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隨着時間的發展,不同朝代的貨幣是如何演變的?

隨着時間的發展,不同朝代的貨幣是如何演變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8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貨幣,俗稱錢,是商品交換的產物,是在商品交換過程中從商品世界分離出來的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是通貨的一種。對於錢,從古至今,無論中外,都是被高度關注的物品,因爲貨幣關係重大。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從國家層面上來說,貨幣關係着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所以會針對貨幣制定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從百姓的角度來看,貨幣關係着自己的生存問題,因此會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從事某項工作或者是發展某項事業,從而賺取自己的錢幣報酬。

那麼中國發展5000多年,在古代時候的貨幣有怎樣的演變歷程?

中國古代貨幣的起源

談起中國貨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的原始社會時期,距離現在恐怕已是近萬年了。

因爲當時人們已經開始培育牲畜以及自己種植一些農作物,並且使用石頭製作的工具已然是非常的先進,甚至還有一些金屬礦石製作的工具,所以當時的人類發現自己的基本需求開始發生變化,從完全的自給自足轉變爲希望用自己多餘的物品與他人進行交換。

如此一來,人們的貨幣雛形就出現了,即用來交換的物品本身具有了貨幣功能,這個情況隨着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纔開始慢慢地發生改變。

這個變化,即不再是什麼物品都能作爲交換,一般都是人們普遍認可且硬性需要的纔會作爲貨幣進行各種交易,例如各種必備的生產工具;以及人們逐漸使用一些固定的物品作爲類似貨幣的存在,例如骨頭、龜殼等。

隨着時間的發展,不同朝代的貨幣是如何演變的?

一直髮展至夏朝,擁有貨幣功能的固定物品再次發生新的變化,即海貝的誕生,海貝作爲貨幣的使用,標誌着中國古代貨幣真正的開端,當然並不是所有海貝都能作爲貨幣使用。

據古代文獻顯示,因爲海貝本身的外觀精美乾淨,並且有着確定的單位“個”,在五花八門的海貝之中,只有齒貝(也叫貨貝)才能作爲貨幣成爲交易的媒介。

貝貝的形制都是大小不一,正面有着溝槽及齒紋的特徵,背面隆起,一般長度爲1.5-3釐米,寬度爲1釐米左右。

因此,中國古代貨幣的起源是原始社會時期,但是到真的有固定的且只作爲貨幣的物品,是在奴隸社會的夏朝纔開始誕生的。

奴隸社會時期貨幣的演變

1,夏、商、西周時期

根據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的考察研究,在夏朝時期,以物換物的方式並沒有被淘汰,依然屬於當時市場交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海貝只是作爲貨幣的使用方式之一。

到了商朝,除了以物換物和海貝之外,開始出現仿海貝鑄造的貨幣-貝幣,例如用石頭、獸骨等製作的貝幣,這樣的情況一直延續至西周。

而西周時期,除了海貝、骨貝、石貝和以物換物的方式之外,還有極其少量的金屬稱量貨幣,即銅幣、金銀之類的貨幣。

但是,事實上在夏商西周時期,對於貨幣的發展,其實主體依然是以物換物,然後其他市場上出現的貨幣作爲輔助交易的存在。

隨着時間的發展,不同朝代的貨幣是如何演變的? 第2張

2,東周的春秋時期

中國古代的人類社會發展至春秋時期,貨幣也發生巨大的變化,之前以物換物和海貝已然不足以支撐物品交換的需要,更不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因此在春秋時期形成一個實物交換、金屬稱量、貝幣、珠玉、鑄幣共存的混亂局面。

因此在這一時期,例如用石頭、獸骨、銅礦石等仿製爲海貝形式的貨幣開始大量誕生,同時還出現以金屬鑄幣流通的諸侯國,例如晉、宋、周等農業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

根據農業生產工具仿造出的布幣,此種貨幣在初期階段既能作爲貨幣使用,還能作爲農業生產工具。

當時在這些國家流通最多的布幣即空首布,因爲空首布是從農具演變而來,所以其布首還保留可以安裝木柄的方錐形孔洞。不過發展至後來爲了方便攜帶和不易傷人,不斷縮小其體形大小和不開鈍。

3,東周的戰國時期

戰國時期已經處於奴隸社會制度快要被淘汰的邊緣,所以連以貝幣爲主要流通的錢幣也開始被真正的淘汰,逐漸成爲裝飾品和收藏品存在。

而隨之出現的是布幣和刀幣的大量製造和發行,同時還有以金銀爲貨幣的使用開始頻繁出現,不過主要用於大宗商品交易。

戰國時期除了布幣和刀幣以及金銀貨幣之外,還大量出現了圓形的鑄幣,例如魏國、趙國沿黃河地區、齊國中部、燕國等,都出現了形狀各異的圓形銅錢。

根據考察驗證,戰國時代的魏國是最先鑄造圓形貨幣的,然後這個鑄幣技術流傳到秦國。

其實在秦國當時還存在以麻布作貨幣使用的情況,因爲秦國地處西戎地區,屬於經濟比較落後的區域,一直到在公元前336年,秦國惠文王在位時,鑄造發行“初行錢”,也叫秦半兩,是圓形銅錢的一種。

隨着時間的發展,不同朝代的貨幣是如何演變的? 第3張

封建社會時期的貨幣演變

1,秦漢時期

秦始皇在建立中國古代史上第一個君主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之後,爲了鞏固秦王朝的統治,針對各個方面都有統一的政策措施。

