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林黛玉看到了晴雯的什麼作爲,纔想着站隊花襲人?

林黛玉看到了晴雯的什麼作爲,纔想着站隊花襲人?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紅樓夢》,中國古代章回體長篇小說,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認爲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後40回作者爲無名氏,整理者爲程偉元、高鶚。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爲背景,以富貴公子賈寶玉爲視角,以賈寶玉與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婚姻悲劇爲主線,描繪了一些舉止見識出於鬚眉之上的閨閣佳人的人生百態,展現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劇美,可以說是一部從各個角度展現女性美以及中國古代社會世態百相的史詩性著作。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林黛玉選擇站隊花襲人目的何在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在寧榮兩府,有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賈寶玉是個香餑餑這事,誰也改變不了。誰讓賈寶玉贏在一個好出身,世家正牌公子這一項就夠了,還佔了一個銜玉而生。

命好運好的賈寶玉是個香餑餑,自然是千人捧萬人追的,這裏頭的彎彎繞繞是大了去的。

賈母因着自己最疼愛的女兒讓自己體驗一回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傷後,就早早把唯一的外孫女接到身邊,想把她培養成賈寶玉以後的正房太太。

王夫人作爲賈寶玉的親媽,想着賈寶玉是自己以後的靠山,自然在給他選媳婦事情上必須得如自己的願,她給賈寶玉選擇了自己姐姐的閨女。

這裏面賈母支持的就是林黛玉,王夫人支持的則是薛寶釵。不管這兩方如何暗地裏較量,終究有一天能有個最終結果,畢竟香餑餑賈寶玉只有一個。

這正房太太的人選最終花落誰家,很多人心裏很關心,這羣關心的人中,有一小部分的人是重中之重,那就是賈寶玉怡紅院裏那些一心想成爲賈寶玉屋裏人的丫頭們。

林黛玉看到了晴雯的什麼作爲,纔想着站隊花襲人?

賈寶玉的怡紅院裏的人員配備是非常充足的,大丫頭花襲人,二等丫頭晴雯,麝月,秋痕,還有之前攆走的茜雪等,剩下的丫頭們個個也是心裏非常活躍。

能在屋裏端茶送水的都是上頭寫出來的叫得出名號的丫頭,活躍度最高的應該就是花襲人和晴雯。

花襲人仗着自己一幅忠心耿耿,且因着年歲大有想法,第一時間參與到了賈寶玉的通人事的過程中,而後更是在半推半就中把自己獻給了賈寶玉。

近水樓臺先得月,花襲人真的是佔據了有利位置,給自己創造了最有利的條件,她的付出都讓賈寶玉對她刮目相看,無形中添加了她以後成爲賈寶玉房裏人的籌碼。

比不得花襲人有優先權,且又有心計有作爲,晴雯則是靠着自己的能耐給自己打江山。晴雯長得標緻,且又是個針線活好的,就是個性火爆,奈何賈寶玉偏偏喜歡這個。

晴雯因着自己得賈寶玉的寵,又想着自己是賈母給安排到賈寶玉屋裏的,以後的前程估摸着就是賈寶玉的房裏人,八九不離十了。

晴雯的想法很美好,可架不住賈寶玉也有心情不佳的時候,從王夫人屋裏惹得金釧被開除後心情低落,又冒雨回來淋成落湯雞,剛腳踹花襲人,這邊晴雯還把扇墜給弄壞了。

林黛玉看到了晴雯的什麼作爲,纔想着站隊花襲人? 第2張

賈寶玉本就心情不佳,對晴雯弄壞扇墜一事就提出批評,晴雯本就是個不饒人的嘴,兩個人一來一回,還帶着氣性,互相都惱了。

花襲人被踹吐血了還不得不出來和稀泥,沒曾想被晴雯抓到措辭不當,被拉進這場戰爭中。

賈寶玉氣性大,想着去找王夫人把放晴雯出去,最後花襲人給攔住了,怡紅院的丫頭們都跪下才完事。

賈寶玉看到這樣情形,把花襲人給扶起來,自己坐下暗自流淚,花襲人和晴雯都站在邊上掉淚,而其他人則自行散去。

這個時候,林黛玉進門了,笑着打趣輸是不是因爲端午節爭糉子吃才掉眼淚,還指着花襲人說賈寶玉不告訴她原因,就讓花襲人這個好嫂子告訴她。

花襲人趕緊讓林黛玉別打趣她,林黛玉一來插科打諢的,就讓氣氛都活躍起來了。可大家需要注意到一點就是,在林黛玉進門之前,晴雯哭着本要開口的,看到林黛玉進來後,就自己出去了。

林黛玉看到了晴雯的什麼作爲,纔想着站隊花襲人? 第3張

林黛玉一進門就喊花襲人爲嫂子,還說她是好嫂子,表面自己的態度是站隊花襲人的。這花襲人是時不時都提防林黛玉,內心更支持薛寶釵成爲賈寶玉的正房太太。

如今林黛玉這樣站隊自己,選擇支持自己,讓花襲人內心其實有一種小躁動,一種小雀躍。

林黛玉爲何要在這個時候選擇站隊花襲人呢?其實林黛玉是有目的的,目的就是爲了保護晴雯。

林黛玉進門的時候,賈寶玉,花襲人和晴雯都在掉淚,證明這件事事關這三人,而晴雯在自己一進門就退出,證明這次戰爭晴雯是那個輸了的。

恰恰是因爲晴雯在自己一進門,把原本想要說出的話收了回去,不張嘴主動退出,這是對林黛玉這個客人的肯定,還是晴雯懂大局明事理的一種做法。

林黛玉看到晴雯如此作爲後,纔想着站隊花襲人,讓花襲人從內心裏把和晴雯的這次紛爭糾葛降到最低限,使得晴雯不會成爲花襲人的眼中釘,讓這個林黛玉心裏那個明事理懂大局的晴雯能繼續在怡紅院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