三年之後,高陽公主誣告房遺愛的哥哥,也就是房玄齡的長子對自己無理。高陽公主的本意,是希望以此來搶到這位大伯哥的爵位,給自家老公。但此後,李治派長孫無忌進行調查後卻意外發現,房遺愛和高陽公主夫婦,竟然陰謀造反。

此後,長孫無忌藉此大做文章,牽連了大量的李家宗室進來,或殺或貶。經過這場謀反案之後,李家宗室黨遭到了殘酷的打擊,瞬間失勢。自此之後,以長孫無忌爲首的老臣黨,便開始在朝堂上一家獨大了。

老臣黨的一家獨大,讓李治開始警覺,意識到自己或許很難靠‘熬時間’掌權,已經到了必須要解決老臣黨的地步。

但是,如何解決老臣黨,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李治在位期間做了什麼?爲什麼晚年會被武則天奪權? 第3張

老臣黨畢竟都是勳貴功臣,貿然動手,非但不會起到任何作用,弄不好還會把李治自己給玩沒了。所以當時的李治,也是十分苦惱此事。

但恰在此時,武則天的出現,則是給李治提供了一個近乎完美的選擇。

武則天原本是李世民的才人,在李世民去世之後,按照當時的制度,出家爲尼。但是後來,李治去寺廟給李世民上香的時候,卻意外見到了武則天。在李世民病重期間,兩人一直陪伴在李世民身邊,所以就有了私情。此時再次見面,自然舊情復燃。

當時的李治,或許也只是出於刺激的心理,並沒有想太多。但隨着李治接二連三前往感業寺,王皇后就發現了這件事。王皇后發現之後,非但沒有在意,反倒意識到這是一個打擊宮內寵妃的機會。後來,在王皇后的安排下,武則天還俗入宮,成了李治的妃子。

武則天入宮之後,很快就取得了李治的寵愛。不過接下來,武則天並不滿足於做一個普通妃子,而是想做皇后。但武則天也知道,皇后的背後,有很多朝臣們支持,自己想做皇后並不容易。所以,武則天此時也開始積極結交朝臣。

但是,隨着武則天開始結交朝臣,武則天卻發現,朝堂上那些實權大臣,比如長孫無忌等人,根本不願意搭理她。這主要是因爲,武則天並非出身關隴集團。她父親武士彠,雖然是唐朝的開國功臣,但卻並非出身關隴士族。再加上當時的這些權臣們,基本上都支持王皇后,自然不會搭理武則天。

李治在位期間做了什麼?爲什麼晚年會被武則天奪權? 第4張

所以最後,武則天只能將目光投向那些寒門官員。雖然這些寒門官員,權勢有限,但好歹還願意搭理她,也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隨着武則天開始結交寒門官員,形成了一股新的政治實力,李治忽然發現,扶武則天上位是最好的選擇!武則天父親早已去世,和武家關係也一般,就算扶上去,將來也不會有外戚勢力過大的威脅。而且,武則天代表的是寒門官員黨派,扶持寒門官員,同樣可以和老臣黨爭權。最關鍵的是,這些寒門官員,本質上不會像外戚黨一樣,完全支持武則天,他們本質上還是李治的人。

顯然,扶武則天上位,是一個近乎完美的選擇。

從這時開始,李治便有了廢后的想法。但顯然,老臣們不可能支持他廢后。這樣一來,能否廢后,就成了李治能否掌握絕對話語權的關鍵。如果李治能廢后,就意味着唐朝由他說了算。而如果李治不能廢后,就意味着唐朝只能由老臣們說了算。

此後的一年多時間裏,李治開始大力扶持武則天這邊的寒門官員,讓他們足以在朝堂上抗衡老臣黨。與此同時,李治還開始積極獲得軍方的支持。一年多以後,隨着許多寒門官員,已經身居高位,李治的命令已經可以順利貫徹下去。再加上軍方已經明確表態,不會干預李治的家事。於是,公元655年,李治正式下令廢后,隨後立武則天爲皇后。

