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皇太極作爲努爾哈赤的第八個兒子 他是怎麼繼承皇位的

皇太極作爲努爾哈赤的第八個兒子 他是怎麼繼承皇位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8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身爲努爾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極爲何能夠繼位?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雖然是清朝的開國皇帝,但實際上,清朝是在他的兒子皇太極繼位後,才正式建立的。

爲什麼這麼說呢?努爾哈赤戎馬一生,用祖父遺留下來的十三副甲冑起兵,統一了分散兩百年的女真族,建立了八旗制度,總的來說就是清朝的國本是由他打下來的。

可是努爾哈赤在位時期,滿族不叫滿族而是稱作“女真族”,清朝的國號也不是大清而是大金,直到四貝勒皇太極繼位,才創建了真正意義上的清朝。

皇太極作爲努爾哈赤的第八個兒子 他是怎麼繼承皇位的

除此之外,縱觀努爾哈赤的一生,他只是建立了政權,創建了國家,但卻並沒有稱帝,而是被稱爲可汗。

然而皇太極也是在征服了朝鮮、內蒙之後,憑藉着“傳國玉璽”才登上了皇位,並且給自己上了尊號“寬溫仁聖皇帝”,將族名改爲滿族,將國號改爲大清。

首先,皇太極的名字在歷史上有着很多爭議,他有着許多名字例如黃臺吉、洪太極、等等,在明末清初的文獻中記載不一,所以根本無法分辨哪個纔是他真正的名字。

許多現代學者都認爲,皇太極並不是他真正的名字,而是一個稱號,源於蒙古貴族的稱號“渾臺吉”。

甚至俄羅斯漢學家G·V·戈爾斯基曾認爲皇太極的本名是“阿巴海”,並且這一觀點還曾被西方學界所接受,但在滿文和漢文的文獻記載中並沒有出現過這個名字。因此這個問題至今也沒有準確的答案。

皇太極出生於萬曆二十年十月二十五日,他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個兒子,而他的母親葉赫那拉·孟古哲哲是西海女真葉赫部首領的女兒。

皇太極從小就聰明伶俐,更有着過目不忘的本事,再加上他從小就喜歡讀書,所以成爲了努爾哈赤諸將中唯一一個識字的。

由於他的父親常年在外征戰,所以皇太極從七歲就開始主持家政了,他的年紀雖小,但卻將家中大大小小的事都安排得十分妥當。

出身於遊牧民族的他自然不會落下看家本領,從五歲就開始學習騎射,七歲就能彎弓狩獵,小小年紀就有一身不俗的武藝。

到了二十歲的時候皇太極就可是跟着父親外出征戰了,二十四歲時憑藉着自己出色的能力擔任了正白旗的貝勒,二十五歲時又成爲了四大和碩貝勒之一,與努爾哈赤一同商議政事。

可即便他如此出色,也沒有成爲努爾哈赤欽定的繼承人,他的繼位是被“擁立”的。

皇太極作爲努爾哈赤的第八個兒子 他是怎麼繼承皇位的 第2張

要知道努爾哈赤一共有十六個兒子,其中優秀的不止皇太極一個,而且努爾哈赤在選擇繼承人這件事情上,更加傾向於嫡長子繼承製,所以他最初選擇的繼承人是長子褚英。

褚英雖然在戰場上十分勇猛,屢立奇功,但他這個人心胸狹隘,與衆多兄弟不合,甚至還常常說自己將來繼位後要殺死所有與他不合的人。

之後,他的這些言行被人告發了,努爾哈赤曾給過他一次改正的機會,但褚英卻不思悔改,甚至還因此對努爾哈赤懷恨在心。他開始結交黨羽,想要伺機報復,甚至在努爾哈赤出兵時,還寫下詛咒對天地焚燒,詛咒努爾哈赤出征失敗。

