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在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前,他究竟是怎麼考慮和準備的?

在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前,他究竟是怎麼考慮和準備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1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夷陵之戰決定三國命運,如劉備獲勝,孫權接下來會採取怎樣的行動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之一。這次戰役,徹底固定了三國的格局。在這次戰役中,劉備率領的蜀軍主力,出兵東吳。而東吳派陸遜爲統帥,進行抵抗。陸遜在戰役初期,先撤出山林地區,固守峽口,把幾百裏的困難地形讓給了劉備。

在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前,他究竟是怎麼考慮和準備的?

在雙方對峙幾個月後,劉備被陸遜磨得“兵疲意沮,計不復生”。再加上天氣炎熱,劉備將水陸軍隊調到岸上,選擇陰涼之地駐紮。就這樣,劉備建立了幾十個營寨,連營七百里,給陸遜留下了可乘之機。

陸遜採取火攻,迅速的就攻破了劉備四十多個營寨,大敗蜀軍。劉備帶領殘餘的少量人馬,狼狽逃回白帝城。其餘的蜀軍,被東吳全部殲滅。史書記載:

其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屍骸漂流,塞江而下。

蜀軍經過這一次失敗,元氣大傷。雖然經過諸葛亮在白帝城接受託孤,努力將蜀漢風雨飄搖的局勢穩定下來,可是還是失去了爭奪天下的能力。所以說,夷陵之戰的勝負,對三國的局勢影響深遠。

在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前,是經過長時間的考慮和準備的。他在伐魏和伐吳之間,最終還是選擇了伐吳。這是因爲,在地形上,蜀漢處於長江上游,形勢有利。而在將領上,在曹操死後,劉備已經成爲有數的優秀將領。而東吳的都督呂蒙剛死,遍觀東吳,已經沒有可以和劉備相提並論的將領。再加上曹魏在東吳的側背虎視眈眈,如果能夠趁火打劫,東吳一定無法支持。

在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前,他究竟是怎麼考慮和準備的? 第2張

所以說,劉備在經過通盤考慮後,認爲討伐東吳的勝算比較大,所以發動了討伐東吳的戰爭。

但是,令劉備意想不到的是,他遇到了東吳的年輕統帥陸遜。不管劉備使出什麼伎倆,都被陸遜識破。劉備包圍夷道的時候,東吳所有將領都要去救援,被陸遜拒絕。劉備在平地紮營誘敵的時候,又是陸遜拒絕了所有要求出擊的東吳將領,拒不上當。我們可以看到,劉備的失敗完全是因爲陸遜。如果沒有陸遜這個對手,劉備的夷陵之戰很有勝利的可能。

那麼,如果劉備沒有遇到陸遜,戰勝了東吳的軍隊,三國的局勢又會發生什麼變化呢?孫權的命運會怎麼樣,他是頑抗到底還是逃跑呢?

這個問題我們先從劉備的意圖來看。劉備到底是要滅亡東吳,還是隻是要奪回荊州。我們從劉備的兵力來看,劉備發動夷陵之戰,雖然進行了動員,但是率領的軍隊也就只有四萬多人,而抗擊他的東吳的軍隊則達到了五萬多人。在兵力上,劉備反而處於劣勢。

要依靠這樣的兵力來消滅東吳是很難的。劉備即便是消滅了孫權的部分軍隊,但是,自己的軍隊也會遭到相當的損耗。要消滅孫權,又要保證佔領區的控制,還有防備北方的曹魏。這點兵力是遠遠不夠的。從這方面來說,劉備的戰役企圖還是以奪回荊州故地爲主。至於下一步的行動,視情況而定。

在劉備的軍中,爲了在勝利後迅速接管荊州,還帶來了一整套的荊州行政班子。這些人,出於對他們的安全考慮,劉備把他們安排在危險性最小的黃權軍隊裏。沒曾想,因爲後路被切斷,無法撤回的黃權帶領他們投降了曹魏。

這一大批人才的歸順讓曹丕十分高興。他舉行了三國時期規模最大的一次封賞行動。史書記載,當時這批人有黃權及領南郡太守史郃等三百一十八人。在這些人人中,曹丕除了封黃權爲侍中鎮南將軍、列侯外,還封了史郃等四十二人皆爲列侯,爲將軍郎將者百餘人。

在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前,他究竟是怎麼考慮和準備的? 第3張

從以上的種種跡象可以表明,劉備當時的戰役企圖是先擊破當面的吳軍,收復荊州。剩下的行動要看形勢決定。這個形勢最主要的因素,是看曹丕的動作。

在劉備和孫權的戰爭中,起最決定性的因素是曹丕的態度。但是,曹丕對劉備的威脅要比對孫權的小得多。由於劉備佔有地形的優勢,曹丕對於在山谷中的劉備軍隊,中間又隔着東吳的軍隊,基本沒有什麼行動的手段。但是,如果曹丕向東吳動手,那樣,曹魏軍隊就可以直插東吳的側背,佔領東吳的核心地區。這樣一來,東吳就面臨亡國之災了。

在劉備戰勝東吳,佔領荊州後,整個局勢就要看曹丕的動作了。如果曹丕趁火打劫,夾擊孫權,那麼孫權就只有死路一條。而如果曹丕不攻打東吳,甚至從襄樊威脅劉備,那麼劉備只能止步不前,固守荊州。

我們從歷史上的情況來看,曹丕不攻打孫權的可能性很大。因爲劉備的政治口號是“漢賊不兩立”,他和曹丕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而且孫權當時已經公開投降了曹丕,曹丕剛剛登基,爲了樹立威信,不會在這種情況下去破壞降約。因此,曹丕不會攻打孫權,他反而會暗中支持東吳,繼續坐山觀虎鬥,準備漁翁得利。

劉備也是一個梟雄,他在繼續攻打孫權的時候,會仔細考慮一下後果。依靠他的兵力,既攻擊東吳,又防備曹魏,是力不從心的。因此,在奪回荊州之後,劉備會停止攻勢,坐觀其變。

這樣一來,孫權沒有亡國的危險,自然不會逃走。他會糾集最後的力量,在曹丕的暗中幫助下,和劉備抗爭到底。而曹丕也樂得坐山觀虎鬥,看劉備和孫權兩家鬥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