‘廢王立武’事件的發生,標誌着李治徹底掌握了大權,同時以武則天爲首的寒門黨,也開始徹底崛起,可以徹底抗衡老臣黨。

李治全面掌權之後,馬上開始重啓唐朝對外的戰爭。此後十多年時間裏,唐朝基本上每年都會對外打仗。經過十多年的戰爭後,李治打垮了西突厥,徹底控制住整個西域。同時,李治還徹底滅掉了高句麗,解決了東北方向的隱患,將整個遼東地區乃至朝鮮半島,收入到唐朝版圖之內。

至此,唐朝版圖達到了極致,李治的個人威望,也空前提升。

與此同時,在唐朝內部,李治也在持續打壓老臣黨,打壓關隴集團。在廢王立武事件結束後,李治繼續提拔寒門官員,持續從老臣黨手裏奪權。另外,兩年之後,李治還將洛陽提升爲東都,並且正式遷都洛陽。對於關隴集團來說,長安以及關中地區,是他們的老巢。而洛陽地區,則可以遠離關隴集團的束縛。李治遷都之後,關隴集團的影響力,也進一步下降。

遷都洛陽之後,李治進一步擺脫了關隴集團對他的束縛,同時也進一步掌握了權力。又過了兩年之後,武則天暗中指使麾下官員,誣告長孫無忌謀反。此後,長孫無忌等老臣被徹底流放。經過這件事後,老臣黨被徹底解決,再加上對外戰爭的節節勝利,李治的個人威望逐步提升。到了這個時候,李治已經可以做到獨掌皇權。

李治在位期間做了什麼?爲什麼晚年會被武則天奪權? 第5張

但是,在這之後不久,李治的身體開始越來越差,經常頭暈目眩。嚴重的頭疼病,讓李治處理朝政,越發力不從心。

這個時候,李治便不得不再次面臨一個選擇:讓誰幫他處理朝政。

正常來說,皇帝無法處理朝政的時候,自然是應該有大臣們代勞。但問題是,李治好不容易將老臣黨打壓下去,收回了權力,自然不願將權力再下放給大臣們。至於宗室成員,那就更不靠譜了。不管是出於哪種考慮,李治都不可能放權給宗室。而李治的太子,當時也相對年幼,無法替李治處理政務。

這樣一來,武則天就成了替李治處理朝政的最佳人選。

於是,從公元660年開始,也就是以長孫無忌爲首的老臣黨,被驅逐流放一年多以後,李治正式下詔,讓武則天幫忙處理朝政。從這一年開始,武則天也開始直接插手朝堂。

武則天剛剛涉足朝堂的時候,大家其實都很清楚,武則天既是代表皇帝,同時也是代表寒門官員這一派。而與之相對的,則是以宰相上官儀等人爲首的關隴貴族派。最開始的時候,雙方還能友好相處,因爲上官儀等人,不光是出身關隴集團,同時也是太子李弘那一派,而李弘是武則天的親兒子。但是隨着時間的流逝,雙方的矛盾也越來越大,漸漸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

四年之後,公元664年,隨着武則天在朝堂上權力越來越大,李治也開始逐漸對她不滿。於是,上官儀等人趁機勸李治廢后。李治當時也動了廢后的念頭,但是之後,李治考慮到武則天領銜的寒門黨,對關隴集團有很大的制衡作用。再加上武則天得知消息後,急忙到李治面前哭訴,李治對武則天也確實有真感情。所以最後,李治還是沒能廢后。

李治在位期間做了什麼?爲什麼晚年會被武則天奪權? 第6張

但如此一來,李治就把上官儀等大臣們,徹底坑了。當時李治想得很好,就是希望雙方可以相互制衡,形成一個平衡。但這件事之後,不到一年,武則天就開始展開了報復,指使麾下的官員,誣告上官儀等人謀反。此後,武則天將此事做成了鐵案,直接除掉了幾位宰相。

幾位出身關隴集團的宰相,先後被清理掉,這對關隴集團固然是一個重大的打擊。但同時,也讓武則天的地位,再一次提升。

就在這場謀反案發生的同一年,武則天和李治一起,封禪泰山。封禪之時,武則天就在李治身旁。這次封禪,也坐實了武則天身爲唐朝二號人物的地位。

此時的李治,對於武則天可以說是又愛又恨。李治既需要武則天幫他制衡關隴集團,同時也討厭武則天威脅了他的皇權。不過,此時的李治,對武則天其實還沒有那麼忌憚。畢竟,此時的武則天,所有的權位,都來自於這個皇后的身份。只要李治願意,隨時都可以廢掉武則天。這也就意味着,局面還在李治的控制範圍內。

