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長征中爲什麼召開那麼多重要會議?原因有三

長征中爲什麼召開那麼多重要會議?原因有三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3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長征是中國革命史上最爲驚心動魄的一段歷史。黨和紅軍處境之險,轉變之巨,犧牲之大,決策之難,都是空前的。

而決策需要商議,商議就需要開會。

長征中的各種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實施正確領導,做出重大決策的需要,也是統一思想、統一行動、凝聚意志和力量的需要。

長征中,中共中央召開的重要會議,留有記錄的就有30多次;各路紅軍召開的重要會議也有數十次之多。長征中之所以召開了那麼多重要會議,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體現民主集中制

發揮集體領導作用

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黨的根本組織原則是民主集中制,它不是個人或少數人的專斷,而是集體領導。通過黨的會議做出重大決策,是黨實現集體領導的一種重要形式。

湘江戰役後,爲克服共產國際軍事顧問李德在軍事指揮中的擅權妄爲,猴場會議就明確規定:“關於作戰方針以及作戰時間與地點的選擇,軍委必須在政治局會議上做報告。”遵義會議後,黨逐漸恢復了被破壞的民主集中制原則,明確要求加強黨的領導,發揮黨組織的集體領導作用。中央還就這一問題給中央分局和紅二、紅六軍團發電,要求他們建立軍事集體領導,重要的軍事問題都要經過軍委分會討論。中央紅軍各部隊也逐步在團以上單位恢復黨的集體領導制度,通過集思廣益、民主集中、會議決定,克服個人凌駕於組織之上的不正常現象,實現集體領導決策的常態化,保證了黨的決策的正確性和時效性。

長征中爲什麼召開那麼多重要會議?原因有三

制定戰略決策

指導長征走向勝利

長征中,紅軍處境險惡,危機重重。“天上每日幾十架飛機偵察轟炸,地下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說不盡的艱難險阻”。在黨內,先是教條主義曾長期佔據統治地位,後來又有張國燾擁兵自重、挑戰“黨指揮槍”的原則。“華北事變”前後,中日民族矛盾逐漸上升爲主要矛盾。怎樣使黨和紅軍化險爲夷?怎樣保證黨的正確領導?怎樣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怎樣實現由國內革命戰爭向民族解放戰爭的轉變?這些重大問題都需要面對,都需要回答。危難之中,中共中央多次召開政治局會議,做出戰略決策和部署。

湘江戰役後,黨和紅軍面臨着生死抉擇。通過中央負責人召開的通道會議,以及中央政治局召開的黎平會議、猴場會議,實現了中央紅軍戰略轉移方向的初步調整,避免了全軍覆沒的危險。

遵義會議及其以後召開的扎西會議、會理會議等,結束了“左”傾教條主義者在中共中央長達4年的統治,逐步確立和鞏固了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確立了黨的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思想路線。

1935年6月紅一、紅四方面軍會師後,中央政治局在兩河口召開擴大會議,後來又召開蘆花會議、沙窩會議、毛兒蓋會議,確立並堅持了北上戰略方針,強調創造川陝甘根據地是紅一、紅四方面軍面臨的歷史任務。

1935年9月12日召開的俄界中央政治局會議,揭露和批判了張國燾分裂黨和紅軍的錯誤,做出了《關於張國燾同志的錯誤的決定》。黨中央還明確把這個決定控制在中央委員的範圍內,從而爲團結紅四方面軍北上、給張國燾的轉圜留了餘地。

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後,中共中央又根據國內國際形勢的變化,及時召開瓦窯堡會議,制定了黨的民族統一戰線總政策,在新的歷史時期即將到來之時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動權。

凝聚意志力量

實現黨的戰略目標

長征中,形勢錯綜複雜,任務艱鉅繁重,環境嚴酷惡劣。黨和紅軍召開的各種會議,對於實現全黨意志和全軍行動的高度集中統一,發揮了重要作用。

1935年1月的遵義會議後,張聞天代表中共中央起草了遵義會議決議。2月10日,張聞天在扎西召開的中央軍委縱隊黨的幹部會上,傳達了遵義會議決議的報告;2月16日,中央軍委縱隊各分隊在白砂駐地,傳達張聞天的報告精神。毛澤東於2月18日和20日,先後出席紅一軍團直屬隊排以上幹部會議和紅三軍團幹部會議,傳達遵義會議決議精神。陳雲等中央政治局常委也相繼參加紅五軍團、紅九軍團幹部會議,傳達遵義會議決議精神。這些舉措,有力地統一了黨和紅軍的思想,消除了長征以來廣大指戰員當中存在的疑慮和不滿,從而使全軍上下思想統一、人心振奮。

瓦窯堡政治局擴大會議後,爲推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毛澤東召開黨的活動分子會議,做了《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的報告,進一步闡述瓦窯堡會議精神,強調反對狹隘的關門主義,要求“組織千千萬萬的民衆,調動浩浩蕩蕩的革命軍”,建立廣泛的民族革命統一戰線,推動了中央戰略決策的貫徹執行。

在縱橫十餘省、長驅數萬裏的長征中,黨和紅軍召開的這些重要會議,正確解決了關係黨和紅軍前途命運的三個全局性問題:一是引領紅軍向哪裏去的戰略方向問題;二是怎麼使黨和紅軍擺脫被動局面的軍事指揮問題;三是結束“左”傾教條主義錯誤和同張國燾分裂黨和紅軍的錯誤作鬥爭的問題。從而保證了黨的正確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確保了紅軍的生存和長征的最後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