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璇璣圖是誰寫的 璇璣圖原文

璇璣圖是誰寫的 璇璣圖原文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7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璇璣圖,傳說是是前秦時期秦州(今甘肅天水)刺史竇滔之妻蘇蕙所寫的迴文詩章,也被稱爲迴文詩。

簡介

蘇蕙的“璇璣圖”總計八百四十一字,縱橫各二十九字,縱、橫、斜、交互、正、反讀或退一字、迭一字讀均可成詩,詩有三、四、五、六、七言不等,共有一千多種成詩方法,甚是絕妙,廣爲流傳,是文字遊戲的登峯造極之作。

璇璣圖是誰寫的 璇璣圖原文

  璇璣圖

史典故

蘇蕙之夫竇滔因拒不服從軍令被前秦苻堅左遷至甘肅敦煌,竇滔在這段時光中結識了了善於歌舞的趙陽臺,並納其爲妾。這令身爲原配的蘇蕙與趙陽臺關係頓時緊張,兩人在竇滔面前相互詆譭,結果是竇滔對蘇蕙日漸不滿。

在蘇蕙21歲時,竇滔獲令鎮守襄陽,從甘肅動身時也將趙陽臺帶在身邊,對丈夫攜小妾動身的蘇蕙甚爲不滿,拒絕與夫君一同前往襄陽。這一舉動使竇滔與蘇蕙之間的感情關係落入冰點,隨後竇滔斷絕了與蘇蕙的聯繫。

不久蘇蕙就對與丈夫斷絕往來的事情悔不當初,獨守空房蘇蕙將對丈夫的漫長思念之情寄託在自小的愛好——詩詞歌賦上,轉眼間已寫出幾百篇詩章。

蘇蕙將詩篇進行了絕妙的編排,這就是璇璣圖——以五色絲線在八寸見方的錦緞上繡下了句句迴文的兩百餘首詩詞。璇璣圖無論正讀、反讀、縱橫反覆都可以是一篇詩章。堪稱是一篇巧奪天工的名作。

當《璇璣圖》見世時一段時間裏並沒有人能夠讀通全篇詩章,對此蘇蕙笑答:“詩句章節徘徊宛轉,也依舊是一首詩賦。除了我的家人,誰也不會明白箇中三味。”

於是蘇蕙的家人將《璇璣圖》星夜送至襄陽竇滔手中。看到妻子詩文的竇滔感受到妻子蘇氏的愛意,最終決定將趙陽臺送回關中,派出精心修飾的禮車將蘇氏接回襄陽。兩人恩愛如初。

此後璇璣圖被諸多名家解讀,其中唐朝武則天曾專門爲蘇蕙與《璇璣圖》撰寫序文。宋代才女朱淑真著有《璇璣圖記》,成爲堪與武則天所撰序文媲美的研究文章。

作序

前秦苻堅時,秦州刺史扶民竇滔妻蘇氏,陳留令武功蘇道質第三女也。名蕙,字若蘭。智識精明,儀容秀麗;謙默自守,不求顯揚。年十六,歸於竇氏,滔甚愛之。然蘇氏性近於急,頗傷嫉妒。

滔字連波,右將軍於真之孫,朗之第二子也。風神秀偉,該通經史,允文允武,時論尚之。苻堅委以心膂之任,備歷顯職,皆有政聞。遷秦州刺史,以忤旨謫戌敦煌。會堅克晉襄陽,慮有危逼,藉滔才略,詔拜安南將軍,留鎮襄陽。

初,滔有寵姬趙陽臺,歌舞之妙,無出其右。滔置之別所。蘇氏知之,求而獲焉,營加棰辱,滔深以爲憾。陽臺又專伺蘇氏之短,讒毀交至,滔益忿恨。蘇氏時年二十一。及滔將鎮襄陽,邀蘇同往,蘇氏忿之,不與偕行。滔遂攜陽臺之任,絕蘇音問。

蘇氏悔恨自傷,因織錦爲迴文:五采相宣,瑩心耀目。縱橫八寸,題詩二百餘首,計八百餘言,縱橫反覆,皆爲文章。其文點畫無闕。才情之妙,超古邁今。名《璇璣圖》。然讀者不能悉通。蘇氏笑曰:“徘徊宛轉,自爲語言,非我家人,莫之能解。”遂發蒼頭齎至襄陽。滔覽之,感其妙絕,因送陽臺之關中,而具車從盛禮迎蘇氏歸於漢南,恩好愈重。

蘇氏所著文詞五千餘言,屬隋季之亂,文字散落,而獨錦字迴文盛傳於世。朕聽政之暇,留心《墳典》,散帙之次,偶見斯圖。因述若蘭之多才,復美連波之悔過,遂制此記,聊以示將來也。大周天冊金輪皇帝制。

讀法

《璇璣圖》最早是840字,後人感慨璇璣圖之妙遂在璇璣圖正中央加入“心”字,成爲如今廣泛流傳的841字版本。璇璣圖最早的五色已不可考,後人通過顏色區塊的劃分來解讀《璇璣圖》。因而有七色讀法、井欄讀法等形形色色的方式。

影響

蘇蕙的“璇璣圖”轟動了那個混亂的時代,大家爭相傳抄,試以句讀,解析詩體,然而能懂的人寥若晨星。“璇璣圖”流傳到後世,又不知令多少文人雅士傷透了腦筋。唐代女傑武則天,就“璇璣圖”着意推求,得詩二百餘首。

宋代高僧起宗,將其分解爲十圖,得詩三千七百五十二首。明代學者康萬民,苦研一生,撰下《“璇璣圖”讀法》一書,說明原圖的字跡分爲五色,用以區別三、五、七言詩體,後來傳抄者都用墨書,無法分辨其體,給解讀造成困難。

康萬民研究出了一套完整的閱讀方法,分爲正讀、反讀、起頭讀、逐步退一字讀、倒數逐步退一字讀、橫讀、斜讀、四角讀、中間輻射讀、角讀、相向讀、相反讀等十二種讀法,可得五言、六言、七言詩四千二百零六首;每一首詩均悱惻幽怨,一往情深,真情流露,令人爲之動顏。