再加上武則天因爲早年的原因,對武家的外戚一直不太友好,只願意扶持寒門官員。而太子李弘,又是武則天的兒子。所以在李治看來,就算武則天掌權,將來最壞的結果,也就是做一個掌權的太后。而且,等太子李弘年齡再大一些之後,自己完全可以將武則天的權力,逐步移交到太子手上。這樣的話,所有的問題就都不是問題了。

但是,幾年之後,又一個意外的發生,再次打亂了李治的所有安排。

公元675年,太子李弘因病去世,死時僅僅只有23歲。

李弘的死,無疑徹底打亂了李治的佈置,更是讓李治悲痛萬分。李弘死後,李治甚至破例追封自己的兒子爲皇帝,這在整個中國歷史上,也是極爲罕見的。不過好在,李治的兒子數量不算少,光是和武則天所生的兒子,就還有三個。所以,李弘死後,李治很快又立了自己的嫡次子李賢爲太子。

在李治看來,雖然換了太子,但自己的計劃,最多也就是推遲了幾年而已,最後結果還是一樣的。

但從後來的歷史來看,李治的這個判斷,顯然是錯誤的。

李治在位期間做了什麼?爲什麼晚年會被武則天奪權? 第7張

隨着李弘的離世,原本勉強對武則天還有點影響的太子黨,徹底煙消雲散。而且,隨着武則天掌權時間越來越長,武則天開始體會到權力帶來的快樂。這種快樂,讓武則天的野心進一步開始膨脹。再加上李治的身體情況進一步惡化,武則天在朝堂上的地位,也再進一步提升。

最要命的是,在李弘之後,被李治封爲太子的老二李賢,有點問題。

在正史上,李賢是李治和武則天所生的二兒子。但是根據野史傳聞,李賢的生母其實是武則天的姐姐,李賢是李治和武則天的姐姐偷情所生。但因爲武則天的姐姐,當時已經嫁人,偷情的名聲實在不好聽。所以李賢出生後,就被過繼給了武則天。

當然,這個說法,只存在於野史當中。但從後來的歷史發展來看,這個說法可能是真的。

李弘死後,在立李賢之前,李治曾經糾結過很長一段時間。李治其實也看出了,武則天過於勢大,可能會威脅到太子的位置。所以這個時候,李治想出了一個別出心裁的辦法,那就是直接禪位給武則天。

禪位給武則天,或者說讓武則天直接全權負責朝政,聽上去有點扯。但從當時的政局來看,確實有一定的可行性。因爲李治雖然有病,但他還活着。就算讓武則天處理朝政,武則天將來還是要傳位給兒子,和他自己傳位給兒子沒有區別。再加上李治做太上皇的話,其實也可以影響朝局,反倒可以制衡武則天。

但李治的這個念頭,遭到了大臣們的堅決反對。最後,因爲各方面的反對,李治只能放棄了這個念頭,立李賢爲太子。

然而李治萬萬沒想到的是,他的這個選擇,卻打開了一個潘多拉魔盒。從這時開始,武則天意識到一個問題:就算自己是女人,也未嘗沒有機會當皇帝!

所以,在這之後,武則天開始繼續發力,爭取更多的權力。在李賢當上太子後不久,武則天便召集了一大批寒門文官,幫她編撰了一堆書,同時讓這些文官參議政務。如此一來,宰相的權力,就被進一步分割了,被武則天所掌握。同時,武則天也開始將矛頭對準李賢,限制李賢的權力。

李治在位期間做了什麼?爲什麼晚年會被武則天奪權? 第8張

而作爲太子的李賢,最開始的時候,還沒意識到什麼,只是認爲是武則天對他教導得比較嚴格。畢竟,李賢從出生的時候開始,就已經是武則天的兒子了。但是後來,隨着李賢逐漸長大,某天忽然從宮女的議論中得知,自己可能是武則天姐姐的兒子。而自己的生母,武則天的姐姐,早已經死於武則天的黑手。