努爾哈赤得知後十分氣憤,將這個不知悔改的長子幽禁了兩年,最終褚英被努爾哈赤以不知悔改的罪名處死了。

褚英死了,那繼承人自然就輪到次子代善了,努爾哈赤也曾說過,在他死後要將幼子和大福晉託付給大貝勒代善照顧。

雖然努爾哈赤沒有公開選擇繼承人,但這句話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他要將汗位交給代善。

可是在天命五年,有人告發代善與大福晉阿巴亥有私情,這讓努爾哈赤十分生氣,在派人調查後發現確有其事。

經此一事,代善雖然沒有被處死,但卻失去了成爲繼承人的機會,甚至還有人猜測,這是皇太極爲了爭權所用的計謀。

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爾哈赤在“寧遠之戰”中被明朝守將袁崇煥擊敗,這讓他十分鬱悶,之後還因此患上了重病,最終因病去世。

在努爾哈赤死後,國不可一日無君,正當諸位貝勒大臣們商議此事時,代善的兒子嶽託和薩哈廉推舉了皇太極,並且表示四貝勒才德冠世,當速繼大位。

皇太極的纔能有目共睹,並且深得努爾哈赤的喜愛,由他來繼承汗位自然是再適合不過,更何況還有大貝勒代善的鼎力支持,所以衆人都同意由皇太極繼承汗位。皇太極雖然再三推辭,但最終還是被擁舉爲大汗,並且將年號改爲了“天聰”。

皇太極作爲努爾哈赤的第八個兒子 他是怎麼繼承皇位的 第3張

次年,天聰元年(1627年),皇太極親自率軍征討明軍,可是袁崇煥趁着後金權利變更的時間,修城屯田,將山海關的四座城池修復一新,並且增加了守城的兵力。

因此皇太極連續攻城十幾天後發現,這幾座城池固若金湯,自己不但沒有取得絲毫進展,反而損失慘重,無奈之下只好選擇撤退。

既然正門進不去,那就繞道而行,於是皇太極轉身就帶着大軍來到了蒙古,在喜峯口一帶從長城最薄弱的地方掘牆而入,直接進入了華北平原。

後金的軍隊突然出現在境內,將明朝上下嚇了一跳,不過袁崇煥作爲明朝的抗清名將,很快就做出了應對措施,他趁着皇太極還沒出唐山時就派遣先鋒部隊攔截,但卻沒想到先鋒部隊被皇太極盡數殲滅,隨後袁崇煥便親自在天津薊縣攔截,並且還向皇帝保證,不讓金軍越過薊州一步。

但他沒想到皇太極更改了路線,避開了薊西直奔北京,袁崇煥只好連忙率軍回援京都。

雖然這兩次失敗不是袁崇煥所願意看到的,但崇禎帝卻對他起了疑心,甚至還因此懷疑袁崇煥是不是私下通敵。

因此崇禎帝拒絕了袁崇煥入京修整的要求,他擔心袁崇煥發動政變,將自己直接送給皇太極。

即便如此,袁崇煥還是死死地守住了京城,接連兩戰都取得了勝利,並且讓金軍被迫撤軍了,解除了京都之圍。

但這卻讓皇太極十分惱火,勝利就在眼前卻怎麼也跨不過這道坎。在經過一番思索後,皇太極心裏有了一個計劃,既然我打不過你,那我就毀了你。

在之前與袁崇煥的交戰中,金軍俘獲了兩個太監,在皇太極的操控下,這兩個身處牢獄的太監聽到了袁崇煥通敵的消息

皇太極作爲努爾哈赤的第八個兒子 他是怎麼繼承皇位的 第4張

第二天,其中一個太監趁着守衛“疏忽”逃了出去,並且將此事上報給了崇禎帝,崇禎帝在聽完太監的彙報後,十分憤怒,當即便下令將袁崇煥逮捕入獄,並且下令處死了。

這場戰役被稱爲“己巳之變”,皇太極雖然沒有攻下北京,但卻用計謀除掉了袁崇煥替父親報了仇,同時在袁崇煥死後,明朝再也沒有他這樣的守城之將了,滅亡已經是註定的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