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張飛之所以不請戰華雄,是因爲他看出了什麼潛規則?

張飛之所以不請戰華雄,是因爲他看出了什麼潛規則?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華雄囂張叫陣,張飛爲何默不作聲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戰華雄,關羽請戰,張飛默不作聲。這跟關、張二人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關羽的性格是“善待士卒而驕於士大夫”;張飛的性格是“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張飛商販出身很有錢。他一直想通過自己的資產融入到士大夫的圈子。爲此不惜散盡家財支持有皇族身份的劉備起兵討伐黃巾。不僅如此,張飛在言行上(至少在行動上)也向士大夫靠攏。

他之所以不請戰,是因爲他看出了其中的潛規則。什麼潛規則呢?那就是按實力大小分功勞。

別以爲十八路諸侯對付不了一個小小的華雄,真要對付不了他們還不如趁早解散。

張飛之所以不請戰華雄,是因爲他看出了什麼潛規則?

十八路諸侯聯盟討伐董卓,誰都知道一開始的功勞最好賺,往後大BOSS呂布、董卓出場了,功勞就難拿了!所以一開始意識到這一點的諸侯都開始做小動作。

比如說鮑信就讓弟弟鮑忠搶在孫堅之前攻打汜水關。雖說最終送了人頭,但這確實是赤裸裸的搶功。

再比如先鋒孫堅節節勝利,供糧官袁術就不痛快了,憑什麼功勞讓你孫堅拿了,我卻花錢供着糧食,屁嘛撈不着。因此他果斷斷糧,導致了孫堅的大敗。

本來袁術這種背後使絆子,影響團結的行爲是要嚴懲的,但最後卻不了了之,爲什麼呢?還不是人家手上有糧食,惹不起!

大家都有想法該怎麼辦?正好華雄下關挑戰,於是十八路諸侯就心照不宣,大家不是想分功勞嘛?這不就送過來了,論實力排隊拿吧?

這也是爲什麼袁術會第一個派將挑戰華雄。他除了兵多,最主要的是他還掌握着諸侯的吃飯(淮南在當時是最主要的產糧區),得罪不起,有功勞那得先緊着人家來。

這波功勞賺得爽!我得意地笑我得意地笑

不過袁術錯誤的估計了形式,派出的驍將俞涉並不給力,送了人頭。你不給力錯過了機會就相當於放棄了這個功勞。於是第二個有糧大戶冀州刺史韓馥(冀州在當時是產糧大區)站出來了,他派出了上將潘鳳出場。當然潘鳳也不給力,也送了人頭。於是乎就輪到了盟主袁紹。

袁紹身爲盟主排在第三,他最主要的短板就是糧食不足,袁紹的轄區渤海郡並不是一個富庶的地方,糧草非常的金貴(也難怪聯盟解散後袁紹會摒棄道德強佔冀州),再加上距離會盟點又非常遠,押運糧草只能讓最得力的大將顏、良文丑來幹。輪到袁紹出場時,他無將可派,只能哀嘆:“可惜吾上將顏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

張飛之所以不請戰華雄,是因爲他看出了什麼潛規則? 第2張

一直想融入士大夫圈子的張飛對士大夫的行爲做派是有研究的。他們這些心照不宣的小心思,有過研究的張飛是清楚的。

本來他們可以代表排名第四的公孫瓚出戰,但在華雄下關之前,袁紹賜給劉備一個馬紮子,雖然袁紹目的可能是分散公孫瓚的實力。但對劉、關、張來說這也是一個機會,一個和十八路諸侯並列的機會。

既然分出來了,對張飛來說這種論資排輩拿功勞的事輪還不到他們,還是按照潛規則排隊。所以華雄連勝兩場時,張飛並不急着站出來。

但這種事,有着“輕視士大夫”性格的關羽是不懂的,見聯軍連輸兩場,忍不住就站了出來。

有人插隊,本來應該拿下這個功勞的袁術又不爽了,言語上很是夾槍帶棒。話雖然不好聽,但是也代表了不少諸侯的心思。

本來想和他們爲伍的張飛,見到袁術這般氣量,尤其是關羽斬了華雄之後,袁術還叫囂:“俺大臣尚自謙讓,量一縣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揚威!”讓有着嫉惡如仇性格的張飛將袁術之流歸在了小人行列,也因此當場翻了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