再聯想到武則天幾年來對自己的打壓,李賢開始堅定認爲,這是武則天有意識地在壓制自己。

想明白這件事後,李賢開始主動爭權,打算凝聚出一個太子黨,穩固自己的權位。可李賢的這些手段,自然逃不過武則天的眼睛。幾年之後,公元680年,武則天指使朝臣,誣告李賢謀反。而且後來,真的在東宮查出了幾百具盔甲,李賢謀反的罪名因此被坐實。此後,李治不得不下旨,正式廢黜了李賢。此後,李治改立老三李顯做太子。

這個時候的李治,身體情況已經相當惡劣,早已無法再處理朝政。再加上李賢被廢,所有的權力,都落到了武則天手裏。所以這個時候,李治開始急忙做補救措施,想要制衡武則天。

爲了制衡武則天,李治將多位權柄重臣,提拔進中樞擔任宰相,掌握實權,希望他們能夠和武則天抗衡。這其中,有之前堅決反對李治禪位的宰相郝處俊,有朝鮮半島大敗日本的名將劉仁軌,有直言敢諫的薛元超,有經略西域十多年、威震北方的名將裴行儉……總之,李治緊急提拔了一堆官員,希望他們能夠輔佐太子,對抗武則天。

但到了這個時候,李治昔日極力打壓關隴集團的弊端,開始凸顯了。

因爲李治極力打壓關隴集團,導致關隴今天青黃不接。這幾個猛人,雖然確實都很猛,但無一例外,年齡都已經極大。在接下來的幾年裏,這幾個人先後去世,有的甚至還死在了李治前面。就算比李治晚死兩年,也都到了動彈不得的時候,根本無法立身朝堂和武則天抗衡。

反觀武則天,則開始將權力的觸角,伸向大唐的每個角落。這種趨勢,連李治都無法阻止。至於新上位的太子李顯,本就是個性情懦弱,才能一般的人。再加上之前有李賢的先例,李顯成了太子之後,根本不敢和武則天爭權。

如此,接下來的幾年裏,武則天的權勢非但沒能得到遏制,反倒是進一步膨脹了。

李治在位期間做了什麼?爲什麼晚年會被武則天奪權? 第9張

公元683年,飽受頭疼病困擾的李治,終於死在了洛陽。臨死之前,李治既忌憚武則天權勢過大,又怕沒了武則天,關隴集團會死灰復燃。以李顯的能力和性格,根本無法治理這個國家。所以,臨死之前,李治只能讓武則天繼續幫忙處理朝政,同時讓宰相裴炎等人才,參與輔政。

然而,李治臨死之前,卻再次誤判了兩件事。一件事是武則天的野心,在李治看來,武則天撐死了也就是一個掌權的太后,絕不可能搶自己兒子的皇位。另一件事,則是當時武則天的影響力,已經遠超他的想象。他遺命輔政的裴炎,其實也是武則天的人。非但如此,朝堂上的宰相團體,也都被武則天不知不覺換上了自己的人。就連京城內的守衛將軍,也都被武則天換成了自己的人。

公元683年,十二月,李治去世。李治死後,太子李顯順利即位,但僅僅55天后,武則天便發動了政變,廢掉了李顯,改立老四李旦爲帝,全面掌握了大權。

七年之後,公元690年,武則天再次廢掉李旦,從自己的兒子手裏搶過了皇位,成了一代女帝。

回顧李治的一生,我們不難發現,李治其實是一個好皇帝。李治在位期間,唐朝的版圖達到了極致,國家繁榮,國內百姓壓力相對較小,國內矛盾被進一步緩和。文化昌隆,法治建設也富有成效。作爲歷史上第四個封禪泰山的皇帝,李治完成了自己父親李世民都沒能達成的壯舉。以他在位時的政績來看,確實是合格的。

但同時,武則天的掌權,卻超出了他的控制。

武則天的上位,很難說到底是好是壞。武則天在位期間,確實也做了很多好事,爲中國的歷史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同時,武則天在位期間,屠戮李家皇室,收縮軍力,後期濫用酷吏,這些確實都是武則天的失敗之處。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武則天的失敗,其實也是李治的失敗。

對於李治這位皇帝,後世實在是很難評價。

但顯然,他應該算是一個好人,也算是一個好皇帝,更是一個成功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