其中關於貨幣的政策也是統一全國貨幣,收攏貨幣鑄造和發行的權力,只有秦王朝中央朝廷才能發行和鑄造,秦朝發行的貨幣是“半兩錢”,即繼續沿用秦國時期的貨幣,只是在質地等貨幣的各方面有了嚴格的規定,同時還明文規定只有金子和半兩銅錢擁有貨幣的功能。

根據史料的記載,秦朝法定的“半兩”銅錢的直徑爲一寸二分(古代的尺寸),重十二銖(十二銖約爲今天的8克),銅錢面還有鑄文“半兩”二字。秦朝貨幣的統一,對中國錢幣形制等的演化產生了巨大影響,在中國貨幣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漢朝時期的錢幣沒有特別大的變化,只是在“秦半兩”的基礎上進行改制,漢朝初期基本沿用秦朝的半兩錢,不過此時漢朝的半兩又稱爲“莢錢”或“榆莢半兩”,此貨幣在當時法定重量爲三銖(約2.1克),才秦半兩的四分之一。

之後漢武帝即位之後,陸續鑄造發行了三銖錢、有郭四銖錢等,在公元前118年春,漢武帝又下令淘汰半兩錢,開始流通五銖錢,此種貨幣一直到東漢末年還在流通。

不過在形制上還是有所區別,不管是從五銖錢的形制規整,還是直徑的大小,以及含銅量、重量,甚至包括五銖錢上面的銘文字體等都有所區別。

隨着時間的發展,不同朝代的貨幣是如何演變的? 第4張

2,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

這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極其混亂而又長久的時期,因此社會政局動盪不安,所以貨幣也是亂象叢生,其中曹魏又大力支持實物貨幣的流通使用,在魏明帝時期又恢復了鑄幣的事情,仿造東漢時期的五銖錢而後發行。

而蜀漢和東吳則是支持大錢流通,例如蜀漢有直百五銖、直百等貨幣,東吳主要是大泉五百、大泉當千等貨幣。司馬家篡奪曹魏政權建立西晉,主要流通的貨幣是延續漢朝和曹魏的舊制,同時允許穀物布帛等實物貨幣並存流通。

因爲八王叛亂導致西晉滅亡,崛起的東晉則沿用三國東吳時期的舊錢,不過後期又出現了五銖小錢。發展至十六國時期,其中的成漢李壽鑄造發行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枚年號錢幣“漢興”錢。

總之,三國魏晉南北朝因爲各種政權更迭的亂象,因此沒有統一的貨幣政令,所以這個時期的貨幣發展極其混亂。

3,隋唐時期

隋文帝楊堅結束300多年的華夏亂象,重新建立起統一的封建王朝,楊堅的貨幣政策依然是沿用五銖錢,只是做了些許改制。

公元618年,隋朝關隴集團的李氏家族推翻隋朝統治,建立唐朝,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在公元621年,李淵改革貨幣制度,廢除過去歷朝歷代的古幣,取“開闢新紀元”之意,統一鑄造發行“開元通寶”貨幣。

開元通寶錢的誕生,又是一個劃時代意義的貨幣,因爲從此以後中國的錢幣不再是以重量爲名稱,而是以紀年爲名稱。唐朝從開國初期的開元通寶一直因爲皇帝的更迭而發生變化,後來不斷有乾封重寶、乾元重寶、大曆元寶、建中通寶等貨幣誕生。

至於後來的五代十國時期,雖然只有50餘年,但是各國爲了削弱他國的力量,增強自己國家的實力,所以相互之間大量的鑄造惡錢來達到目的,所謂“惡錢”,即質量極其差的錢幣。

4,宋元時期

宋朝在鑄幣方面有所不同,不管是數量還是質量都超過了以往的朝代,而宋朝時期的年號錢也是高度發展,每次皇帝一改年號,錢幣也得跟着改變。宋朝回來爲什麼能誕生中國歷史上、也是世界歷史上第一枚紙幣,即因爲銅礦緊缺原因,宋朝官府大量的鑄造鐵錢。

而根據宋朝史書記載,當時誕生紙幣的四川,買一匹布,需要攜帶130斤的鐵錢,這樣的情況無法方便地讓百姓進行市場交易,所以現實情況逼着四川誕生了紙幣“交子”。

隨着時間的發展,不同朝代的貨幣是如何演變的? 第5張

除了交子,後面還陸續地出現其他紙幣,例如會子、關子,以及還出現了對子錢、記監錢、記爐錢、記年錢。因此發展至元朝時期,加上元朝在蒙古帝國時期有發行過紙幣。

所以元朝的紙幣發展得很穩定,基本成爲元朝的主要流通貨幣,銅錢則是少量的存在,同時在元朝,因爲軍事擴張的影響力和唐宋時期經濟發展的影響力,讓外國很多白銀流入中國。

因此白銀的流通在當時也是比較活躍,所以在元朝出現了白銀熔鑄而成的“元寶”銀錠錢。

5,明清時期

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推行紙幣政策,印製發行了“大明寶鈔”作爲主要貨幣,並且與銅錢同時流通使用。但是後來因爲不確定大明寶鈔的發行限額,又沒有準備金,導致通貨膨脹。

因此在明朝嘉靖皇帝之後,大明寶鈔已不能再流通,至此主要貨幣成爲白銀和銅錢。

最後發展最後的封建王朝清朝時,貨幣則是以白銀爲主,小額交易則使用銅錢,也鑄造銀元,相當於現在的百元鈔票,銀元之下就是銅板,再往下就是銅錢,相當於今天的硬幣。

總而言之,中國古代的貨幣,隨着時間的流逝,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不斷地在發生改變,目的就是爲了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促進社會經濟的繁榮,推動社會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